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式下山虎民居

惠州日报 2016-11-30 14:14

吉塘围里的房屋。

吉塘围。

11月26日,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的吉塘围门口锣鼓喧天,不时响起鞭炮声,原来位于吉塘围门侧的林氏祖祠德馨堂举行重光庆典仪式。众多林氏族人和亲朋好友,舞狮舞麒麟前来庆贺。吉塘围是林氏族人的围屋,是有着“中国古村落”和“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称号的范和村4个保留基本完好的明清古围屋之一。

林氏始祖从福建来到范和修建吉塘围

吉塘围属于林氏围屋。根据德馨堂《林氏族谱》记载,吉塘围的林氏始祖林赐公,是福建漳州人。据吉塘围林氏后人林周钗说,当年的林氏族人南迁,与清政府的迁海令有关。林赐公,是因为迁海令而背井离乡来到惠州府归善县的。从林赐公算起,吉塘围的林氏族人在粤建祖立业已有300多年。

吉塘围不大,呈正方形,只开一个南门,大门上盖门楼。中间是四横四纵的16座房屋,四周有12间房屋环绕。吉塘围内的房屋样式都差不多,都是潮式下山虎格局民居:大门内是一个天井,天井后是大堂,天井两侧是厨房或者厢房。吉塘围内大部分房屋使用了不少花岗岩构件。大门口的花岗岩门当石,有着精美的石雕,或雕刻着鹿,或雕刻着金钱图案。在一房屋内,还看到大堂前墙基石有精美石雕:左边是“双鹿呈祥”,寓意着双禄双福;右边为“双鹤献瑞”,寓意着云鹤庆寿。

经过重修后,林氏祖祠焕然一新。林氏祖祠是一座清代建筑物,4层的巨型花岗岩条石当墙基,花岗岩石条门框、门槛,青砖到顶,无不显示林氏祖祠的气派。

林氏祖祠的修建,与吉塘围两位林氏后人的开明有关。在林氏祖祠的旁边,有一座外表看起来特别辉煌的清代房屋。这座房屋与吉塘围内的潮式房屋不一样,带有明显的广府建筑风格,大门两侧,有两个高高的锅耳墙。据说,修建祖祠和这座房屋的地皮,原来是属于吉塘围林氏后人的两兄弟。为了有一个地方修建祖祠,林氏族人希望这两兄弟合起来修建一座房屋,让出一个地方来修建祖祠,这两兄弟就答应了。

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林氏子孙出资修建了祖祠,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入伙升座。1938年,入侵中国的日军,将林氏祖祠拆掉。1947年,林氏族人重建祖祠。1995年,在林氏祖祠旁边修建了一座林氏礼堂,供林氏族人举行活动用。

修缮房屋让更多游客了解吉塘围

除了吉塘围外有林氏祖祠外,吉塘围内也有多个祠堂。这些祠堂的龛笼两侧都有一副对联。

在一个“双桂堂”内,龛笼两侧有一副对联:双桂箕裘绳祖武,九龙先绪诒孙谋。对考古颇有研究的惠州市民协会员蔡磊表示,“双桂堂”寓意着这里的林氏人家,有两个人得过功名。在吉塘围门外,竖立有功名旗杆夹石,显示林氏族人在科举上的功名成就。对联中的绳祖武和诒孙谋,都是有典故的。“绳祖武”语出 《诗经·大雅·下武》的“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意思是能够继承祖先的功业;“诒孙谋”语出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的“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思是为子孙的将来善做安排。

在吉塘围一侧,还有一座妈前烈圣宫。妈前烈圣宫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当时吉塘围前的妈前河边是一个深港,林氏族人出海打鱼的渔船大多停放在这里。随着吉塘围林氏族人的不断发展,村里人在河边兴建了烈圣宫妈祖庙,祈求出海平安,风调雨顺。在妈前烈圣宫还有一座妈前古戏台,为了庆祝林氏祖祠重光庆典,林氏族人在妈前古戏台连演3天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前来观看。

随着范和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吉塘围迎来了众多游客。吉塘围的林氏族人打算将围内的房屋进行修缮,让更多人了解吉塘围。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通讯员张小明

新闻推荐

农发行惠东支行助力滨海新城道路建设

11月11日,农发行惠东县支行投放3000万元支持惠东县稔山滨海新城起步核心区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这是该行投放的首笔滨海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