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给力双创发力民企更有活力
核心提要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能。
不到一年时间,入驻企业40多家,其中两家企业具备上市资格……作为惠州市首家集技术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风险投资、创业交流、资源互联、场地入驻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基地,互联网公园从诞生之初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目前,该公园的在孵企业涉及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智能家居、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媒介、互联网教育、设计、物流、财会服务等。
互联网公园的发展是惠州市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一个缩影。惠州市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能,以新理念引领民营经济更好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政策给力
42条政策“干货”激活民营经济
一直以来,惠州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凭着大体量和大辐射作用,占据经济发展主流,技术含量较低、布局分散的民营企业相对小而弱。如何更好地扶持民企发展,让政策措施更接地气?
今年年初,惠州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新“惠42条”)。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如何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更好地撬动社会投资,激发社会和民间投资活力,成为新“惠42条”考虑的一大重点。
记者留意到,为激活民间投资,新“惠42条”提出,坚持“非禁即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的领域,推动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和国有企业垄断,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所有行业领域公平竞争,赋予民营企业公平的市场进入机会。
正是基于此,惠州市围绕“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一方面推动各项已出台政策的落地、落细、落实,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不断完善政策举措。
从2011年 “惠28条”、2012年新“惠28条”,到2013年“惠42条”,再到今年的新“惠42条”,惠州一直以来坚持“放水养鱼”,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一组数据或是最好的证明。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尤其是民间投资587.35亿元,增长20.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6.9%。
■双创发力
全球性产业技术人才向惠州集聚
一直以来,惠州市既关注 “一轮明月”,更关注“满天星斗”。
随着惠州市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民营经济迸发出强劲活力,部分骨干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为行业佼佼者,新“惠42条”在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方向上着力;针对小微企业人才引进难题,提出“给予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2000元的就业补贴”,等等。
“开发这个产品(ADAS)的目的是让司机朋友安全到家,这也是我创业的初衷,并由此迈开了一条艰辛之路。”在今年10月惠州市举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式上,惠州华熙公司总经理卢志刚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介绍,该公司产品现在已用在了国内首条自动驾驶公共示范运营专线上。
据了解,惠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先后开展了“瑞银昌杯”青年室内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文化创新创业论坛、创业英雄讲堂、校园创客直通车、海外项目对接会等丰富多彩的创业创新资源链接、成果展示等活动。可以说,通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务实高效的“双创”活动,释放全民创业创新潜能,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创造了良好条件。
惠州良好的创业环境,不仅激发了内在创业活力,也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吸引了众多优质创新项目落户。
11月9日,省政府与思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市政府与思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潼湖科学城。思科正式落子惠州,参与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携手合作伙伴探讨建立覆盖思科大中华区的“一院四中心”,即智慧生活研究院、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中心、智慧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大数据云中心、思科网络技术培训考试认证中心。
此前的7月27日,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团队签约共建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这个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的项目,将集聚国内外非开挖领域顶尖科技人才,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平台。
像这样,近期不少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负责人 “扎堆”来惠洽谈合作。越来越多全球性的产业、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逐渐向惠州集聚。
■创业苗圃
2020年全市建成30个创客空间
创客,一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流行起来的词汇,如今正在惠州变得日益火热。
早在2015年11月,仲恺高新区恺萌创客空间正式开放,并迎来首批团队。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投入“真金白银”鼓励创业创新,涌现了一批像互联网公园这样的“创客空间”。根据规划,惠州市力争到2017年,各孵化器都建有“创客空间”。目前,惠州市已建成20家“众创空间”。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30个“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只是惠州市创新链中的一个环节。
大家知道,初创型企业往往像易碎的鸡蛋,资金少、融资难等都可能使它破碎。好的孵化器就像一个全能型“保姆”,可以为初创型、成长型企业从初始化到市场化、规模化提供全程护航。
为扶持“创客空间”健康发展,惠州市探索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创业苗圃 (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作为广东省首个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而建的区域性创业孵化基地,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于今年6月在仲恺高新区揭牌。该孵化基地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仲恺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为青年大学生群体提供创业培训与指导、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创业孵化、项目路演、风投融资、业务代理等多项服务。目前,入驻团队(企业)涉及软件开发、“互联网+”、新能源、机电一体化设计开发、动漫设计、VR设计、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
形式多样、服务到位的孵化平台为惠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政策给力、“双创”发力,惠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能进一步得以激发。
本报记者田铁流
新闻推荐
“飓风2016”打出声威打出平安 惠州深入开展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惠阳警方日前成功抓获盗抢狗团伙嫌疑人。本报记者付巨晗摄今年以来,惠州市各级各部门广泛深入开展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