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疑惑 议出责任 答出对策 区人大常委会专项评议和专题询问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惠城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这是小金口污水处理厂一角。
专项评议会现场。
工作人员宣传疫情预防。
10月26日,惠城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召开,专项评议区畜牧养殖和防疫工作,专题询问区环保分局履职情况。人大代表和政府机关“面对面”,让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事得以解决,让关乎民生福祉的好事更好实现。
近年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紧紧围绕教育、医疗、文化、环保及城乡建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项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和改进对“一府两院”的监督。通过开展专项评议和专题询问,问出了疑惑,议出了责任,答出了对策和承诺,增强了人大的监督力度和监督针对性,有利于督促政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高了工作效能。
专项评议
部门
实现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
出现重大疫情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安全检疫的场地如何把关?养殖场废弃物如何安全环保地处理?……在对全区畜牧养殖和防疫工作进行评议的现场,区人大代表从群众关注的焦点提问,提问现场成为评议过程中的亮点环节。
区畜牧兽医与渔业局局长钟泽荣回应人大代表提问说,近年来,随着区政府和畜牧部门大力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该局强化监督,规范执法,切实加大对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和饲料兽药的监管力度,并从全面落实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筹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两方面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严禁未经检疫和病死的畜禽及畜禽产品上市流通,确保了畜禽产品安全。几年来实现了重大动物“零疫情”、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三零”目标。
代表
建议为基层防疫站补充专业技术员
参加调研评议的区人大代表也在调研和现场评议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基层的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年龄偏大,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业务水平不高;村级防疫站待遇偏低,对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没有吸引力,难以留住人才,队伍容易出现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惠城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整体质量。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畜牧的养殖、防疫这块工作源头在基层,村级动物防疫非常关键,所以加强基层防疫站建设和补充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环节,应该是有关部门接下来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点。会议综合代表的评议意见后,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制定一个解决的时间表;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要形成合力统筹解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从7月开始,由部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区人大代表组成的调查组,就对惠城区畜牧养殖与防疫工作进行了专项评议,调查组采取听汇报、实地考察、听取意见,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会上,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对区畜牧养殖与防疫工作进行投票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
专题询问
部门
环保考核连续5年获评优秀
当日下午,区人大代表又紧接着对区环保分局履职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就如何建立长效的环保联动管理机制、大气污染监测标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如何指导和服务基层环保队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询问,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环保分局负责人对询问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
“区环保分局对于惠城区制订的环保工作规划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具体是哪些措施?”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何妙媛现场提出了询问。
区环保分局局长吴建华回答,近几年,惠城区制订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如“十三五”环保规划。规划出来以后,在组织保障方面,立即专门成立了区一级领导小组,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各级机关单位的考核中;在机制保障方面,区环保分局每年都会编制相关方案,同时根据部门的职责又编制了分类方案。
“环保工作需要非常大的资金保障,所以现在政府采取PPP模式来融资建设,这种做法在全市也是走在前列的。”吴建华说。
“自2011年以来,惠城区在全市环保考核中连续五年获评为"优秀"等次。”吴建华表示,近年来,惠城区环保分局严守生态红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全区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水、气、声等环境质量持续良好,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
代表
会前组建3个调查组调研
记者了解到,为召开好这次专题询问会,自今年8月份开始,3个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担任组长的调查组分别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到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环保监测站、建筑工地、水体污染河涌、废水废气排放企业、生活污水处理厂、禽畜养殖场和生态创建镇村等开展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区环保分局履职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专题询问会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喻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国瑞谢菁菁)惠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日前启动“学习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有奖征文、书画、摄影比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