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惠州曾姓起源 □曾墨林

惠州日报 2016-09-11 15:51

惠州曾姓人口目前有8万多人,分布于市属3县4区,其中以惠城、惠阳、博罗、惠东等县区居住最为集中。惠州曾姓起源何处?要探究这个问题,需寻踪溯源,弄清楚全国曾姓的起源和迁徙远播的路径。

我曾到过浙江绍兴,游览了会稽山,瞻仰了大禹陵。在大禹陵下的陈列馆我见到了一份关于曾姓起源的文字资料,其中说到曾姓的始祖是大禹的次子少康,此说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回来后,我对曾姓的起源作了一些思考:曾姓与大禹有何渊源?大禹有几个儿子?少康与大禹是何关系?少康为何成了曾姓的始祖?曾姓是怎样迁徙远播华夏大地?因为曾姓是最纯正的中国姓氏之一,如果以上这些问题解决了,惠州曾姓起源的谜团自然迎刃而解。我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了一些史料,走访过一些老人,现整理成以下文字。

一、曾姓起源大禹治水。大禹姓姒,是远古治水安民的英雄,大禹就是伟大的禹。其父鲧因治水失败,导致刑罚而死。大禹继承了父亲治水事业,采用了完全不同于父亲的治水方略,以疏导的方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治水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帝舜将上位禅让给了禹。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朝。大禹去世后葬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建有大禹陵。据说大禹有3个儿子,见诸史料的儿子名启。禹传位于启,自此中国古代社会从禅让制走进了世袭制。少康是大禹五世孙,而不是会稽山资料所说的次子。少康是一个治国能力极强的人,即位后,一改夏朝以往腐败颓废的局面,中兴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随后少康将儿子曲烈分封于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

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从此姓鄫。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逃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据此后人称少康为曾姓始祖,也有人称曾姓源于姒姓。

二、曾姓的迁徙及曾子文化的传播。在山东的曾巫一房,经过多年繁衍生息,传至曾参。曾参,俗称曾子,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尽传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的主张。相传《大学》一书为其所著,后世尊为 “宗圣”。自此曾姓在山东一带繁衍壮大,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

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后代迁徙发展于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旃的儿子嘉有子名宝,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 (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庐陵则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曾据有二子:阐与扬。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桂、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房(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曾桂之子曾永,迁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迁居交州 (今广东省广州)。另,曾阐的十世孙曾震避乱迁居韶州 (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由此可知,南方曾姓多为曾据之后。

因为曾姓族人家教极严,深受先祖曾参“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修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的影响,在迁徙过程中,自然将这些曾子文化的精髓带往居所传扬和践行。可以说曾姓的迁徙远播过程就是弘扬传承曾子文化的过程。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成为历代读书人必修必考的内容,这是曾子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

三、惠州曾姓的起源。根据以上所述,可以断定,惠州曾姓应为曾据的后代;迁徙惠州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来自江西赣州,二是来自广东韶关,三是来自广州。鉴于惠州地区曾姓口音多为客家话,因此来自江西赣州和广东韶关的可能性较大。一路自江西赣州经由梅州、兴宁、五华、河源等地迁入,另一路经由韶关、新丰、龙门等地迁入。广州一路则进入广府区域(即广州方言地区)。

惠州地区曾姓和全国各地一样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如出生于惠阳坪山(今属深圳)的曾生,原名曾振声,抗日战争时期,任东江纵队司令员,领导东江纵队指战员,在东江广大地区英勇抗日,是当时华南抗日的一面旗帜。由此联想到,在我国历朝历代中为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进步英勇献身和作出卓越贡献的曾姓儿女何止千万,这是曾姓人的光荣和骄傲!

新闻推荐

耕地保护污染防治纳入考评体系 惠州市新版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出台

本报讯(记者戴建)日前,市政府网站发布新版《惠州市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办法》明确,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粮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