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撑场 新房成交重回高位 惠城仲恺上月网签住宅5257套
市民在沙盘前了解房源信息。 本报记者郭亮平 摄
注定将在惠州楼市历史上书写辉煌篇章的2016年,因为“金九”未能如约,好像留下了一点瑕疵,不过,因为有了圆满的“银十”,那点遗憾已经得到弥补。记者从惠民之家监测统计的网签数据获悉,10月份,惠城仲恺共网签成交一手住宅5257套,不仅在时隔5个月后重回5000+,更创下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单月成交最高纪录。对此,业界观察人士分析认为,10月份网签量走高,关键来自9月底至10月初掀起的那一波成交高峰,而在调控政策频出、市场监管趋严的10月份,市场还能在高位保持稳定的成交量,并未像其他城市那样 “一夜入冬”,也说明惠州楼市整体行情相对稳健。
一线成交表现稳定
和以往的调控年一样,2016年的调控风暴也是在“十一”长假前夕开始的,比如2010年的“9·29新政”、2014年的“9·30新政”,无不是如此。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楼市调控“因城施策”,因此,央行、财政部、住建部等相关机构,并未像以往一样联合出台新政,而是由各个城市单独拟定政策。9月30日晚,北京、天津、苏州率先升级楼市调控,限贷、限购等政策重出江湖。随后10天内,又接着有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等超20个城市随之跟进。在惠州,市政府办公室也在10月6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州市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
记者了解到,按照以往的惯例,每次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一线的成交量都会出现显著变化。如果以抑制需求为出发点,成交量一般会在次月出现下滑,反之则会上扬。像今年10月份,在以抑制需求为出发点的调控政策出台后,南京、深圳等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均出现了显著下跌,南京更是在政策出台后出现“成交速冻”。
不过今年,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惠城仲恺市场成交量却未出现明显波动。10月份,惠城仲恺各周的成交量分别为670套、1441套、1620套、1158套,除黄金周期间网签量相对较低外,其余三周均稳定在1000套以上,比9月份有显著增长。安居客、中原地产等监测机构的数据也显示,10月中下旬,楼盘人气尽管比9月底至10月初的旺季有所下跌,但也接近9月中上旬的平均值。对此,惠州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钟志斌解释称,这是因为惠城仲恺当前的市场正处于主打本地刚需的状态,新政是以打压炒房需求为主,这自然不会对刚需族带来实质影响,成交量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三大入市新盘夺眼球
具体楼盘成交方面,记者从惠民之家统计的网签数据获悉,10月份,有5个楼盘的单月网签套数突破了200套,分别为壹城中心、美丽洲、康城四季、丽景新天等。其中壹城中心更是有402套的成交量,这在年内可以排在第二位,仅次于4月份富川瑞园单月成交413套的峰值。而巧合的是,这两个巅峰纪录均由仲恺楼盘创造,这或许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今年仲恺楼市的旺销行情。在中原地产、58同城、赶集网等机构的销售平台上,仲恺二手房源的受关注度,已逐渐可以媲美惠城。
在片区销量方面,河南岸以1119套的销量稳居榜首,也是10月份唯一一个销量超1000套的区域。方直·东岸、方直·星耀国际、泰丰·千花岛、江湾公馆等多个项目“齐力”去化,直接拉高了河南岸区的单月销量。
此外,3个10月份入市新盘的上榜,也成为一大亮点。其中,位于仲恺核心区的商业综合体汇港城是10月1日刚刚入市的新盘,成交154套的成绩夺人眼球,业界人士认为,其之所以能够旺销,关键在于其作为仲恺又一商业地标,业态丰富、地段优越、户型紧凑,在市场上极具吸引力。而中信水岸城尽管已是入市五六年的老盘,但今年以来一直处于销售停滞状态,直到10月才重新入市,它能上榜与东江新城当前缺货,以及其之前累积的市场美誉度,有紧密相关。
本报记者刘炜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郑国瑞)记者日前从惠城区残联获悉,2016年残疾人康复市级专项补助经费资助对象,经过审核和公示已经正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