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儿山的故事 □苏方桂

惠州日报 2016-07-03 18:17

《惠州日报》5月23日以半个版面介绍中国营口市母亲节盛况,题为《慈心浩海通天地,母爱绵绵贯古今》,这个节日的核心主题便是营口市熊岳城望儿山。

望儿山的故事在熊岳地区已流传许久,但形诸文字,发表于报刊,收入图书则是自我始。我的家乡就在熊岳城望儿山下,这个伟大的母爱故事使我自小便深受感动。1953年我读初中二年级,有了写作能力,便不自量力把望儿山的故事写了出来,投稿给《辽东文艺》。因为故事感人,笔法虽然稚嫩,编辑还是很快把它发表出来,后来又收入我的故事集《望儿山的故事》。故事发表后影响很大,被译成日文、英文在国外发表;列车每当经过望儿山下,广播员都要给旅客讲述望儿山的故事,这个故事随着千千万万的旅客传颂到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世界各地。中国营口市以望儿山为主题举办母亲节,已举办了22届,越办越好,越办影响越大。已成功申报了连续举办届数最多的母亲节活动的世界纪录。

以下便是《望儿山的故事》梗概:

在熊岳城东,有一座拔地而起,孤孤单单的石头山,山顶有一座砖塔,远看,就像一个老人向远方?望,这就是有名的熊岳望儿山。

关于这座山,当地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赞颂伟大的母爱。

很久以前山下村子里住着个姓门的寡妇,守着个名叫成玉的小儿子过日子。她家没田没土,全靠门寡妇扎花绣朵过日子,不致冻饿。

门寡妇心气很高,她望子成龙,在成玉六岁那年便将孩子送到邻村一个私塾念书。她日夜刺绣,把滴滴血汗都浇在成玉身上。

成玉是个聪明孩子,也是个贪玩的孩子,经常逃学,为此,母亲打过他骂过他,苦口婆心规劝过他,但他没有彻底改正。他彻底收心向学是在一个大旱之年。那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斗米斗金。门寡妇靠刺绣赚几个钱买不起糊口的粮食,只好将仅有的一点粮食煮粥给儿子吃,自己吃榆树叶糊糊,成玉发现后痛哭流涕,决心好好念书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发奋读书,学业日进。又过了几年,成玉十六岁了,一天,他见娘在灯下绣一幅丹凤朝阳大被面,弯着腰,脸差不多贴到被面上了,心里一阵发酸,再也忍不住了,把憋了许久的话说出来了:“娘啊,儿从明天起不去上学了。”“这是为啥?”娘吃惊问他。“娘啊,你为了供儿念书,累得腰也弯了,眼也蒙了,又咳又喘,一天比一天瘦,儿心里疼啊!儿长大了,能干活了,儿出去做工,养活娘吧!”娘一听脸色一下子黑了,操起剪刀,“嚓嚓嚓”将就要绣好的大被面剪碎。吓得成玉赶紧跪下问:“娘啊,这丹凤朝阳大被面你一针一钱绣了三个月了,眼看绣成了,为啥生这样大气把它剪了?”娘流着泪说:“娘含辛茹苦供你念了十年书,眼看学成了,你却不上学了,岂不是半途而废?娘剪碎了被面,你剪碎了娘的心啊!”成玉叩头说:“娘,我明白了。”从此他更刻苦读书。又过了两年成玉要进京赶考了。临行的头天晚上,娘一宿没睡,给成玉缝制衣服。第二天,娘拄着拐杖,送儿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海边,成玉登船启航,娘一直站到看不见船影才回。

她哪里知道啊,就在那天傍晚,海上起了大风暴,成玉和一船的人都被凶残的大海吞没了。日出日落,星移斗转,一个月过去了,成玉没有信息;花开花落,雁去雁来,一年过去了,成玉没有信息。白发苍苍的老娘站在门外张望,站在村头张望。后来,她爬上村后的石山,翘首张望。

那座石山虽不太高,却立陡立崖,而且光秃秃的,不长一棵树,不生一根草,十分难登,每天太阳一出,她便踩着石头的楞角,一步一步往上爬。月月年年,天长日久,她登山的路被踩出一溜石头窝。手掌磨破了,膝盖磨破了,鲜血把石窝染成了诸红色。山羊可怜她呀,让她扯着自己的尾巴,拖着她往上爬;清风可怜她呀,推着她的腰身往上送。她站在山顶,向西方张望,她只能看见无边大海,白蒙蒙雾罩。可她不死心,仍然日日登山张望。终于有一天,她望着望着停止了呼吸,死在山上了。那天,不知从哪儿飞来那么多鸟雀,每只鸟雀嘴里都衔着一粒石子。用石子给她砌了一座坟。

山下的乡亲们被老人那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大家集资在石头坟上修了一座砖塔,并把石头山起名叫望儿山。

新闻推荐

欢快的帐篷节 □宋素琴

月亮和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俯瞰美丽的校园;歌声和笑声,响亮地满载欢乐萦绕七彩的帐篷。“六一”儿童节前夕,惠州市第二十七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