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闹中秋 欢聚乐融融 革命老区惠东高潭每年中秋舞龙回乡人数最多最热闹
草龙舞动热闹非凡。
▲年轻人回乡舞龙闹中秋。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黄洲村村民用柚子皮自制灯笼庆中秋。
每年中秋,惠东县高潭镇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都有舞草龙的传统。昨天是中秋节,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北移,惠州市解除台风预警信号。昨晚8时许,革命老区高潭镇上空明月高挂,村民手舞“长龙”穿街走巷,鞭炮声和鼓乐声大作,整个山城小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扎龙
山藤为骨稻草为身木棍作支撑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罗氏祠堂旁看到,几位巧手师傅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用竹篾、稻草等物品手工编扎草龙,为中秋夜舞龙做准备。
村民罗金生介绍,草龙全长100多米,重几百斤,由村里几十名青壮年共同舞动。“草龙以从山上采集的山藤为骨,外面用稻草编扎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龙身,再以50余节木棍作支撑,供舞者执拿挥动。”
今年63岁的罗金生制作草龙已将近20年,从1995年开始草龙龙头的制作便由他一人独立完成。他告诉记者,龙头的制作工序较精致,用竹子、稻草、彩纸等装饰。“希望更多村民掌握制作草龙龙头的基本要领,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制作龙身除杂草外,主要用稻草编制。”罗金生说,一般晚造稻草比较短,也比较细小,而且中秋时节晚造还没有收割,所以一般用早造稻草编制。村民在早造收割后,会有意识留些稻草制作草龙。
当天下午,在高潭镇新联村寨排村民小组,一条长达百米的金黄色布龙已制作完成,布龙全身上下镶了一层金边,并披上一层闪光灯做的彩带。布龙制作过程比草龙更复杂,一般提前数天完成,用山藤、笏扎成龙架,以绳子贯穿连接,再用花布装裹龙身表面,将龙眼安上电灯泡,由数百人舞动,配以大锣大鼓。
舞龙
没有固定套路,重在欢聚一堂
当晚8时许,两村村民齐齐出动,百人舞龙队各舞着草龙和布龙上下翻腾、左右起伏、穿街走巷,所到之处人潮涌动,沿街各户纷纷出来迎接。
8时15分许,黄洲村的草龙首先到达高潭镇老苏区革命纪念堂前广场,舞龙活动进入高潮。草龙退下后,新联村布龙在夜幕下闪亮登场,龙身灯光多彩绚丽,熠熠生辉,呈现一派古朴典雅的神韵。广场上男女老少尽情狂欢,纷纷簇拥舞龙队。
据介绍,当地村民舞的“龙”分草龙(俗称“火龙”“秆龙”)和布龙(又称“灯龙”)两种,当地人舞龙不讲究技巧,没有固定套路,不在乎完成规定动作。“讲究的是穿街走巷,重在欢聚一堂。”当地一名组织者介绍说,虽然艺术性不高,却是当地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活动,回乡的人数最多,甚至比春节高出一倍以上。
“传统的舞龙时间一般定在农历八月十五。”罗金生说,如果碰到大雨天气,舞龙时间则在当晚顺延,哪怕等到次日凌晨都不会改期。“时间一直以来约定俗成,一般不会改期。”罗金生回忆说,从他记事以来,仅有一次改期是在50多年前。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新梅
新闻推荐
惠东县稔平半岛有三个海湾:巽寮湾、平海湾、红海湾。这三个海湾,风光旖旎,美丽如画。前些时日,与一些朋友邀约,我们驱车又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