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乱差落后村变身文化部落 博罗县观背村“第一书记”陈湘带领村民建设家乡谋发展
陈湘(左)经常深入村民当中,倾听他们的意见。本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黄雪武 摄
昨日,烈日下,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第一书记”陈湘戴着草帽,和村干部、村民一起铺设人行道。自2014年到观背村任职以来,陈湘和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主动建设家乡,把一个曾经脏乱差的落后村,一步步转化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华丽嬗变为文人雅士的文化聚集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部落”。如今,谈起法德同治示范村、壁画村,人们都会想到观背村。陈湘今年还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吃住在村里,想方设法改变村庄旧貌
走进观背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美丽的壁画。400多幅、2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勾勒出让人神往的壁画村。
然而,谁曾想到,“外看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曾是当地村民形容观背村的顺口溜。
看着美丽的壁画、整洁的村容村貌,村民友姐深有感触。“当时,谁也没敢想观背村能有今天。”友姐由衷地说,这一切的变化源于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陈湘。
2014年9月,陈湘到观背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改变观背村的旧貌成为当务之急。陈湘以身作则,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陈湘分别和村干部交流,逐步化解村干部的心结,鼓励大家树立干事创业的信心。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目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普遍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每周三,村“两委”干部和驻点工作团队会召开联席会议,推进村中各项事务的开展。
刚开始时,村民对这个“第一书记”并不买账,甚至有村民认为他是过来“镀金”的。陈湘用行动消除了村民的疑虑。他坚持吃住都在村里,每天第一个到村委,最后一个离开。
村干部和村民办事随时都能找到他。一有时间,他就到村民家里拉家常,倾听村民的意见。如今,他仍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至少要在村里转一圈。
“其实群众是很淳朴的,关键是要找准方法来沟通。”陈湘说,你主动深入跟他们聊天就能做朋友。随着结交的村民朋友不断增多,他的驻村工作慢慢顺利起来,也逐渐赢得大家的认可。
旧房子大变身成了抢手货
陈湘刚到村里任职时,已有近六成村民搬离旧村落。老房子长期闲置,墙体剥落,长满苔藓,破旧不堪,不少房子出租给人做废品店或小作坊。村道泥泞,垃圾遍地。改变观背村旧貌,陈湘一直装在心里。在走访群众时,他不时地向群众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征求村民的意见。
当陈湘提出要将观背村打造成文化部落时,尽管村干部、村民觉得不太现实,但大家都相信这个“第一书记”是真心想为村里办事的。
如何让旧房子变身 “文化部落”?陈湘相中了一间废弃的小店,欲将它打造成一个喝茶畅聊和思想碰撞的场所。通过众筹,他解决了旧房子改造资金的问题。
紧接着“桃李满园”也正式开工,旧房舍、烂猪圈摇身变成清新、文艺范的场所,品茶、乘凉、聊天,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很多文化团队、志愿者团队纷纷关注观背村。一时间,观背村的老屋成了抢手货。第一期40家文化团体进驻,第二期近70家文化团体正在洽谈。观背村已逐渐形成多种文化、行业交融碰撞的乐土。
与此同时,旧房子斑驳的墙面也发生大变身,院墙上的400多幅、2000多平方米壁画,包含平安文化、法律法规、名人故事、传统美德等多项内容。“壁画村”由此得名。如今,每到周末都会有不少游人前往游玩。
清洁家乡成为村民共识
如今,走进观背村,除了壁画和文化团体,村容村貌也成为一大亮点。记者经过村民良叔的小吃店,恰逢屋前有落叶掉下,良叔主动将其捡起。在陈湘及村干部的带领下,清洁家乡也成为村民的共识。
目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陈湘带领村“两委”干部形成合力,带动村里党员和村民代表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大家走街串巷捡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拿起锄头、铲子铺设人行道、鹅卵石路。在大家的努力下,该村道路完成疏通拓宽,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
同时,陈湘和村干部一起,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其中,建立了公共服务站,实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做到“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组织村中的党员和年青人,组建了治安巡防队、消防队、民兵队3支志愿队伍,为村里治安维稳、交通秩序维护等服务;邀请文化团体在村里定期定点免费授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本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黄雪武
新闻推荐
曾水娣开心地借助助行器走起路来。“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家住博罗县湖镇镇下洞村黄龙坑村民小组的曾水娣露出了久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