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惠州)产业园如何建? 专家学者、韩资企业(机构)代表支招产业园建设

惠州日报 2016-07-13 17:50

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区域。本报记者王建桥 翻拍

为确保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符合国家战略意图,惠州市委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开展中韩(惠州)产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多轮沟通与研讨,总体规划在不断修改完善中。

如何科学编制中韩(惠州)产业园发展规划?如何借助韩国自贸网络平台打造好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如何借鉴韩国先进经验实现转型升级?如何衔接好自贸区政策?昨日,惠州市先后组织召开两场座谈会,就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听取专家学者、韩资企业(机构)代表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看现状

惠州市去年对韩贸易总额占全省四分之一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订,明确提出将在中韩产业园领域合作。10月31日,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签署备忘录,确定两国在中国的山东烟台、江苏盐城以及广东和韩国新万金项目地区建设中韩(韩中)产业园。今年4月21日,商务部明确在惠州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

三大中韩产业园,其一落子惠州,在于惠州良好的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机制优势和产业优势。

广东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也是中国南部经济最为活跃、市场最为旺盛的地区。尤其是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粤港澳及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形成了广阔的市场腹地,为中韩两国深化全方位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惠州与韩国经贸合作日趋紧密,三星、LG等韩资企业纷纷抢滩惠州,投资创办企业,其中惠州三星是三星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州对韩贸易总额达161.8亿美元,占广东省对韩贸易总值的四分之一,占全国对韩贸易总值的5.9%。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惠州市提出将从惠州产业分布聚集的实际出发,依托环大亚湾新区和仲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大平台”,规划建设创新创意核心区、先进制造集聚区、“两港”物流共生区、现代服务业集中区等多个功能片区,形成“一园两平台、多片区”的空间布局,规划核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关键词 专家说

不仅要引进项目更要关注韩国转型升级经验

韩国在产业新增长点选择、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套、市场空间培育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些创新做法,促进了新增长动力的不断涌现,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产业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和过渡,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盛朝迅介绍,韩国最新的成长动力计划包括新兴产业、主力产业、公共福利和能源产业、基础产业四大类共19个新的产业增长点,代表了韩国未来5~10年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重点。

“规划初稿内容丰富,全面科学,定位准确,既体现与国际对接,又体现惠州特色。”谈到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制定,盛朝迅建议,要从国家整体战略层面来看,注重与韩国最新产业发展战略、与广东省区域竞争性相结合。

“中韩(惠州)产业园是中韩自贸协定的产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杜国臣分析认为,近几年韩国经济发展出现变化,从经济增长来看,韩国对外贸易占其GDP50%,吸引外资动机强烈。从投资来看,去年韩国对华投资总额减少,中国作为其低端产业承接地,吸引力正在下滑。

“在这种背景下,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要做到产业、模式、规则和平台的高标准。”杜国臣建议,规划编制需要做好中韩战略对接,做好与国家战略对接,实现差异化发展。从开放角度来讲,核心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韩(惠州)产业园要为“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新经验。

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国家将其提到与多边贸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省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认为,抓好产业园建设关键要把落实好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突出中韩战略合作,突出建设的高标准。

“以市场来换创新能力,以创新能力来换创新合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建好产业园,关键一点是要做好差异性战略定位。产业园不是简单搞几个项目,关键要学习韩国经济是如何转型过来的。韩国转型升级经验对广东、惠州来说,最有价值的还不是产业项目,而是韩国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最值得挖掘的是韩国如何完成转型升级的。”

丁力分析认为,韩国转型升级的成功,关键是抓准了弯道赶超的目标,打造了好的机制,选对了发展路径。

“惠州"2+2+N"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个"2"已是既成事实,第二个"2"是惠州想娶的美女。”对惠州市情颇为熟悉的丁力认为,要依靠一流的韩技、惠州的产业、深圳的资本、国内的市场打造产业园。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认为,总体规划内容要更精准、逻辑性要更强,建议以“建设方案+一个建设说明”的模式做好总体规划的起草。

孙元欣建议,合作领域要更加突出特色,产业园不仅要引进项目,更要关注韩国转型升级的新经验,先试先行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让规划方案更有可操作性,也更符合惠州地方特色。

深圳海关副巡视员彭海平建议,要充分发挥惠州地域优势建设好产业园。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司副总规划师黄金建议,以城市的概念推进产业园建设。

关键词 韩企说

相信韩国人在惠生活工作将更加便利

惠州与韩国经贸合作由来已久、交往密切,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三星、LG集团相继在惠州市设立生产基地。

截至今年5月,惠州市累计批准设立韩资企业235家,合同利用韩资9.1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6.6亿美元。累计投资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韩资企业有32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化工行业。

目前,惠州境内韩资企业涉及从业人员近4万人,约有3500名韩国人在惠州工作和生活。

入园企业政策优惠、保税区建设、金融扶持、港口物流、就业签证、交通问题、医疗卫生、员工子女入园入学……座谈会上,广州韩国商工会常务副会长李敏在、汎韩物流次长金亨洙、韩国产业银行部长申相泽、惠州韩国商工会副会长郑炫斗、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总务郑培双、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江李才、中海油乐金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铋永、韩国SK项目副总经理张洁斌、晓星金融设备(惠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璋根、凯赫威(惠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焕等韩资企业(机构)代表纷纷抛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围绕韩资企业普遍关注的生活环境问题,惠州-首尔经贸文化联络处主任张承权介绍,目前正在惠州市区东江边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韩国城,项目包括韩国式住宅、国际学校、医院、商场等。相信韩国城建好后,将给在惠生活、工作的韩国人带来更多便利。

座谈中,就韩资企业(机构)代表提出的问题,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要将产业园打造成中韩交流、产业聚集、生活便利的基地,把惠州打造成韩资企业在珠三角最方便、最适合发展的聚居区。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张照侠

新闻推荐

惠州分行信贷审查报告获奖

近期,在农行广东省分行举办的2016年优秀信贷审查报告评选活动中,农行惠州分行多篇审查报告在全省120多份审查报告中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