提高财政监督水平增强监督实效 市人大坚持创新求实着力打造全口径预算执行联网监督管理平台

惠州日报 2016-12-23 13:32

财政预算监督是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网络实施联网监督是人大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有力手段。根据省的统一部署,惠州市的联网系统建设从2005年底启动。建设运行10多年来,联网系统具有实时监控、全程覆盖、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等特点,对提高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水平、增强监督实效,促进预算执行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预防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督机制

2006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完成了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联网工作,初步建立了财政预算执行联网监督系统。

2010年上半年,为借助审计部门的技术力量,发挥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合力,市人大常委会要求联网系统与市审计局进行连接,实现了人大、财政、审计三家互联。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大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新要求后,市人大常委会对如何按照全口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联网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积极探索。积极推进将社保基金纳入联网监督系统,逐步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全口径、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

2014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共同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于4月中旬完成了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的联网,全省首家将社保基金纳入财政预算执行联网监督系统。初步建立了把所有政府性收支都纳入联网系统,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动态监督机制。

在线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

在联网系统使用管理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联网系统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专用的网络、专用的系统、专项工作经费、专人负责。

2015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每周定期查看、每月定期统计、每季定期分析、每半年召开专题会议、每年进行总结的工作流程,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

建立联网系统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使联网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在线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发挥审计等专业部门作用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确保从联网系统了解到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4年底,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联网系统发现部分部门预算执行进度比较慢。对此,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市海洋与渔业局、人防办、西湖管理局、流动人口服务局、水务局和财政局等单位的情况汇报,对2014年部分部门预算执行慢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探索了加强部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新途径。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张文凭

新闻推荐

认真履职忠诚敬业推动党校工作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副市长李敏带队赴市委党校进行专题调研。在实地考察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