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纵“小鬼班”英雄壮举名扬全国 抗日战争时期惠州涌现无数可歌可泣英雄人物

惠州日报 2016-07-04 18:14

▲部分文化界人士在东江游击区合影(前排右三为茅盾)。本报记者袁 畅 通讯员黄建辉 翻拍

▲冲虚古观。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地区既是东江人民抗日武装根据地,又是广东党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东江党组织在发展队伍的同时,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孤悬敌后,日、伪夹击的险恶环境中,创建了蜚声海内外的东江纵队。以东江、琼崖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主体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三大敌后抗日战场之一。

享誉海内外的香港秘密大营救、如火如荼的东江敌后游击战,罗浮山抗日根据地成为广东敌后抗日战争指挥中心……华南抗日武装的主力——— 东江纵队活跃在惠州大地上,发展为拥有1.1万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成为广东人民坚持抗战的一面旗帜。

8年抗战时期,惠州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秘密大营救

正月初二茅盾在惠州街头遇险

1942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危难当头。共产党组织策划了香港秘密大营救,包括著名作家茅盾在内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共300多人化装成难民,在抗日武工队的护送下,瞒过日军,秘密从香港分批转移到内地,茅盾等人在转移途中经过惠州。

这次秘密大营救,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

1942年2月14日 (农历腊月三十),茅盾夫妇、廖沫沙、韩幽桐等20余人化装成富商模样,在惠阳县委的护送下从茶园向惠州出发,步行一整天,走了50多公里路,于当日午夜抵达惠州。

而在惠州这次秘密转移行动中,不得不提一个叫“罗衡”的人。“罗衡”本名卢伟如,是地地道道的惠州人。卢伟如出生于惠阳县新圩镇约场乡湾塘村,当时年仅22岁的他是惠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兼武装部部长,由组织委派进入惠州,以经商为掩护负责从茶园到惠州的接应护送工作。

茅盾等人抵达惠州后,卢伟如根据廖承志的要求,叫大家把随身携带的钢笔、笔记本收集起来,统一由专人保管,防止暴露文化界人士的身份。

正月初一,天气放晴,惠州城热闹非凡。因10多天紧张逃难,大家希望到城里看看风景,散散心。但按规定,这些“客人”是不能上街的。茅盾坚持说:“惠州是名城,苏东坡学士曾在这里谪居,又是东征的重镇,廖仲恺的故乡,我想去观光,不然,以后要重返恐怕很难有机会了。”

卢伟如考虑再三,周密做了保卫安排,叮嘱只能带茅盾夫妇,不要让他们带纸扇和纸笔,并打扮成商人模样,不能泄露文化人的迹象,快去快回。

尽管卢伟如想得缜密,但还是险生意外。

农历正月初二,茅盾和其他几位文化界人士在屋里憋得慌,偷偷走出大门几步,相互低声说了几句话,却被路过的两个军警听出非当地口音,两个军警马上过来盘问。正在紧急之时,恰巧卢伟如过来,他见状急忙上前解释。可军警坚持要再进屋内检查,还要直接询问茅盾等人。在这紧张时刻,一位国民党营长的弟弟出现了,一看是熟人,才出面将此事化险为夷。

这次意外让卢伟如感到后怕,他果断决定尽快护送这批文化界人士离开惠州。

1942年2月17日 (农历正月初三),卢伟如带领茅盾等20多人前往渡口所码头登船离开惠州。至此,惠州交通站对他们的接送任务顺利完成。

“小鬼班”事迹

东纵五少年英雄击毙40余名日军

“小鬼善战”在东江纵队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如今,依然有很多有关“小鬼班”的战斗故事还在民间口口相传,“以一当百光荣殉国”的东纵五少年英雄分别是黄友、傅天聪、尹林、赖志强、李查理(李明),他们牺牲时都不到20岁,最小的仅15岁。

1944年7月21日晚,东江纵队第三大队飞鹰队攻打平湖谭屋村的伪军。在迅速解决了伪警大队部后,已是凌晨时分,部队决定马上撤退。

细雨婆娑,道路泥泞。当部队走到老虎山下时,不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部队集体前进的脚步声。不好,日军的主力部队400余人在几百米开外正迎面而来。

“前面发现敌情,大家隐蔽!”中队长何通小声命令部队。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之际,“小鬼班”的班长黄友突然靠近何通,提议说:“报告队长,我愿带领"小鬼班"负责阻击,掩护部队撤退。”何通望了望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应允道:“情况危急,你们一定要完成任务,不管付出多大牺牲,也要让主力部队安全撤出!”

