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首套综合性历史文化丛书新鲜出炉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昨日举行首发式暨座谈会

惠州日报 2016-12-30 13:05

昨日,《惠州历史文化丛书》首发仪式暨座谈会在惠州市举行。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共分6册。

昨日上午,市政协编撰的《惠州历史文化丛书》在惠州宾馆举行首发仪式暨座谈会。经过历时一年的编撰,该套丛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关心的结果。该套丛书收录了《惠州历史概述》《惠州名人列传》《惠州名迹荟萃》《惠州诗词选编》《惠州楹联集锦》《惠州风物撷胜》等6册图书,共150万多字,是一套融历史性、思想性、普及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重要著作。全书以系统的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和宣传推介惠州的重要作用。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文史专家代表、出版和编撰单位代表、职能部门代表围绕丛书的编撰、内容、特色、亮点、价值、作用等展开论述,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丛书的教育意义建言献策。

■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忠

这套丛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今天的座谈会,是惠州文化建设成果的一个展示会,是惠州文化界专家学者讨论惠州文化建设的研讨会,大家发言很踊跃,语言很精辟,观点很鲜明,有力地证明了这套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文化普及工程,丰富了惠州历史文化的内涵,对提升惠州美誉度和知名度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惠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片丰厚的土地,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壮剧,孕育了为数众多的英才人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了刚直坚韧、开放包容、务实乐天的优良人文传统。惠州有一支特别能奉献的文史创作和研究队伍,我们理应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在文史创作和研究上取得更新、更大的成就。所以,我希望我们惠州的文史工作者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提升惠州文化软实力,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时代,创作出更多、更新、更优的文化精品。

今天,面对惠州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双重任务”,正是要把这股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调动起来,使之转换成为助推惠州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文史专家发言

■市政协原副主席李靖国

为惠州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堪称反映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百科全书。市政协汇聚了本市历史、文化各界专家,组成强大的编撰队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为中共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与2017年惠州市“两会”的召开,献上了这份厚礼。

历史是城市之 “根”,文化是城市之“魂”。读者进入这套丛书,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望历史长河的起落沉浮、盛衰喜悲,领略惠州文化的特殊魅力,深切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的无尽风采,通览惠州古今文化精华,颖悟生命峰端的哲理。

存史资政,读史育人。文明需要继承,继承全为创新。虽然不能说这套历史文化丛书已达完美无缺,已臻至尊至美,当然在史料的取舍部署、篇章结构的安排、历史内涵的挖掘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丛书》毕竟是一套集古人、前人、今人知识智慧与研究成果的开拓性著作。筚路蓝褛,以启山林。它对于惠州历史文化的概括与总结,对于“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惠州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对于几千年惠州人民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智慧成果的检阅与推介,必将为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将母亲城建设成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惠州日报社原总编辑祝基棠

惠州历史文化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普及性读物

近几年来,研究宣传惠州历史文化之作竞相出版,方兴未艾,一片繁荣景象。但令人遗憾的是,未出现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叙述惠州历史文化的普及性专著。这与惠州当前日益壮大的社会经济体量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这套丛书终结了这种现状,填补了空白。这套丛书荟萃了惠州历史文化精华,既有资料性又具有学术性,是迄今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普及性读物。无论是帮助读者系统了解惠州的历史文化,认识其过去与现在,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推动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还是便于外地读者增进对惠州的了解,提高惠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套丛书具有权威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四大亮点。丛书内容涵盖了历史、名人、名迹、诗词、楹联、风景、风俗、风味特产和民间文化艺术,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文化系统工程。市政协牵头组织,主动负起组织编篡丛书的重任,体现了其勇于担当的精神。这套丛书叙述了惠州五千年的故事,有不少领域是全新的,有不少问题是从未碰过的,因此这套丛书创造了不少第一。纵观此书,做到了客观对待历史、公正推介人物、科学挑选作品的原则,并且运用讲故事的手法写作,注意文学手法叙述,行文富有文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准确拿捏了文辞生动而又不离史实的分寸。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志成

这套丛书记录了惠州的“威水史”

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惠州历史文化时,很多都认为惠州底子薄、先天不足、开发较迟,入宋前无文化可言。甚至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惠州主要靠历史上中原人几次南迁,带来了客家文化,惠州的文化生活和经济活动才得以发展起来。实际上,惠州的地方历史文化,自有它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是很多地方不能比拟的。

从春秋时期的缚娄古国,到清末民初三洲田起义,历史上惠州发生过很多“威水”的事件。那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都发生(或出生)在岭东惠州这个边陲小镇,这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惠州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所在。惠州地处岭东,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营造了惠州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优美的山水,铸造出惠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人文教育和古老纯朴的民风,使惠州历史文化具有巨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惠州历史文化丛书》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述了惠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人物、风俗等,挖掘出惠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更多读者了解惠州的过去,增强惠州人的文化自信,其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正如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所提倡的:“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也!

