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时尚休闲新地标如何建? 《惠州大桥至水门桥沿江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草案)公示

惠州日报 2016-09-22 15:35

惠州大桥至水门桥沿江地块将打造集文化创意、主题商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滨江活力街区。 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本报讯 (记者戴 建)日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了《惠州大桥至水门桥沿江地块 (桥东A-02部分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草案)(以下简称 “《规划》”)。9月20日,该《规划》开始公示,公示期为30日。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该区域将延续水东街特色骑楼商业街的城市文脉,挖掘街区竹文化和工艺文化精髓,依托街区内的惠州竹器厂以及传统民居等特色资源,打造惠州历史城区时尚休闲新地标。

背景

区域内建筑风貌差异大有的年久失修

据介绍,该地块属于惠城区老城区的一部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区域内有的建筑年久失修,建筑风貌差异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部分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对该区域进行整体更新保护还是综合整治,成为必须尽快明确的问题。

根据《规划》,该区域研究范围北起惠州大桥、西接环城西路、五一路、中山路和水门路,南至水门大桥,东邻水东街历史保护区和新民后街,总用地面积为50.9公顷。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位于桥东片区,西枝江东侧,下塘街南侧,新民后街西侧,水门大桥北侧,规划面积为2.69公顷。

《规划》指出,该区域将延续水东街特色骑楼商业街的城市文脉,挖掘街区竹文化和工艺文化精髓,依托街区内的惠州竹器厂以及传统民居等特色资源,塑造融合惠州传统文化、时代特色和现代商业文明,集文化创意、主题商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滨江活力街区,打造惠州历史城区时尚休闲新地标。

总体布局

形成“一轴一带、两心多廊三组团”格局

根据《规划》,该区域将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两心多廊三组团”的格局。延续原有巷道机理,打造具有活力的巷道与公共开放空间,拆除部分建筑作为绿化和广场,增加户外交往的公共空间。

《规划》指出,规划区主要依靠新民后街和桥东路与规划区外进行区域衔接。为保证新民后街通车能力,车行道宽度由12米调整为14米,人行道调整为2米,主要借助周边的骑楼扩展人行空间。机动车行车道还包括北侧水东商业街和规划区内泵站前面的支路。规划区将设置两个地下停车场,南北各一个,沿新民后街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规划总共设置210个停车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街区路均为步行道路,机动车禁止通行,重点疏通规划区中的历史巷道。同时,依托沿江片区内部的新民一巷、新民二巷、新民三巷等街巷完善步行交通体系,并衔接水东街内步行廊道与新民后街。

根据《规划》,该区域将规划形成“一带、两点、三轴、多廊道”的绿地景观结构,打造滨江活力景观带,沿轴线设置绿化景观节点,利用内部的步行街区打造中心景观廊道,沿着主要的景观节点打造向内部渗透的主要景观廊道,利用沿江片区的街巷,打造贯穿整个片区的次要的景观廊道。

主要亮点

滨河景观 “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

据悉,根据资源景观要素和历史文化价值,该区域将划分为历史风情体验区、文化创意体验区、主题功能休闲区和滨河活力休闲带。

历史风情体验区主要依托现有传统民居,对历史建筑保留修缮,在拆除质量较差的房屋基础上,修建具有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风格的民俗建筑。

文化创意体验区主要依托原有的惠州竹器厂以及传统民居等历史建筑,以工作坊的方式发展微型、小型、创意型的文化创意企业,形成以竹工艺体验、文化墙、时尚创意展示、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为主,辅之以餐饮、娱乐、购物的文化创意体验片区。

主题功能休闲区主要依托现有水东街的古玩商业发展基础,通过引入星级酒店、主题餐饮、民俗风情、休闲场所等塑造特色餐饮休闲区。

滨河活力休闲带主要依托西枝江沿线,串联绿荫入口广场、曲径园、滨河自行车道、亲水小平台、文化下沉广场、竹文化体验园以及民居文化室外展示区等,塑造“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的滨河景观。

建筑高度控制为20米体量不宜过大

根据《规划》,该区域将严格控制新民街巷道、新民后街等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控制为20米;任何新建筑体量都不宜过大,应与原有建筑尺度相协调;应保持红灰相间的坡屋顶的历史原貌,新建建筑表面色彩的主色调应与相应组团特色一致;传统风貌类建筑材质以青砖、木材、红瓦为主材,新建建筑提倡使用新型、绿色和生态建材,沿街公共建筑部分可局部采用钢材。

按照海绵城市设计指引,规划区内的广场、人行道等可用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下沉式绿地应用于规划区建筑绿地区、道路和广场内。

新闻推荐

多方合力让涉农保险惠民到家 惠人快评

政策性涉农保险是增强广大农户、经营主体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灾后复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一项重要的惠农措施。近日,惠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