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叔侄找出路转做古建筑修复 蒋忠武、蒋良才做了30余年木匠,以前做农具家具,现在惠州修复裘屋的木构件
蒋忠武(左)、蒋良才(右)修复好的旧花窗。
蒋忠武在拼接的新板上雕花。
市区桥东裘屋,是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当记者进入正在修缮的裘屋时,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其中有来自江西省都昌县的木匠叔侄蒋忠武、蒋良才。两人年纪相差两岁,都做了30多年木匠。原先,他们在江西景德镇修复古建筑,一个多月前,他们被请到了惠州,修复裘屋的木构件。
窗户几乎看不出来修补痕迹,修旧如旧
蒋忠武、蒋良才正在给长条木材上黑漆。“这些是用来支撑瓦面的椽子。”蒋忠武指着厅堂屋顶瓦面下一根根椽子说,这些都是他们上漆做旧的。“要有做旧如旧的效果。”蒋良才说,这些木材上黑漆之后还要撒上一层贝壳粉,做旧的效果就出来了。
蒋良才带记者来到厅堂旁边的一页花窗旁,说:“这些都是我们修的。”记者看到,花窗很完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经蒋良才指出后,记者才发现花窗部分地方是修补回去的,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在第三进厅堂,这里也是蒋忠武、蒋良才两叔侄工作的地方。一块雕花板放在木板台上,一半是旧物,一半是新拼接上去的新板。新板描有花样,部分地方已有了雕刻痕迹。蒋忠武拿起刻刀,在新板上雕刻起来。“这块是封檐板,只剩下一半了,剩下的另一半拼了新板,根据原有的雕花图案雕刻出来,再进行做旧。”同时,另外一块镂花窗也全部修补好了,木板是新的,但式样和残留的完全一样,修补得没有什么缝隙。“还没有做旧,如果做旧了,就几乎看不出了。”蒋良才说,光这块花窗就花了6天时间,“每个部件都要做榫头,一块块接进去。”
木匠世家出身,做一个雕花大床要花费20多天
蒋忠武、蒋良才是两叔侄,两人只相差两岁。“我是1966年出生,我叔叔1964年出生的,我爸爸是我叔叔的大哥,他是最小的。”蒋良才说,自己家是木匠世家。“很多代都是做木匠的。”蒋良才说,爷爷的父亲是木匠,但到爷爷这一代没有做了,他父亲后来又重新做回了木匠。
“我爸爸六兄弟,老大是木匠,四叔是木匠,六叔也是木匠。”
蒋忠武说,自己和侄子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学木工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当年学徒3年、伙计两年,做完伙计之后才能完全出师。”刨、削、锯是基本功。“刨功不容易学,刨功到位要刨到两块木板厚薄完全相同,用销子接好后看起来就像一块木板,拼接的地方也看不到缝隙。”
当时,木匠做得最多的是农具、家具。“以前做的农具有很多,犁、耙、水车、风车、磨把、纺棉机等等。”那时,蒋忠武一类的木匠是农忙做农具,农闲时做家具。“以前的人结婚时要请木匠师傅做家具。”那时做一个雕花大床就花掉木匠师傅20多天时间,一张雕花大床也可以睡几代人。“我们那边大床的样式不仅要雕花,还要在4个角安4个雕刻的花瓶。”蒋良才说。
转行做古建筑修复,边做边学不断琢磨
蒋忠武记得,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木匠做的农具、家具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说起这些,他脸上有些失落。“后来我们外出做装修。”没多久,蒋忠武一大家的木匠师傅到了江西景德镇转行做古建筑修复。“我大哥木匠功夫了得,他带头在景德镇做了古建筑修复师傅。”
蒋忠武和蒋良才此后也一直在景德镇做古建筑修复工作。“说实在的,做古建筑修复我们一直要边做边学。”蒋忠武说,古建筑修复常常会遇到自己没见过、做过的东西。“古人真的很厉害,他们的工具比我们少,但做出来的东西却非常精致。”每次修复古建筑时遇到难题,两人回去都会不断琢磨想办法。
“有一次在景德镇修补一座古寺庙,庙顶主梁坏了,当时从国外买到几块直径一米多的圆木,要将圆木做梁恢复到原样。”这座寺庙很高,圆木要用起重机才能吊上去。原来安放梁处有榫头,圆木要打眼安放榫头。但因为寺庙很高,人没法上去量榫头,又没法吊圆木上去比划。“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通过用轻便材料先做了样,再根据样来打榫眼,才做好了。”蒋忠武说,眼下修复裘屋也遇到一个难题。“裘屋的一扇门要修复,负责人要求找回来的旧木料全部不能刨,不能刨的话,修复回去的木板怎么能保证平直呢?”眼下,他们还没想到办法。
有空做一些微型农具自己把玩,希望木匠技艺得以传承
“其实我叔叔最喜欢做木工了。”蒋良才说,虽然眼下木匠师傅不如以前受欢迎,但叔叔还是一直在琢磨木匠工艺。“他经常在琢磨。”蒋良才拿出一个微型水车。“这是我叔叔做的,刚从老家寄过来,他有空就喜欢做这些。”
记者看到,这架微型水车很可爱,上面有很多小部件,都是榫卯结构,转
动小把手,水车就转动起来了。
蒋忠武介绍,水车转动的头有两个,一个是大头,主要带动水车,一个是小头。大头的木齿有7个,小头的木齿有6个。蒋忠武说,别看水车小,但制作起来难度不小。“因为这是活动的,有木齿,每个木齿跟木链贴合才能转起来,尺寸差一点都不行。”
在蒋忠武的手机里还拍有一些微型农具的照片。“这些都是我有空时做的。”蒋忠武说,现在做大的这些农具卖不出了,他就做一些自己来玩玩。蒋忠武希望这些老手艺能继续传承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深化沟通合作 实现互惠共赢 麦教猛会见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公司高层
本报讯(记者曾兴华)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会见了到访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尹刚一行,双方就加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