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捷报频传 惠阳区又摘桂冠 深化教育改革显成效 “十三五”发展迎“开门红”

惠州日报 2016-07-15 17:43

惠阳区有四所高中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图为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惠州市文、理科高考状元等一行50人回到初中母校惠阳高级中学,与母校老师一起分享他们取得佳绩的喜悦。

惠阳区注重三级联动(小学、初中、高中),大力推进“三级一体”高效课堂建设。

英国牛津大学教育交流团到惠阳高中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核心提示

2016年的中高考放榜后,惠阳区的8000多名教职工,满脸抑不住的笑容。中高考的捷报频传,给这些多年如一日埋首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园丁们”带来了无比的自豪和荣耀。

在本届高考中,惠阳区本科上线人数达3444人,上线率为50.15%,上线率第10次居惠州市各县区第一;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755人,上线率为10.99%,上线率首次突破两位数,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惠州市各县区第一。此外,全市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和6个单科分数前100名中,惠阳区的学生人数也均居惠州市各县区第一。

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中考的优异成绩。本届中考中,惠州市总分前100名中,惠阳区占了39名,居各县区第一;惠州市总分600分以上人数有4517人,惠阳区占了1568名,占34.71%,居各县区第一。此外,惠阳区还有语文、数学、政治、物理4科荣获惠州市单科状元,居各县区第一。

惠阳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备受外界关注。事实上,今年中高考的成功并非偶然。如同本届高考本科上线率已经第十年夺冠一样,惠阳区的教育发展实力长期以来始终傲居惠州乃至粤东高地。如今喜迎收获季,记者日前走进惠阳区教育局,探寻该区培育桃李盛枝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招和秘诀。

改革“宝典”让惠阳区成为教育高地

近年来,因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惠阳区走出了一条“以争先促投入、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促优质、以均衡促公平”的现代教育发展道路,先后将“粤东首个省教育强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荣誉收入囊中;同时,该区现有四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高中学位优质率达100%。

人们在为这些荣誉拍手称赞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或许会注意到“改革”一词始终贯穿在惠阳区攀领教育高地的始末。惠阳区教育局局长张一鸣对创新驱动下,该区解放思想进行的教育深度改革,并由此引领教育事业均衡化、优质化发展,作了详尽介绍。

教学改革

“传统菜”炒出好味道

有人说,一所学校高考成绩的好坏,表明了该校教学水平的高低;而一个地区整体升学率,也反映出该地区教学力量的强弱。这种说法,在现行教育制度下,不无道理。对惠阳区来说,2016年中高考的成功,亦意味着该区创新举措施行的教学改革显现出了应有的成效。

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是惠阳区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据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都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后,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则转变成为了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而这种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的做法,已经贯穿惠阳区各级教育之中,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级一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张一鸣介绍,为使全区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尽快在科学轨道上运行,该局在原有打造有效课堂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重申了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着眼点,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强化培训,优化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让教学成为中心,让教师转变角色,让学生主动会学,让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任务。“为保障自主高效课堂的全面推进,我局还成立了全面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张一鸣说,“此外,为给高效课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局制定了如经费保障、制度保障、考核激励等制度。”

在这样的氛围中,惠阳区涌现了一大批课改样本试点学校,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三案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崇雅实验学校“三段式教学法”已形成一系列理论和可操作性的流程,目前已在全区乃至全市推广。

制度改革

公平甘霖普降惠阳学子

近几年惠阳区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展了“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试点工作,实行中心城区初中“电脑派位”和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积分入学”等招生办法,保障招生工作公平、公正。

随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教育公平的 “红利”。张一鸣介绍,近几年惠阳区教育局以均衡、优质、争先为取向,进行了各个层面的教育综合改革。如开展了广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工作,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构了“广覆盖、高质量和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开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改革,创设了“一体两翼、城乡联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着力促进教育投入、师资力量、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不同群体教育服务四个方面均等化,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教师“镇管校用”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巡教制度,并继续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形成了“合理流动、城乡共享”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开展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实行了电子教育券制度,对就读民办学校的所有学生给予补助;开展中小学“绿色评价”试点工作,改革学校评价方式,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学校特色建设与区域教育特色提升”工程,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品牌学校等。

师资改革

锻造好队伍打赢育人仗

教育力量的强大,归根结底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大。以高考为例,惠阳区各学校老师从高一开始,就摩拳擦掌为冲刺高考做足准备。尤其是高三年级的教职工团队,第一时间成立备考组,同心协力,集体备课;各科任老师不惜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补齐短板科目;为了“吃透”全国卷方向,更是找来少则三四年,多则八九年的试题,反复研究摸索。这些,都为中高考的告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一鸣将教职工们的齐心协力归功于该区对师资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据了解,近几年惠阳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扎实开展了以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 “强师兴教”工程,通过师德建设、教师培训、均衡师资等措施,使全区师资力量有了显著提升。