■惠州博物馆原馆长王宏宇

惠州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

拿到这套丛书我心里很感慨,我自始至终参与了丛书的编写,本以为时间太急很难办,没想到这么短时间编出来了,而且编撰质量很高,这应该是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的结果。这套丛书可以说是惠州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证实了惠州文化底蕴的深厚,体现了长期以来惠州文史工作者对惠州文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史研究精英,长期坚持在岗位上默默耕耘,长期积累,为如此迅速编成这套丛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丛书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出版,也充分体现了市政协善用人才集中智慧。市政协集中发动使用了十几个文史专家的合力,使他们将之当作自己的大事,齐心协力、一鼓作气,科学严谨、认真专心去完成这项工程,他们这种精神亦令我十分感动。

■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林慧文

编撰出惠州当代的“六艺”之文、百家之编

古人把古代经典 《诗经》《尚书》《易经》《礼》《乐经》《春秋》称“六艺”,把先秦至汉初的各家学派编的书称“百家之编”。市政协组织庞大队伍编撰出版的《惠州历史文化丛书》,洋洋洒洒、恢宏大气,聚东江人文历史之雄浑,展古郡千年文脉之风姿,堪称惠州当代“六艺”之文、“百家之编”。

这套丛书有四大特点:一是累积多年,资料丰富。近二十余年,是惠州学术成果傲居建国以来之最的年段,积聚资料尤为丰富,造就了此丛书的一大特色;二是学术支撑,百家之聚。随着近年惠州各种人文成果尤其是学术成果的大量出现,惠州人文科学已呈井喷之势,从而为本书所利用,显出其百家之聚的特色;三是分类精当,文法新颖。本书从立名分类到谋篇布局独到精当,既照顾了分类的准确科学,又兼顾了查找和阅读的方便。每集以内容定体例,突显得体和灵动,文法较为新颖;四是视角广阔,恢宏大气。丛书各册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是最完整全面的聚汇,量大且视野宽阔,显示出视角广阔、恢宏大气之特色。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

这套丛书把惠州的“家底”亮出来了

惠州是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这套丛书相当于整理了惠州的家底,把家底拿出来给人看,说明惠州拿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牌是有根据的,是名副其实的。这套丛书是市政协一次很成功的运作,他们善于倾听专业人士的意见,组织专家学者认真编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那么,接下来就要将这个成果放到基层,学校、图书馆、乡镇去,好好发挥这套丛书的作用,产生相应的文化效应。

这套丛书的编撰是一项硕大的工程,这是一套惠州的百科全书,但是,对于惠州历史文化来说,并不等于功课就做完了。惠州历史文化中,还有很多内容这套丛书没有涉及到,需要我们再接再厉继续编撰。比如,惠州历史上出过许多有名的书画家,这是很好的题材,从明代张萱到清代韩荣光、邓承修,还有历史上两位大书法家苏东坡、伊秉绶,他们对惠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惠州的方言、民谣、渔歌、海洋、海防等都可以成为下一套丛书的写作内容选项。

出版社代表

■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路文

非常具有文献价值、传承价值

我代表广东人民出版社对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如期出版表示真诚的祝贺,对惠州市政协出版此套丛书的决策深深敬佩,对惠州各位专家努力辛苦的付出表示感谢。

从一个出版人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我认为这套丛书非常具有文献价值、传承价值。图书具有传承性。从人类文化史看,一种文明的传承如果光有残垣断壁、口头传说,这种文明可以说是中断的,但是如果有文献,有了文字性表达,这种文明才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从炎黄部落发展到今天还繁荣昌盛、从未中断,靠的就是图书。

惠州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套丛书挖掘出惠州历史文化深厚底蕴,成为惠州历史文化可传承的精品,弘扬了惠州文化主旋律,在广东省地级市文化资源整理方面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编撰单位代表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副总裁罗凯戈

充分彰显了惠州文化软实力

盛世修志,我们有幸赶上了好时代,我和我的团队有幸参与了丛书中《惠州历史概述》《惠州名人列传》两本书的编撰工作。

这套丛书的出版充分彰显了惠州文化软实力。当今中国,被广泛认为是软实力的“文化”,已成为各大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惠州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2000多年建置史、14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由市政协正式编撰出版的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不仅契合了中共惠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 “文化强市”的精神,还充分展示了人文惠州的独特魅力,对彰显惠州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

同时,这套丛书的出版,还充分体现了市政协高度的政治和历史自觉,有助于提升惠州历史文化地位,增强惠州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们编撰《惠州历史概述》采用简史记事体例,试图对惠州5000多年的历史进行科学客观的阐述,力求通过简短的文字对惠州走过的轨迹素描式勾勒。论及区域范围,以今之惠州行政区划为依据,适当兼顾历史沿革;论及时间范围,涵盖惠州地域史前至2015年的发展史。《惠州名人列传》是惠州历史上首部采用列传体例详细记述惠州名人事迹的传记书籍,收录惠州名人77名。从他们身上,能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念到惠州人特有的气质和操守。

