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生态底线留住美丽水生态 惠州市大手笔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打造特色鲜明“惠民之州”
市区金山湖公园景色怡人。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风景如画的市区红花湖。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通过 “生态净化项目”净化水质。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看着优美的金山湖公园,心情好多了。”家住市区德威朗琴湾小区的赵丽芳站在自家阳台上,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如今,走在市区不少河畔,曾经为人诟病的臭水沟脱胎换骨变成靓丽的亲水景观带。
近年来,惠州市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高度以来,惠州市以河涌、湖泊的水环境整治为抓手,大手笔投入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计划投资154亿元,建成“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惠民之州”。
精心谋划
建设五大体系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
惠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江河湖库湿地密布,水生态资源丰富,自古便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
翻开地图,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穿过惠州,西枝江与其交汇于城中,悠悠江水碧波荡漾。放大地图,代表着水域的蓝色在惠州境内星罗密布,其中以西湖、红花湖、金山湖市区三大“绿肾”最为抢眼。
可以看到,“两江三湖”构建了惠州市区优美的水生态体系,成为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秀丽风光的重要构成部分,也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奠定良好生态基础。
据统计,惠州境内共有东江、西枝江等河流35条,湖泊水库500多座;南邻大亚湾和红海湾,拥有海岸线281.4公里,岛屿140个,惠东、大亚湾是广东重要的滨海旅游基地。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惠州市一直以来把自然生态禀赋视为最宝贵的资源,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惠州市全面实施《惠州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不断完善综合治水规划,致力于将惠州打造成为山水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一流的园林之城、生态之城和人文之城。
2014年,惠州入列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大力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惠州市建立了惠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直接总召集人,统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确保试点建设任务有效落实。同时,出台《惠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惠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目标和任务,形成具有惠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根据《方案》,惠州市将以“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为核心理念,全面开展“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环境治理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资源管理体系、水文化传承体系”五大体系建设,以2015~2017年为试点期,计划投资75亿元;以2018~2020年为试点提升期,计划投资79亿元,实施共16大类71项工程项目建设。
“通过试点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水生态文明水平。”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市将通过构筑“一湖两江十四涌,一海三山八湿地”的水生态格局,彰显“湖之秀、江之美、海之韵、山之灵”,为广大群众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综合治理
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14条水生态景观带
“真希望望江沥早点整治好,河水干净,公园建好,那多好!”看着正在整治的望江沥,家住市区江北三环北路摩卡小镇小区的吴志勇满怀憧憬。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惠州市大力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水更清环境更美的目标。
目前,金山河、青年河已整治完毕,效果显著。特别是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住建部颁发的2014年度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全省4个获奖项目中唯一以水环境治理为主题的项目。而望江沥、洛塘渠、大湖溪沥等已启动或即将整治。按照计划,2014~2017年惠州市将投资100亿元,以“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为核心理念,打造14条美丽的水生态景观带。
惠州市将依托市区河涌整治工程,构建融合城市特色景观文化的水生态廊道。其中,小金河、望江沥、陈塘河、风门坳河、白石渠5条河道景观建设主要体现集治水、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带;洛塘渠、大湖溪沥及马安河3条河道打造成集自然生态、地域人文特色、户外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带;河桥水、冷水坑、莲塘布河、南东坑水4条河打造成集科普、文化、艺术特色为一体的景观带。
此外,各县(区)和镇(街道)每年整治1条以上河涌。同步推进“一镇一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等工作,确保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农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争取居民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
严守底线
“为一条江立一部法”实行最严格保护制度
一直以来,惠州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严守生态底线,留住美丽水生态环境。
从惠州穿城而过的东江是惠州、东莞等城市的“母亲河”、“生命水”。长期以来,惠州市把保护东江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保护管理制度,全力保障东江水质安全。目前,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长期保持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惠州市连续九年获省环保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同时,近年来,惠州市不断加快建设西湖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红花湖森林公园和金山湖公园建设工程等城市生态重点工程。其中,惠州市连续多年实施西湖美化工程,实施了截污、清淤、美化、绿化等系列整治工程,还湖一池碧水、一幅美景。
“实施生态修复以来,湖区修复后水体透明度从0.3米提高到1.2米以上,恢复了水体的自净功能。”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西湖生态修复示范区水质清澈见底,湖底水草丰茂,实现了水生态系统持久的良性循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 《西枝江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一些破坏西枝江水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为一条江立一部法,这背后是惠州对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坚守。惠州把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袁畅 通讯员毛新春
新闻推荐
更多田地高产增收变赚钱“肥地” 惠州市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明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将达65%
惠州市很多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这是游客在博罗公庄观赏稻香美景。(资料图片)到2017年底,惠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将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