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高潭 走走红军路探探燕子洞 国庆前夕,《惠州日报》记者探访惠东高潭红色旅游景点

惠州日报 2016-09-28 15:26

沿路溪水很多又清澈。

红军路走起来不容易。本组图片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燕子洞口藏身巨石裂缝下。

高潭镇地处惠东县北部山区,因该镇地势较高,又有一湖水深似潭,故人们称这里为高潭。“高山极尽千里目,潭深融汇百溪水”。高潭辖区内山高林密,耸立着许多高山峻岭,奇峰险嶂,其中以五指嶂、上岩石、下岩石、五马归槽等最为雄伟巍峨。这里高山层峦叠翠、四季常青,山间溪水长流,有不少自然景观。

高潭是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我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高潭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惠东县最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记者专程到高潭镇探访绿色生态红色旅游景点,感受高潭镇青山绿水带来的休闲生活。

红军路:7公里长山路,两旁树木葱茏

在高潭镇,有一条红军路。这条7公里长的山路,是1927年原来驻扎在中洞的红军前往高潭圩镇的其中一条路。

1927年,中共东江特委指挥机关迁至中洞村,开创了海陆惠紫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委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10月,南昌起义部队转战东江,余部在中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标志着中洞作为东江红军后方基地正式形成。

这条尚未硬底化的小路在林木中穿行。小路一侧,是从上岩石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流。行走在这条路上,绿意葱茏,空气清新。

沿途怪石嶙峋,徒步观奇石

上岩石的主峰海拔1071米,属莲花山东北部余脉武顿山片区。上岩石山以奇特的巨大花岗岩石堆叠而得名,山上无数大小花岗岩石,山洪暴发时,被水流冲到了溪水间。洪水退去,花岗岩石留在溪水中,形成了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

离圩镇不远、在连生度假村里的一条小道,是这条红军路的起点。这是一段黄色的沙石路,路的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两边的树郁郁葱葱,鸟声啾啾,“哗啦啦”的溪流声从山崖下传来。拨开山崖边的灌木丛,一条山溪露出了真面目。溪水清澈,几块大石卧在溪中。

往前走,沙石路消失了,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出现了。这时,山溪露出了全貌。溪流变得宽敞,一个个长宽约四五十厘米的石块均匀地铺满整个河道,组成一个石阵。

这条路绝大部分是沿着溪流穿行。模样各异的奇石成为路上的独特景观。它们或躺在路边,或卧在水里,或挂在山林里。有的像一座平整小房子,有的像一艘小船,有的像一个大恐龙蛋……

溪水里的石头,三三两两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石洞。溪水流经时,声音发生了变化,好像在敲打皮鼓一样,“咚咚咚”地响,在峡谷中回荡……

山溪水凉爽,小瀑布水量大

红军路大部分都是在峡谷中穿行,溯溪而上。到了平缓地方,山溪两边冒出一片竹林。穿过竹林不久,山溪出现在眼前,截断了前行的路。据介绍,原先这里有座小水泥桥,后来被洪水冲垮,现在桥面都沉落在溪水里。

众人涉水而过,踩在溪边的小沙滩上,细小沙子按摩着脚底。溪水温柔地冲刷着脚踝,十分凉快。山溪十分顽皮,一会儿隐藏在树林中不见,一会儿又突然出现在眼前。玩一会溪水,欣赏溪边美景,令人轻松愉悦。

溪水起起伏伏,不时出现小瀑布,瀑布虽小,水量颇大,溅起白色浪花。沿途溪水不知形成了多少个水潭,溪水清澈见底,隐约能看到小鱼和坑螺。据说,有步行者在溪水边,垒石头,捡柴火,做野餐,体验当年红军的生活。

路边耳环花成片,山稔果挂满树

秋日山林,山花依然浪漫。途中,路边不时出现一两朵山花。

路程快过半时,前行者发出了惊喜声。原来,路边一侧有一大片花海。玫红色的花朵,形状和大小都像凤仙花,星星点点铺满在绿草上,令人赏心悦目。当地一位村民说,这些花当地叫耳环花。“我们当地老人会拔这些草晒干煲水冲凉,有清热效果。”