如推进教师“镇管校用”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巡教制度;对小学教师获得本科对口专业学历、中学教师获得教育硕士学历的,每人奖励2000-3000元;为规范教师执教行为,惠阳区出台《惠阳区教师“十要十不准”》,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风范;为提升全区教学质量,惠阳区教育局先后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名优人才培养工程等,为全区打造了一支教育界的精兵强将。

此外,为解决广大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惠阳区还通过一系列的扶持举措,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如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及高中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并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同实行规范的津补贴,落实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要求等。

开局之年喜迎开门红 教育民生项目扎实推进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的时间表行进了一半,惠阳区教育局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除了中高考喜获大丰收,继续保持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外,各项教育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扎实推进、一大批优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6个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的有序进行,无不给“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在这样的开门红中,惠阳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蓝图,也渐渐展开宏伟画面。

教育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请问半岛学校小学部什么时候交付使用?”此前市民田海勤的询问如今有了准确答案。据了解,为让惠阳人民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年上半年,惠阳区教育局扎实推进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半岛学校小学部已经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准备验收,今年8月前可交付使用,9月如期开学。

此外,惠阳华附高中部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花样年学校已开始施工;澜山名苑配建学校可10月前启动施工;华中师大附属惠阳学校已完成土地预审,争取今年办好国土手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惠阳区还新批准设立了4所幼儿园,改扩建5所幼儿园,还有6所在筹建中,全区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6%。

在扩大教育资源的同时,惠阳区还从“内培外引”双向入手,加强了教育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内培”方面,今年已有6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省优秀乡村教师、2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外引”方面,今年已从华中师大、华南师大引进高层次毕业生26人。同时,“人才驱动”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许多名优教师担任了我区培训工作的培训师、指导教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到2018年,力争我区实现“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目标;到2020年,力争我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张一鸣的寄望,在现实工作的扎实推进中,增添了实现的可能。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惠阳区着重对需要复评的秋长、沙田、新圩、镇隆、永湖、良井6个省教育强镇,分别进行了调研,细致梳理了各种问题和不足,并下发了整改通知。

规划蓝图引领“十三五”教育发展

从3月份开始,历时3个多月,惠阳区教育局完成了教育发展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张一鸣介绍,该规划贯穿了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提升内涵等主题,明确将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作为中心任务,制定了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改革措施,是“十三五”时期全区教育发展的指导纲领。

记者在张一鸣提供的这份规划蓝图中看到,未来五年,惠阳区将继续以高位均衡为追求,注重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推动各个层次教育力量的协调发展。如针对学前教育,将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多元并举、优质普惠、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针对义务教育,将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针对普通高中教育,将进一步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不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普通高中硬件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针对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针对特殊教育,将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保障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逐步普及12年免费教育等。

“我认为,教育现代化创建过程,是一个充分展示优势的过程,更是一个弥补自身不足的过程。”张一鸣曾说。而在这样的剖白下,“十三五”收官后的惠阳区必将实现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殊教育规范发展、社区教育多元发展目标。

对话惠阳区教育局局长张一鸣

力争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根据“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规划,“秉承"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实施教育"均衡、优质、争先"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区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加均衡,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优化,终身教育的网络机制更加健全,全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珠三角平均以上水平,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样一段简短的文字,将成为惠阳区教育局未来五年的奋斗方向。

对此,惠阳区教育局局长张一鸣解析举措布局,让记者感受到其运筹帷幄的淡定和毅然。

记者:上半年,惠阳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为“十三五”开了个好头。为实现发展目标,贵局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一鸣:举措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各个方面。学前教育来说,我们将推进内涵建设和普惠发展,完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强调优化布局,扩大供给;调整结构,突出公益;健全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水平,优保优教。

在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方面,我们坚持教育公平,通过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设置;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两个为主”的政策,实施 “全体外来工子女关爱工程”,以入读公办学校为主,统筹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

而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通过加强特色高中规划指导、加强特色学科和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合作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普高优质特色发展。

此外,在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也各有重要举措。

记者:“十三五”发展中,贵局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张一鸣:未来五年,我局工作重点一是将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凸显多元、优质教育发展格局。如探索名校集约化办学模式,深化公办、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等。

二是通过改革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形成多方协同、科学高效的教育治理体系。

三是创新整体育人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采用创新教师人事管理机制、健全师资激励保障机制、深化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构建德能并重队伍建设机制。

记者:在加强深莞惠经济圈教育合作方面,贵局有哪些举措?

张一鸣:我们通过构建“深莞惠”经济圈的教育合作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珠三角教育发达地区在教育政策、制度、理念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模式,提升我区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推动我区教育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助推惠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陈传德

新闻推荐

惠阳区博物馆定址原叶挺纪念馆 总投资1800万元以内,计划后年底建成开放

本报讯(记者黄尉宏特约通讯员林锦成)惠阳区博物馆选址确定为淡水卢屋山的原叶挺纪念馆,利用原馆舍进行改造,投资总额控制在1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