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结盟共育智造人才 惠州市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联盟成立

惠州日报 2016-11-21 14:26

2016年云博会展出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在很多科幻片中,人的双手被解放,只需通过智慧去操控机器人完成一切,如今,在工业4.0时代,这样的愿景正慢慢被实现。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越来越多工业企业开始“机器换人”。

然而,在每一台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中枢控制,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化的重要瓶颈。为此,惠州市技师学院等部分院校先后开办相关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对口人才。日前,惠州市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联盟成立暨联盟第一次会议在惠州市技师学院举行,50家高校研究院、兄弟技工院校、企业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作为该联盟理事长,惠州市技师学院院长张余庆表示,该联盟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一批与惠州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员队伍,打破 “蓝领瓶颈”,为惠州先进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背景

惠州将实施“机器换人”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4年是中国机器人发展元年,中国机器人正在由技术研发向技术应用的方向转变。

201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国制造2025》及《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业界认为,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提升中国工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保持和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惠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指出,惠州将实施“机器换人”计划,三年累计推动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据了解,机器人大致可分为服务类、生产类两种,生产类的机器人即工业机器人,外形并非电影中的人形,而是一只只“机械手臂”。在工业4.0时代,工业机器人已在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焊接、涂料等条件恶劣的岗位。其中,汽车、电子产品、冶金、化工塑料、橡胶等是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几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机器人不是买来就能用的,要使其按照既定的运动轨迹去实现生产,就需要掌握机电知识的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编程,把机器人本体与控制软件、应用软件、周边设备等结合起来,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然而,与工业机器人逐年增长的需求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处于滞后状态。

创新

成立联盟培养对口高技能人才

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这就意味着,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养3万名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以惠州为例,目前惠州市形成了包括电子、汽车零配件、石化、机械、纺织等多个工业门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对掌握前沿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急剧增大。

在政策助推和社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不少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都提前布局,做好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如惠州市技师学院早在2014年就闻风而动,抢占市场先机,以“校企双制”和“教学工厂”模式开办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并在天工楼三楼建设了2200平方米的“工业机器人工作室”。惠州博赛技工学校、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技术学校等院校近年也纷纷开办相关专业,并受到学生和企业青睐。

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培养一批与惠州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员队伍,惠州市技师学院走访了本市及珠三角城市的一些机电与现代制造企业,并于今年联合一批高校研究院及知名企业筹备成立了惠州市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联盟,秉承“协同创新融合、共育智能人才”原则进行产教研深度合作,并促进惠州市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能竞赛,为惠州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机器人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支持。目前会员单位已达到50家,覆盖到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智能装备产业等。

声音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需求,由学校培养和输送,再到企业训练实操。而联盟模式是学校和众多企业的合作平台,通过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培养人才,有助于促进工业机器人生产和使用的无缝对接,从而推动惠州经济发展。

——— 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飞

成立该联盟有利于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上制定相关标准。工业机器人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们期待通过这个联盟模式找到定位、找到方向、制定标准,同时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提升在这一领域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培养更多对口人才。

——— 惠州市仨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信夏

院校连线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将机器人融入工科专业群

和其他学校机器人专业模式不同,该校将机电数控、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合起来,共同打造工科专业群。该校党委书记邓庆宁介绍,工科专业群的专业之间都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校希望模糊各专业边界,实现专业间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建机器人工作站参与教学

该校今年将开设机器人专业,把机器人技术、工艺应用技术、离线编程仿真技术及真实环境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目前,该校已建立5个机器人工作站,可实现教学、实训和仿真应用。学校已储备足够多的专业教师。

●惠州博赛技工学校紧跟市场开设机器人班

去年秋,该校新开“澳德机器人班”,并建立专门实训室。“企业急要人,我们从2014级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挑了20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工业机器人专项培训,由工程师给学生上课,学生培训结束后去企业实习。”校长杨成国说,工业机器人的很多课程与数控加工技术相通,学生通过培训,能很快上手。

何为智造人才?

当前,中国工业正从制造迈向智造,显而易见的是,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能人才成为企业渴求之才。在惠州市技师学院制造工程系主任丘建雄看来,智能制造人才将在高精尖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比如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产业以及其它的创新创业领域。“因此,相比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而言,智能人才的培养将更注重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的教学教育。”体现在工业机器人中,智能人才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利用自身所学新知识进行编程设计,赋予机器人 “智慧”,使其生产和使用无缝对接。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揭开相对论之谜》首发 作者为惠州学院校友李云峰

本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贺新忠)日前,惠州学院电子学院举行物理系校友李云峰新著《揭开相对论之谜》首发式。该书由北京相对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