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志愿服务 用真心暖人心 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10周年啦
从左到右:张素云、孙惠英、谢静音、蔡建章、陈章兰。
胡保平。
张振金。
姜雪萍。
石观阳。
胡伟军。
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6年8月5日,设有机采血小板、惠城、淡澳等7个分队。目前服务队共有非注册队员4200多名,注册队员728名。注册队员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76岁,他们当中有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医务人员、在校学生和退休工人,私企老板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共举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初级培训班22期,中级培训班6期,高级培训班2期。
服务队成立10年来,志愿者们参加无偿献血累计达218万毫升,捐献单采血小板11200多个治疗量,累计服务工时达32万小时。先后荣获“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广东省志愿服务杰出集体”等35个奖项及荣誉称号。近日,记者走近服务队的10位志愿者,了解他们10年来的志愿服务故事。
谢静音
51岁 服务工时18272
按一天8小时算,服务工时逾6年
18272个小时,按每天8小时,一年365天计算,谢静音的服务工时超过6年。这个长度令她在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服务工时排在榜首。放眼全惠州,志愿服务工时达如此久的人数寥寥。她是怎么做到的?
2006年8月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谢静音便加入了这支队伍。那时她每天上午11点半下班后,就骑车到花边岭献血屋做服务,下午2点半回去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后又到献血屋,服务至收工。2007年所在单位倒闭后,她全职做起了志愿服务,一个月31天她就在岗31天。“我从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她觉得在服务队里过得更开心,“跟这帮兄弟姐妹在一起,自由又快乐。”
孙惠英
58岁 服务工时8591
是连续十年五星级志愿者的获得者
孙惠英是惠州连续十年五星级志愿者的获得者,这是极少数人才有的荣誉。她与丈夫胡保平在这个圈子里是著名的一对志愿者伉俪。然而,刚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时,她觉得面子上过不去,遇见熟人会故意避开。逐渐,这种尴尬很快被志愿服务的自豪感取代。“无偿献血能救人命呀,这是公益事业,我做这件事就是在帮助别人。”多年来,她按时按点来“上班”,把这件事当本职工作一样对待。别人双休,她照样上班,跟着采血车下县区。
在孙惠英看来,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对无偿献血有些排斥。她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来。
张素云
57岁 服务工时7153
把志愿服务当成第二职业
跟这支服务队许多队员一样,退休前,张素云利用双休与节假日做志愿服务工作。2010年退休后,她干脆就全职做起了志愿服务,把这份工作当成了自己的第二职业,跟着采血车到各个采血点,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引导和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默默付出,不图回报。
与她的性情温和相似,张素云说她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历程也没有大起大落。“顺其自然地就做了这份工作,不知不觉十年了。”张素云的家人朋友理解她,对她的无偿服务给予支持。她发自内心地认可这项公益事业的崇高与无私,想为之出力,为社会做贡献。在付出过程中,她感受到平静和喜悦。“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蔡建章
59岁 服务工时6811
队员间互相支持,做得很开心
一些同行的志愿者由于得不到家人朋友的支持,离开了这支队伍。而蔡建章坚持了下来。风雨无阻坚持了3年之后,她的丈夫与孩子终于理解了她,转而支持她的志愿工作,定时来献血,包揽了买菜做饭,还主动接送她“上下班”。从孩子还在读书,到现在成了家有了孩子,蔡建章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
“刚开始,我们这个团队谁也不认识谁,都是慢慢接触最后成为兄弟姐妹。”蔡建章说,这个团队有活力、凝聚力,队员之间互相支持。“公益事业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而我是其中一员,要担起责任。”蔡建章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还通过个人朋友圈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宣传无偿献血,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
陈章兰
59岁 服务工时6673
做志愿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没有钱怎么还做得那么带劲?”这样的问话,陈章兰听过无数次。别人不理解她坚持做志愿者的举动,她还遭受过无数的冷嘲热讽,甚至身边人也在质疑她,但她依然坚持。做志愿者,没有一分钱收入,有时还要自己出交通费、餐饮费。但陈章兰说,这并不是能用金钱能衡量的。那种奉献自己、快乐自我的滋味,别人是难以体会的。有好几年,陈章兰是在工作与家庭中,挤出时间来做志愿服务。上班前下班后把家务事料理好,就出门做志愿服务了,也经常为了做志愿服务而缺席家庭朋友聚餐。
陈章兰说,最快乐的事来自奉献,最温暖的事莫过于家人的支持。这也是她继续下去的动力。“做无偿献血志愿者是,你帮我,我帮你,献血是帮助他人,最终受惠的也是自己。”
胡保平
60岁 服务工时4920
身为队长事务繁杂,坚持在服务第一线
2006年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已10年。这10年里,胡保平一直是队里坚持在第一线的志愿者,他还一直担任着大队长,他的服务工时长期排在前五名。身为队长,管理、统筹、调度等工作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但他仍然坚持在服务第一线。2013年,胡保平中风入院。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休养一段时间后,他仍旧肩负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之责。“起了头,就要把这件事干下去,干好。”
