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递农家味 客人寻鲜找上门 三栋黄湖村朱秋生山上办农场放养家禽

惠州日报 2016-08-11 16:44

朱秋生用心照料他的“小兵”们。

朱秋生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三军司令”,他的“兵”就是他养的一群家禽和猪。只要他一靠近,手下的“兵”就蜂拥而上,他拥有绝对的号召力。朱秋生在惠城区三栋镇养鸡种菜,回归田园生活,偶然通过微信朋友圈卖农产品一发不可收。现在,他养的鸡、种的菜不用拿到市场上卖,已供不应求。

农场里养有鸡鸭猪,但空气中没臭味

近日,朱秋生抓起一把玉米粒和稻谷撒在地里,吹响哨子,几秒过后,农场里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躲在荔枝树下的家鸡、跳上树的山鸡、在地里拱泥土的山猪、躺在地上翻滚的土猪、悠然散步的鸵鸟,听到哨声如同找准目标的蜂群,统统都为这食物狂奔过来。一时间,朱秋生就被这些小家伙们团团围住。他把更多的食物撒在地上,小家伙们只顾埋头吃着,朱秋生看在眼里,脸上不自觉浮出笑容。“每天给这些小东西喂食的时候,心里就很舒坦,看它们吃得香,我也开心。”

朱秋生所在位置是三栋镇黄湖村。这里有大片农田,背靠着一座小山头,四周只有虫鸣鸟叫,而无车马喧闹。去年,他开始在这里种植葡萄,并养了鸡、鸭、猪,还有鸵鸟和孔雀。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家禽和动物,但整个农场里闻不到难闻的气味。朱秋生说,他们每天都很注重清洁管理,天天有人打扫动物留下来的粪便。加上这些动物活动范围大,不会把粪便集中拉在一个地方,因此不会有粪便的味道。而它们在树下留下的粪便经过泥土里微生物的分解,又成为树的天然肥料。

没花钱做推广,微信销售很火爆

这些家禽和动物就散养在户外,朱秋生每天只给它们喂一顿玉米和稻谷,没有其他人工饲料。白天它们都在农场里四处觅食嬉戏,天黑各自回窝。这些动物有充足的活动量,肌肉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加上饲养时间足够长,经过烹饪后,呈现出的口感与味道与圈养的鸡、猪大有区别。朱秋生说,正是意识到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他才决意自己养鸡种菜,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这样才吃得放心。也正因如此,朱秋生养的鸡、鸭和猪尤其受顾客欢迎。“知道我养鸡的,都是一些朋友,来农场里看过后就很信任我们,吃了后就跟我们下单了。”朱秋生说,目前他们也没有花钱做推广,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没想到销售很不错,仅仅是微信销售都供不应求了。

除了养鸡养猪,朱秋生还在农场里开辟了30多亩菜地,种了当季各种蔬果,用的是鸡鸭猪粪便做肥。朱秋生就住在农场里,天天吃的就是这些菜。他说种菜不求产量,也不求卖相,所以种出来的菜有菜味。有朋友到农场里来,可以自己去摘菜做饭吃,享受田野牧歌的快乐。

朱秋生还专门在荔枝树下打了一排灶头,灶头分高低大小,这样一来,小孩也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动手烧柴火做饭,齐齐上阵。朱秋生说,知道他的农场里有这些玩法,一些朋友经常从深圳、东莞过来度周末,举办亲子活动,农场还成为孩子们的自然教育基地。

文/图 本报记者黄 桃 实习生朱晓芳

新闻推荐

涉及钱物要留心 最好先问问儿孙 容易轻信他人,防范意识不高,老年人成骗子行骗的主要人群

老年人一直是骗子青睐的对象,他们通过设置亲情、迷信、小便宜等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2014年,广东省公安机关接连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