“这些花是生长在被当地人称为湖洋田(音)的地方,是自然生长的,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开花,非常漂亮。”当地带路的一位村民说,湖洋田是当地人对沼泽地的一种说法。因为是沼泽地,众人无法靠近花田。

沿路有很多山稔树。这些在深山里生长的山稔树,要比普通的山稔树高大很多。“山稔成熟期,一边走一边摘山稔吃,十分过瘾。”

沼泽地长满青草,一脚踩下去满脚是泥

红军路的自然景色很不错,从中也能体会到行走这条路的艰难。

虽然这条路经过了一些修整,但沿路不少地方草比人高,当地环卫部门正安排人员沿途除草,方便游客行走。

沿路的溪水很多,也有不少地方出现了沼泽地。沼泽地上长满了青草,稍微不留意,一脚踩下去,烂泥盖过脚面。

沿路能看到有石块砌成的台阶。这条红军路,有可能是原来村民行走的一条古道。因为高潭在明末清初时就形成集市,每逢圩日,邻县海丰、陆丰的海味,紫金、龙川、兴宁等地的猪苗、山货,以及高潭镇最有名的铁锅、竹制品及木材、木炭、水果等农产品也在这里交易。这条路,或许是沿途村民赶圩的道路之一,红军也是利用这条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古道,进行革命活动。

燕子洞:往山肚子延伸,有几十米深

1928年2月28日,广东国民党军政当局集结重兵,大举进犯东江苏维埃政权,海陆丰无险可守,几天内就被攻陷。3月18日开始,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中洞,红二师展开了有名的中洞保卫战,激战3天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打击后,红二师突破了包围,胜利转移。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撤退到深山老林。

上岩石山有不少山洞,其中有燕子洞。一些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赤卫队队员撤进燕子洞,坚持与敌军抗争。

燕子洞口藏身巨石裂缝下

在中洞村村干部杨新梅带领下,记者探寻其中的一个燕子洞。

燕子洞在上岩石山的半山腰,山路崎岖,虽然前段时间山路曾经被简单修整过,只能勉强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依旧杂草丛生。

山上,有许多从山顶滚下来的巨石。有些落在山坡上,树木在岩石上攀沿生长。有些落在溪水中,被阻挡的溪水从巨石缝隙中流淌,潺潺流水声,让人心情愉悦。羊肠小道在山间盘旋延伸,山里有不少说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树木,到处都是树缠藤藤缠树。林中植被茂密,山路盘旋,转一个弯上一道坡,稍微走慢一些,就很难看到前面行走的人。但站在山中一些巨石边上,能清晰看到山脚下的景色。

在山上走了近一个小时,在一条山沟中,出现了很多七零八落的巨石,巨石边上,树木生长茂盛。杨新梅说,巨石下方,就是红军曾经藏过身的燕子洞。

手紧紧扶着两侧的巨石,身体从巨石狭窄的缝隙中挤过,来到山沟下方。在一块巨石与地面形成的裂缝中,钻进了一个空间稍大的石洞。

石洞下方,有一块裂成两块的巨石,杨新梅指着巨石下方的一个洞口说,这就是燕子洞原来的洞口。由于洞口上方的巨石裂成了两块,其中一半掉下来,占据了洞口的一部分。现在要进入燕子洞,要爬着进去,而且还要系上绳索备好手电筒才能下到洞内。

当年红军战士藏身洞内,敌军不敢轻率进入

站在洞口边,能感觉到从洞内飘来丝丝潮湿的凉风。

杨新梅说,燕子洞里面空间很大,她丈夫和村里人,曾多次进入燕子洞。燕子洞往山肚子延伸,有几十米深,只有一个洞口。洞内阴凉潮湿,里面原来有很多燕子。她丈夫与村里人进去时,头上的燕子四处乱飞。洞内的岩石千姿百态。

杨新梅说,当年红军战士躲藏在洞内时,洞内存放了不少粮食,洞外有清澈的溪流。洞外的山顶还有哨兵放哨。一旦发现敌情,就赶紧通知洞内的人不要吭声,更不能做饭,担心炊烟被敌人发现。

