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才助力惠州创新驱动 惠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双十行动”,打造良好人才生态
惠州市已引进“天鹅惠聚工程”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39个、领军人才69名。这是祯州集团引进的技术研究团队在做试验。资料图片
市委、市政府联合惠州学院日前举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夏佳文、王复明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式受聘惠州市。至此,惠州市已引进国内外院士4名。
视人才为发展第一要素的惠州,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近年来,惠州深入实施“人才双高计划”和“人才双十行动”,不断完善引才、育才体系,优化留才、用才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才生态,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结缘惠州、扎根惠州。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数近百万人。
全市国家级人才增至67人
前不久,TCL集团副总裁、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博士和广东智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慧莉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其中,闫晓林博士是国内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和智能终端与系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项;卢慧莉在生物活体手掌静脉身份识别认证技术、云桌面虚拟化应用、智能交互展示、“智慧认证—多模态身份安全识别云平台”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近年来,惠州市各项人才工程深入开展,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博士等各类高级人才纷至沓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蓬勃发展,汇聚成惠州新一股奋发激流。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强化天线射频能力,掌握了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获得快速成长并在创业板上市。该公司总经办主任安雨轩说,硕贝德的成长,关键靠人才。当时公司的核心人员都有相关技术基础,以前也从事过天线行业,有丰厚的技术积累,所以早期投入上亿元资金和设备研发,同时和一些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最终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作为惠州市评选出来的首批“东江学者”,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的马斐可谓国内化工领域的资深专家。近年来,他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多次获中海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海能源公司科技成果奖。他的每一项发明专利和科技攻关项目,都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他主持完成的一项节能减排技术,一年可节省40万吨水蒸气。
在惠州,这类“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企业促进产业升级”的例子还有很多。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引进“天鹅惠聚工程”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39个、领军人才69名。全市拥有4名国内外院士、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3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共67名国家级人才;引进博士586人、高层次海归人才1162人,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15.6万人。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98.3万人。人才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
顶尖人才来惠奖励别墅一套
今年7月,惠州市 “天鹅惠聚工程”第二批评审工作结束,评选出第二批创新团队6个、领军人才11名,并资助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共计189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此外,领军人才还可获得津贴补助及最高50万元一次性住房补贴。
引进的6个创新团队,其研发内容紧扣惠州产业发展需求,涵盖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保鲜技术、LED照明等领域;11名领军人才81%拥有博士学位,过半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团队和领军人才均拥有发明专利或核心知识产权。
想要筑巢引凤,离不开政策支持。没有极具吸引力的政策,就难以获得海内外人才的青睐。
早在2013年,惠州就出台“人才双高计划”,深入实施一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和计划。今年,惠州市在深化完善“人才双高计划”的基础上,出台实施“人才双十行动”。
“人才双十行动”延伸了“人才双高计划”的发展目标,将原规划的2017年延伸至2020年,使之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六大行动、“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同时,提升了“人才双高计划”的内涵和层次,通过实施人才工作的“十大工程”,打造“十大品牌”,涵盖了人才的“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实现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及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的全覆盖。
全市各级财政每年将投入10亿元用于人才工作;对引进来惠的顶尖人才奖励别墅一套;设立“惠州双创突出贡献奖”,千万元重奖在创新创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重点培养企业经理人,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名以上……种种利好政策,共同构成了惠州招才引智的历史“最大手笔”。
“人才双十行动”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海内外人才的广泛关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惠州皓赛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家孙敬玺认为,惠州的人才政策凸显两大特点:一是覆盖面广、考虑长远,打造了一大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人才的支持不仅仅是“扶上马送一程”,更关注人才今后的成长与长期发展,这一点对于人才来说很有吸引力;二是惠州的人才政策具备“成长完善”的机制,会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使之时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
优化服务乐当人才“保姆”
2014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弭永利在考察了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后,最终选择来到惠州,把自己的科研项目——— “离子液体的开发与生产项目”落户大亚湾区,进行研发孵化及产业化。弭永利告诉记者,惠州和大亚湾区最吸引他的,就是党委、政府求贤若渴的态度,还有这里贴心的人才服务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吸引人才要靠硬政策,留下人才则要加上软环境。人才投身创新创业,艰苦和风险的背后,需要安定的生活环境作保障。近年来,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环节,惠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秉承甘当 “保姆”的服务理念,除了积极主动兑现各项人才奖励政策外,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问题,以及人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市场拓展难等问题。
惠州市还不断完善创业融资平台,通过设立天使基金等方式,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个人及团队信誉等无形资产纳入可质押、担保的范畴,让“轻资产、重技术”的人才和团队在惠创业“如鱼得水”。
在“人才双十行动”中,有专门服务人才的“梧桐引凤工程”。今年,惠州市就购买了2套别墅、20套高级公寓奖励给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杰出人才。市本级每年购买100套住房,供引进的博士、正高职称人才和入选惠州市人才工程的各类人才低租金租住。惠州还在全力推动面积7100平方米人才服务大楼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构建“一站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办结”服务机制,打通高层次人才落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服务“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高效、精准服务。
来到惠州后,贴心的保姆式服务让弭永利倍感温暖。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仅仅一个工作日,他就办好了公司注册手续。“硬政策加上软服务,惠州已经具备良好的人才生态,对于渴望起步的创业人才来说,这里就是一块孵化梦想的宝地。”
贴心的服务让弭永利和他的创业团队顺利地在大亚湾将科研项目孵化出成果。一年后,他们试验的第一瓶离子液体问世。
“惠州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完善,国家两套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涉及上百家企业,这将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企业随之跟进,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大健康产业链发展。这也是我选择惠州的重要原因。”夏佳文院士表示。
本报记者潘高耸 通讯员惠市组
新闻推荐
学生当“农夫”校园学种菜 今日惠州网联合安利公益基金会主办的“‘膳\’与爱同行 春苗进校园”系列活动项目之一“春苗”有机菜地昨揭牌
昨日,在市一中校园内,同学们和志愿者一起种辣椒、番茄等蔬菜幼苗。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本报讯(记者程秋伊)“这是我们班种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