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插上“互联网+”翅膀创出提质增效“加速度”
本月起,大亚湾纳税步入实名制办税时代,这是惠州市顺应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又一重大创新。
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环节,纳税服务是衡量一国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提高纳税遵从度、减少税收成本和加强征纳双方沟通等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的构建。199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纳税服务理念,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成立后,我国的纳税服务工作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积极转变税收征收管理观念、加强税务征管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在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纳税服务遇到新兴互联网的挑战,同时也为现代纳税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是 “等靠要”还是主动出击?惠州市税务部门显然选择了后者。
自今年年初开始,大亚湾区国税局、地税局合作试点建设纳税身份识别管理系统,采用 “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与整合应用,将纳税人身份信息采集、甄别、应用贯穿于整个税收工作流程,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身份识别系统。信息采集完毕后,办税人员再办税时,必须扫描二维码或刷身份证认证通过,方可办理后续业务。做到 “一次采集,终身享用。”如此一来,纳税人可享受更多零障碍服务,同时以此杜绝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办理业务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无独有偶,今年10月8日,仲恺高新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式亮相, “进一家门,办国、地税两家税事”、 “一窗式”、 “一次性”等智能办税模式,同样也是惠州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成果,实现了“三个减少”,即减少了纳税人 “重复办证、重复缴费”;减少了 “多次跑,多头找”;减少了 “办税流程、办税时间”,成为惠州市启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以来最受普通纳税人欢迎的改革举措之一。
说起互联网、大数据在惠州国税的应用,实现纳税服务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得不提的就是惠州国税电子税务局。惠州国税电子税务局是市国税局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借助 “互联网+”的思维,广泛运用了O2O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自主开发而成,于2014年10月份在惠城区成功试点上线运行,2015年4月开始已在全市范围进行全面推广。2015年 12月,市国税局与地税部门携手合作,在全省率先推出电子税务局的升级版——— 国地税一体化的电子税务局,重构了国税、地税后台流程,整合了全部832项涉税业务,纳税人登录一个平台即可办理两家业务,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完成办税。截至2016年10月,惠州电子税务局使用用户达9.5万户,覆盖了全市所有县 (区)。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电子税务局以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需求为目的,纳税人由此享受到办税的种种便利,享受到了更便捷、快速、公平、透明的全新纳税服务体验。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上,纳税服务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目前,惠州市税务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优化纳税服务流程,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构建了"互联网+纳税服务"新的纳税服务模式,取得成效有目共睹,在未来,插上 “互联网+”翅膀的纳税服务将如何跨越向前,又会给纳税人带来哪些新体验?我们拭目以待。
余雪芹 瑞轩
新闻推荐
关注“社区邻居”免费阅读 “探索奇妙的阅读世界”社区阅读计划启动
阅读活动现场。扫描二维码可参加活动。上周六,惠城区妇联、桥东街道妇联主办的第三届红紫荆妇女儿童公益创投大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