■市民协主席邹永祥

六书在手,五千年惠州文明精粹粲然可见

这套丛书是当代惠州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惠州文化史上具有开拓性、独创性、总结性的承前启后的文化意义。这套丛书立意高远,选题恰当,内容纵跨上下五千年,横涉人、地、物各大门类,六书在手,五千年惠州文明精粹粲然可见。从传播、传承的角度,这套丛书可贵的探索在于注重地方性、代表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的结合。全而不杂,精而不虚,洋洋150万字的论述,与当代的青山绿水、良风美德相观照。向世人雄辩地证明了惠州不愧是人杰地灵的文明圣地,历史文化名城。

市民协在编写此书的一年时间中,我们耙梳文献史料,走访父老,奔走于四野阡陌,经常为文明惠州所感动,为民间智慧所折服,犹如大海拾贝,常有收获和惊喜。面对丰富多彩的

惠州风物和楹联,我们常常感到词穷文拙,笔力不逮。

惠州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丛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认识美丽惠州的窗口,也激起了我们热爱惠州、建设好惠州的豪情壮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愿意为惠州文化建设继续努力,永不止息。

■惠州丰湖诗社社长牟建新

诗存文史可长吟

惠州丰湖诗社有幸参与了 《惠州诗词选编》的编录工作。我们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编选,组织了20多位较有时间和具有一定鉴赏水平的社员,成立资料搜集组、选编录入组。选编中,从编成“历史文化通俗读本”的设想升华到了“诗存文史”的认识。

选取作者及作品时择优择稀甄选。初步统计时,作者有近两千名,作品超过两万首。成书时,收录作者约500人,作品1000多首。在这些作者中,既有命官、贬官,也有方外之人和庶民。其中,惠州籍作者150多人,作品300多首,均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现有的历代诗词汇编集中,惠州籍的作者是较多的一次收集、编录。

以前诗集多以宋、明、清为重点,而近现代和民国诗词介绍得少。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收集、整理、精选了反映惠州在辛亥革命、东征、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词,特别是记录重大事件的诗篇。

总之,历代诗人对惠州的题咏,已成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基因之一,也已融和为惠州文化的血液,滋润着我们心灵。我们希望,这些经过收集、整理、选编的诗词能够流传。作为惠州文史的一部分,能让今人在品读中记住国粹,让后人在研读中获得审美营养。

■惠州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

惠州从历史古城走向现代城市的文化印记

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名迹众多,这些遗产,是见证惠州社会及历史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惠州从历史古城走向现代城市的文化印记,是惠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名迹荟萃》作为惠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其中一册,具体由惠州博物馆惠州文化遗产研究所组织编撰和配图。编撰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宣传这样的一种历史记忆,弘扬地域文化。本书通过对惠州重要遗迹的现场介绍,以充分展示惠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惠州城市文化特质。

职能部门代表发言

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是厚积功德的好事。传递的是历史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这套丛书有正本清源之意义,弄清了惠州历史文化的本源,这有利于引领惠州人行走在大道、正道上,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现实与未来。让后人把准惠州历史文化的脉动,了解惠州历史的起点,校准历史的坐标,从而明确惠州的来龙去脉;这套丛书立足本土,作为惠州人有责任讲好惠州的历史文化故事,这套丛书是本土的、原汁原味的,而又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有人文性,是了解惠州文化的思想“窗口”。人心中往往有一种情节,想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之魂。这套丛书可以让我们共享惠州历史文化之美,尊崇惠州悠长深厚的惠州历史文化,引起共鸣,打开热爱惠州的共同情感。

———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文新

从目录上看,这套丛书概述了惠州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读性强,重点介绍了惠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从中可感受到惠州文化积淀之深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市档案局将保管好并对有需要的市民作推荐、宣传。相信该书将成为了解惠州的一个窗口与切入点。

——— 市档案局档案管理科科长利伟红

可以想象,如果中小学生不了解惠州的历史文化,他如何去爱国爱乡?2001年以来,国家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众所周知,国家课程也就是国家教材比较硬,而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比较软,这套丛书就为惠州的教师提供了备课的资源,为惠州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可看可用。

——— 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正凯

这套丛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因为它厚重,记载了惠州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还能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惠州的过去,推进惠州文明城市建设,传承惠州历史文化。

———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陈泽浜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是一部惠州历史文化简史,是一部惠州历史文化的教育读本,是一部惠州历史文化发展的研究提纲,是一部增强惠州历史文化自信的读物。文虽精全,但跨度大,提供了无限的历史时空概念,使惠州人民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更增强对惠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 市文联副主席陈志昂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提出“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惠州特色,存史资政育人”,我如遇知音、如获至宝!

——— 市党代表、惠阳区文联主席秦蓝

我以一个地方学者身份认为,这套丛书具有一定的史学含量、较高文化品位和社会认可度。它的出版,对于反映惠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惠州丰富独特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以及借助历史文化品牌之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存历史文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简单认识了解惠州,扩大惠州对外宣传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世开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黄 桃 方莲花 统筹

本报记者黄 桃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新闻推荐

畅游西欧六国领略异域风情 惠州环宇国旅3月7日出团,9天游仅6999元

阿姆斯特丹。因特拉肯小镇。阿道夫大桥。本组图片均为本报采集只要6999元,只要6999元,只要6999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2017...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