胡保平部队出身,军队的经历让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要求自己起模范作用。目前,胡保平管理着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728名注册队员,如何把松散的个人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协作、有序的组织并非易事。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利用制度管理队员,才有了今天这个成就斐然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里,有7名志愿者上榜 “惠州好人”,这在惠州2000多支服务队中是绝无仅有的。
张振金
54岁 服务工时3374
寒暑假走下讲台,变身志愿者
2001年的一天,小学语文老师张振金来市里开会,路过花边岭献血屋,得知血库血源紧缺,毫无犹豫地献出400毫升血液,这一天的随意之举开启了张振金此后十余年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历程。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每隔半年张振金就会参与献血。
他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向同事、学生和家长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寒暑假两个假期,他几乎都放弃了休息,而是走向街头,变身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他人。多年来,他动员了近百名亲友参加无偿献血,还有不少人感动于他的无私奉献,也加入志愿者团队。
姜雪萍
49岁 服务工时2546
遇到别人不理解,她仍热心对待
作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淡澳分队队长,姜雪萍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作志愿服务。说起坚持无偿献血与志愿服务的最初动机,她总忘不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是她朋友的孩子,家住农村,由于出了车祸没有相同血型的血液急救而去世了。这个惨痛的事实让姜雪萍知道血液的重要性,他人需要血液而无法得到的痛苦。
走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期间会遇到有不理解的甚至口出恶言的人。这些话语像冬日的冰霜一样打在脸上,但志愿者仍然用热心对待,直到最后打动他们,姜雪萍就是这样做的。她说,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看似简单,只是给来参加献血的爱心人士端茶递水,指导填表,派发宣传单,维持献血现场秩序,但正是这种长年平凡琐碎的工作,体现出它的不平凡。
石观阳
58岁 服务工时2468
骑自行车到小区、工厂宣传无偿献血
“自己的血都不够,为什么还要献血?”2005年第一次无偿献血之前,石观阳是这样想的。这位“顽固派”最后却被同事——— 无偿献血积极分子姜雪萍改变了。在姜雪萍反复劝说与亲身示范下,石观阳改观了,偷偷一个人从大亚湾坐车到市区献血,由此成为无偿献血积极分子,并很快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淡澳分队。
石观阳等一些志愿者多次做思想工作才说服一些居民上采血车献血,有时磨破嘴皮了也劝不动一个人,这是志愿服务的常态。石观阳说,他的理念是爱心、耐心、恒心、诚心四心并用,这一坚持就是十年。为了在惠阳扩大无偿献血的宣传范围,石观阳和其他志愿者自费买了几辆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到居民小区、工厂进行无偿献血宣传。
胡伟军
44岁 服务工时2108
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宣传无偿献血
“他是惠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铁杆粉丝。”说起胡伟军,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
2006年当获知要成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时,胡伟军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这项工作琐碎而重复,也经常被不理解的人骂。“那时候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曾踩着单车去梅湖、水口、小金口、陈江、沥林等地方宣传无偿献血,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去,不厌其烦讲解无偿献血的好处,一天下来行程达三四十公里。这几年,胡伟军工作调动到了广州工作,然而他周末有空时,仍回惠州做志愿服务。他说,永远不会离开这支服务队。
66志愿者获表彰
为表彰志愿者在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自愿无偿献血这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决定对在2006—2016年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66人,授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特别奉献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金、银、铜奖。
一、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特别奉献奖(2人)
胡保平、吴惠娇
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金奖(11人)
谢静音、孙惠英、张素云、蔡建章、陈章兰、张振金、姜雪萍、石观阳、胡伟军、李贵英、陈燕玲
三、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银奖(25人)
王爱忠、郭巧珍、张书萍、宋秀燕、董四军、叶锦宜、文广林、张书芹、王守山、李小英、陆奕中、管文信、邓通贵、葛贵生、何富平、边吉成、刘秀连、周美香、黄炬平、叶利青、崔艳丽、刘丹霞、李娟荣、谢勇明、黎 云
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十周年铜奖(28人)
湛玉武、张盛志、唐兵、温玉英、刘伟忠、潘耀宏、胡建树、陈建忠、蔡小燕、丘胜伦、黎文辉、王曦、王克成、邹 辉、黄小清、林立新、洪晓芳、傅裕茂、潘炫谕、吴凯思、胡 鹏、梁耀帮、黄文晅、邓启慧、丘玉贤、胡雨燕、黄秋娴、李亚军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 桃实习生朱晓芳
新闻推荐
近段时间,惠州雨水不时来袭。持续降水导致气候潮湿,不少人身上出现了湿疹。今年从东北来惠州女儿家居住的刘大妈,发现自己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