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地名的由来 □田伟才
提起如今惠阳区“淡水”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南宋年间,淡水一带是一片干旱缺水的农田。一个夏天中午,一个农夫正忙着在小沥戽水,不远处有一位白发苍苍、似乞食的老者坐在田边的大树下歇息。刚巧农妇携饭来到大树下招呼丈夫吃饭。农夫走到树下,正准备吃饭,老者问其道:“后生哥,我很饿,可否给我吃点?”农夫看看饭篮里仅有10多条番薯和两碗稀粥,心想:自己都不够吃,怎么能给你呢?便不作声,又抬头望望老者,见其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你饿得比我更惨呀!好,给你吃罢。”老者饥不择食,一下子把食物吃得精光。老者吃完后,脸上露出笑容,问道:“戽水的田是否是你自己的?”农夫道:“这水沟两边的田地都是财主的,我是佃耕户。今年奇旱,若果失收无谷交租,财主便会收回田地,我也要像你一样挨饿呀。”老者听了心酸难过,从口袋中摸出一截约六、七寸长的斜口竹管,交给农夫说:“你们夫妇相爱、体贴、勤劳、贤惠,我没什么报答你们的,你把这根竹管斜口向下,面向东方插在田中间,自然会有水流出来。”农夫伸手接过竹管,转眼间老者不见了。
农夫依然在树下抽烟,饥饿难忍,想起刚才老者所言,自己既无气力戽水,姑且试一试无妨。他便起身走到田里,按老者所说的方法,把竹管插在田正中,突然间奇迹出现了,一股清泉从竹管喷起,农夫夫妇顿时欣喜若狂,几个时辰便满田清水,于是拿起竹管回家了。第二天,农夫再到田里一试,清泉照样源源不断喷出。农夫看看别人家的田地,都晒得龟裂,禾苗枯黄,心里犯愁了,如果失收,穷家兄弟们怎么过日子呀?于是他把竹管插入别人田里去,可是始终不喷水,怎么办?后来,为解决大家农田用水,农夫夫妇干脆把竹管永远插在自家的田里,在竹管周围用石头、灰浆砌成一个大圆井,清泉源源不断喷出,便招呼穷家兄弟们都到自己田里“探水”到各自田地。后来,这一带得名“探水”。后人还改用石条雕成简,以作渡槽引水,灌溉农田。后人将这口泉井称为“简井”或叫“古井”。古人为了吉祥,把“探”字改为“淡”字。这个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尉宏通讯员李旭文)按照干部提拔调整的工作程序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日前,惠阳区纪委对52名新提拔的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