由于燕子洞非常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这里的洞口,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赤卫队队员红军在这个山洞坚持许久。1931年5月,红军独立第二师在中洞成立。1933年夏,海陆紫苏区内外形势恶化,国民党军围剿加剧,红军几次突破失利,仅存190余人分散在深山老林。

据当地传说,有一次敌人带来两条军犬,来到燕子洞附近时,军犬对着洞口不停地吠,敌人就用绳索,将一个人放进洞内观察情况。放下去的人被躲藏在洞内的革命战士杀死了。敌人不知洞内情况,不敢轻率进去,随后就撤走了。为了保证安全,躲藏在洞内的革命战士,也随之撤离燕子洞。

燕子洞的确很隐蔽,如无当地人带路,极难发现在岩石下还有山洞。巨大的岩石和生长奇特的树木,构成了一幅天然山石图。喜欢探险和寻找大自然秘密的游客,在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可以到燕子洞一探究竟。

高潭镇自然风光

上岩石、下岩石

上岩石的主峰海拔有1071米,以奇特的巨大花岗岩石堆叠而得名,顶部约一公里长的山脊全为斑驳粗砺的裸岩构成。整座山层层叠叠,石缝密布,灌木丛生,暗藏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洞。上岩石又是一座以奇崖怪石为名胜的高峰。山上耸立着“断岩石”、“山门石”、“摇剑石”、“人面岩”、“三叠石”等众多奇岩怪石。上岩石与它西南方向3公里处的另一个岩石山(海拔约850米)遥遥相对,这座岩石山,当地人称下岩石。

摇剑石,是上岩石山上一处石堆的名称,面积约80平方米,有两层楼高,其中一块高达1.5米,似一把利剑插在中间。当游人摇晃石块时,会发出一股沉闷的声音,嗡嗡地在山谷中回响。“三叠岩”,在上岩石一处悬崖陡坡上,有三块垒叠而起的巨岩,岩顶薄薄的土皮,竟然覆盖着密集的灌木林丛。

燕子洞盛产石燕

上岩石的燕子洞据说共有4处,位于山麓周围。其中洞穴较深的有60多米,最宽的有10多米。洞中千姿百态,幽深曲折,极为隐蔽。在石灰质岩层内,盛产着远古时期的海洋贝壳类化石。因此穴中石燕很多。石燕,又名燕子石等,是一种罕见的中药材。是一种古代海洋中生活的腕足动物的介壳体化石,状如燕翼,略呈肾脏形而扁,长2~4厘米,宽1.5~4厘米。可除湿热等。

高潭镇美食

擂茶

高潭镇地处海陆丰、紫金等地交界处,吃的东西有其特别之处。高潭镇的擂茶很有名,属于咸茶的一种。擂茶的制作,是先将茶叶、胡椒、小茴香、香菜和芝麻等配料放进擂钵内擂磨,配上适量的盐,然后冲入开水或用水煮沸,就可以食用了。食用时,按个人喜好加些爆米花和少许炒花生仁。当年红军来到高潭发动革命,司令部就设在中洞村,村民热情地以咸茶招待。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是改名叫做“红军茶”。

明姜

高潭明姜据说始创于明朝年间,自明朝起被列为贡品,故有“明姜”之称。现在的高潭明姜选用鲜嫩肉姜和高山清泉,根据祖传古方结合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色泽金黄鲜润,是南粤民间广为流传的天然保健养颜食品。

米酒

当地人说,好山好水酿好酒。用没有污染的山泉酿制的高潭米酒,很受游客追捧。而巴戟酒是用高潭米酒与药材浸泡而成,高潭镇民间有句话流传甚广,说是“常饮巴戟酒,活到九十九”。

高潭镇风俗

舞龙

高潭镇的中秋节特别热闹,要举行传统的舞龙活动。中秋节晚上舞龙的习俗,在高潭延续百余年。高潭中秋节舞龙有两个村子参与,一个是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是一条草龙(俗称“火龙”“秆龙”),另一个是新联村寨排村民小组,舞的是布龙(又称“灯龙”)。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方莲花 统筹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黄金座位出学霸? 老师不认同;惠州市不少学校定期轮换座位

本组图片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每到开学季,孩子的座位问题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在他们看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