“是,坚决完成任务!”黄友迅速敬了一个礼,便朝队友们走去。很快5人便消失在夜幕中。“我们面对的是数十倍于我的日军,大家一定要灵活机智,沉着应战,同时还要节约弹药。”黄友命令道。

老虎山是一座小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是掩护部队撤退的有利地形。黄友简单地布置了战斗任务,战友们各就各位,做好战斗准备。50米、40米、30米……日军越来越近。黄友瞅准时机,大喊一声“打”,5人对准日军一起开火。

由于敌众我寡,战斗异常激烈,持续近1小时,打退敌人数次冲锋,击毙日军官兵40余人。4名战士傅天聪、尹林、赖志强、李明相继牺牲。黄友身负重伤,大腿被打断,拉响了身上仅剩的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

1944年11月,东江纵队政治部授予黄友“抗日英雄”光荣称号,将飞鹰队“小鬼班”命名为“黄友模范班”。中共中央军委追认黄友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战斗英雄”、“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延安《解放日报》以《东江纵队五少年英雄以一当百光荣殉国》为题,向全国报道“小鬼班”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保卫罗浮山会议

28人小队阻敌1000余人确保重要会议召开

东江纵队司令部挺进罗浮山后,对当地乃至整个东江流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战斗中所取得的几场胜利,而是中共临委在罗浮山冲虚古观召开的干部扩大会议,即罗浮山会议。

为了保卫罗浮山会议顺利召开,1945年7月14日,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和第五支队一部攻打博罗公庄,重创企图进犯罗浮山区的国民党顽军,解放了公庄桔子圩和赖子圩。其后,顽军独立第九旅一个团及地方反动武装2000余人进行反扑,重占公庄并企图向柏塘进攻,严重威胁罗浮山会议进行。

为此,第三支队奉命展开柏塘保卫战。7月20日,国民党顽军2000余人从公庄兵分两路进犯柏塘。第三支队奋起还击,顽强坚守正面防御阵地,多次打退顽军进攻。

在侧翼突出的三棵松高地,由一个小队负责防守阻击,由此拉开了三棵松战斗的序幕:

“轰…轰…”当日上午9时,敌军开始猛烈进攻。队长冼根带领27名指战员和战士坚守阵地。当时,小队只有1挺轻机枪、2支冲锋枪和22支步枪。而迎面扑来的顽军,兵力包括一个团及地方反动团队,共1000多人。

“大家坚守阵地,为大部队争取时间。”在冼根的带领下,将士们奋勇抵抗,当时战况进入白热化。敌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在6个小时内连续发动了六七次冲锋,均被小队成功击退。直至下午3时,我军山头工事全部被毁,机枪、步枪子弹快要耗尽。

此时,敌人吼叫着冲上山来。“同志们,上刺刀,跟他们拼了!”大家纷纷跃起,用刺刀和敌人拼杀,一直战斗到最后。全小队除3名伤员撤出阵地外,其余25名指战员和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在三棵松高地的战斗中,东江纵队一个小队28人,阻击了国民党一个团和地方反动团队共1000多人的兵力,为第三支队主力部队赢得了战机,确保了罗浮山会议的顺利召开。

正是罗浮山会议,确定了东江纵队在当年广东军事上的全面领导地位,并确立了北上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报记者袁 畅 通讯员黄建辉

新闻推荐

惠州推出14项目总投资83亿 省“十三五”重大项目暨面向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会在广州举行

本报讯(记者黄秀霞)6月29日下午,由省政府主办的广东省“十三五”重大项目暨2016年面向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惠州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