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街医疗机构享专家服务 惠城加强智慧医疗建设,13个镇街医疗机构计划年内建起远程会诊平台
▲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在为患者诊疗。
▲有了医疗设备多功能自助机,群众看病更方便。
“喂,您好。我这里现在有个心力衰竭病人没办法确诊,这是病人刚拍出来的X光片,请专家指点。”日前,惠城区桥东社区卫生站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连线,通过影视最终给患者拿出了一个准确的治疗方案。
这种远程会诊平台是该区开展智慧医疗建设的其中一项内容,目前桥东社区和小金口卫生院建成了区域影像诊断平台,通过互联网与第三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和影像诊断中心连接,将医院的高端医疗资源辐射到镇街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据悉,年内,这种做法计划在13个镇街级医疗机构铺开,群众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能享受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
医生可远程获取病人信息
“一出现异常,医生发现后就会打电话给我,叮嘱注意事项,就像随行医生一样,感觉很安心。”市民彭女士说,通过远程测血压设备,在家里测量了血压,数据不仅自己能看到,社区医生也能同步看到。
“加入远程监控管理的家庭,居民看病可以通过便民问诊预约;要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可以用安装在家里的设备检查,万一有异常现象,全科医生会及时告知并指导治疗,可谓实现了"健康保健不出门、常规病例不出村、专家门诊有预约"。”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邓汉东说,拥有了智慧化设备,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不仅方便,还大大降低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这一公共卫生项目的成本;拥有安装在家里的远程设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每天在家就能完成各项健康数据监测,方便快捷;带着远程巡诊设备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可直接将居民的健康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共享至中心数据库,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
“智慧医疗就是一个智慧医疗信息云平台,从社区居民、医疗服务人员、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提供不同的应用解决方案。”邓汉东介绍说。
据悉,目前桥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8万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目前,桥东有10多万居民,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多达近万人,仅有18人的桥东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每年须为慢性病人群复查4次,如果仅凭上门随访或居民上门复查等管理方式,几乎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自从有了“智慧医疗”健康小屋,居民可在家或健康小屋测量血压、血糖,并通过“智慧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既方便了居民,又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远程会诊计划年内在镇街级医疗机构铺开
“经过1个月的试点,远程会诊确实能帮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医学专家诊疗待遇,也实实在在帮助基层医疗单位解决了缺专家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个系统,并计划年内在全区13个镇街级医疗机构铺开。”惠城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工作,力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打造健康惠城互联网平台,区域医联体的框架初步形成。
据介绍,惠城区实施5个智慧医疗项目:桥东智慧小镇,家庭远程健康管理;建立区域影像诊断平台,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和影像诊断中心;通过“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实现全预约诊疗、线上缴费、查看报告;建立一站式自助服务系统实现自助建卡、缴费、检查结果打印、费用清单打印等功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实现药品统一配送上门等服务。
“在药品配送这块,目前我们正与第三方洽谈合作相关事宜,力争在明年初实现药品统一配送上门服务。”邓汉东表示,将通过建立起覆盖城区基层医疗单位与基层卫生站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惠城区内医疗资源共享,使城区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据悉,近年来,在惠城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市第三人民医院引进医学博士12人、硕士144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兼职教授53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在与该院博士人才座谈时表示,要充分利用该院高端医疗资源,通过智慧医疗项目建设,让人才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居民健康。
知多D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建立的目标为“健康保健不出门、常规病例不出村、专家门诊有预约”,其智能应用项目主要包括:移动巡诊、远程监测、便民问诊及远程探视。
远程监测,即居民在家中通过血压计、胸带心率、血糖仪等家庭网络医疗设备,完成个人生理数据采集,将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实现健康数据远程回传,并可设定异常数据报警,医务人员可随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提供指导。
便民问诊,就是居民拨打惠州市统一 “便民问诊”热线,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者诊疗卡号,即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中,自动调出健康档案和历史诊疗记录,实现远程健康保健咨询、小病诊断、预约挂号等便民问诊服务。
远程探视,即社区居民或医务人员可通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远程随时探视家中特定人群(瘫痪患者、保胎孕妇、新生婴儿等),掌握他们的生活信息,遇紧急情况时还可及时呼救。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通讯员陈美君
新闻推荐
一流团队演绎邓演达波澜壮阔一生 重大历史题材话剧《邓演达》昨晚首演,将连续公演3晚
话剧《邓演达》剧照。本报记者钟畅新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邓演达的初心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大历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