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志愿者专帮涉毒者戒心瘾 惠州市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设陶艺工作室,4年来已帮助800多名戒毒人员

惠州日报 2016-06-24 18:40

学员们在做沙盘游戏,左一为“茉莉”心理咨询师。

大刘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恢复了自信。

这些都是戒毒人员即陶艺工作室学员的作品。心理咨询师“茉莉”表示,通过绘画,可以吸引戒毒人员的专注度,让艺术的魅力影响戒毒人员心理,进而影响行为偏差。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众所周知,涉毒人员中能成功戒毒的人员不多,有资料显示,涉毒人员戒毒矫正后的复吸率大约为88%~90%。“毒瘾好除,心瘾难戒”,这是不少戒毒人员的心声。在惠城区三栋镇一个服装厂里,有这么一个陶艺工作室,在这里工作的学员,都是从戒毒所走出来的涉毒人员。这是惠州市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采用“艺术戒毒”的方法,来帮助涉毒人员戒掉心瘾,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艺术疗法影响戒毒人员心理

陶艺工作室位于三栋镇一家服装厂二楼,屋子里摆满了各种成型的瓷器和绘画颜料。瓷器中有茶具、花瓶、摆件,还有彩瓷。一块陶瓷片上,是一幅乡村美景:小桥、房屋、提水的女人,整个画面呈现出祥和的生活气息。陶艺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班睦云说,这些都是戒毒人员即陶艺工作室学员的作品,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心理咨询师 “茉莉”(徐莉萍)表示,通过绘画,可以吸引戒毒人员的专注度,让艺术的魅力影响戒毒人员心理,进而影响行为偏差,这种方法是 “艺术戒毒”,是一种专业手法,也是一种颇有人情味的戒毒手法。

除了接受艺术疗法,学员们还要接受沙盘游戏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工作室的一角设有一个沙盘,沙盘旁的一个条柜摆放有许多雕塑作品。有动物、人物、房屋和树木。4个学员围在沙盘前正在做沙盘游戏,他们分别将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摆放好并取好名后,“茉莉”开始对这幅“沙画”进行了心理分析。“茉莉”说,几位学员都将这幅“沙画”取名为家园或与家有关的名字,说明大家心中还是有家。之后,她还让每个学员说出对家园的看法。

据了解,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人格失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为戒毒人员开设心理辅导班

作为心理咨询师,“茉莉”原来的工作是在全国飞来飞去,给各个企业做积极心理学的训练。与戒毒人员接触,缘于一次偶然。

2012年6月26日,“茉莉”应邀来到惠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观看一个演出。“茉莉”被一个舞台剧打动,舞台剧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经历:孩子因为吸毒把爸爸气死,把妈妈气疯。“茉莉”至今记得,置身在戒毒所的特殊环境下,在那个空旷的舞台上,凄厉的哭声回音不绝。

回来之后,她与同是心理咨询师的肖杰、班睦云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惠州市启明星志愿服务队(后又成立了惠州市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想为戒毒人员做一些事。

“茉莉”和肖杰找到戒毒所的管理人员,提出用他们的强项——— 积极心理学,降低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帮助戒毒人员戒毒。“茉莉”说,要采用积极心理学训练手法,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帮扶,从心理上为他们筑起一道防火墙,让戒毒人员学会感恩,珍惜生命,达到戒毒目的。

在戒毒所的支持下,“茉莉”和肖杰带领一帮专业志愿者,在戒毒所里开设心理辅导班,班里的成员据称是“最难管理”的60名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咨询师们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涉毒人员的心理状况,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心理咨询师们根据积极心理学原理,通过设定故事情节对戒毒人员进行行为塑造。“茉莉”欣慰地看到,很多戒毒人员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比如以往自己从不做卫生的,变得会主动倒垃圾,帮舍友搞卫生。

邀请江西景德镇老师到惠州教戒毒学员做陶艺

虽然打开了难解的心门,但更艰难的还在后头。对戒毒人员来说,如何在强制戒毒之后打开新的生活之门,是能否戒除心瘾、重返社会的关键。于是,陶艺工作室应运而生。“茉莉”和伙伴们筹划“艺术戒毒”,用艺术提升戒毒人员的自我修复能力,以达到脱离心瘾的效果。

为了让戒毒人员能学到技术,启明星志愿服务队的人员,还专程到江西景德镇邀请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到惠州教授陶艺技术。很多戒毒人员缺乏基本的绘画功底,陶艺师傅不得不从运笔姿势和一横一竖开始教。这一横一竖的练习,不知不觉间培养了戒毒人员的耐心。在陶艺工作室早读早练等有规律的作息安排,让这些特殊学员找到了正常生活的节奏。

每天陪伴着这些陶艺工作室学员的是班睦云。在一家企业退休后,班睦云总想做一些事,她喜欢上了心理学,后来也成了一名给戒毒人员做心理辅导的社工。她每天早上带领学员们进行体育锻炼,做一些游戏。除了工作外,班睦云还会与学员们谈一下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或者是出一个题目,让大家谈一谈感想。

给戒毒人员做了4年的心理培训后,班睦云对戒毒人员有了更深的认识。她发现戒毒人员总体年龄偏小、文化程度低、素质方面比较差。要让这些戒毒人员能完全戒掉毒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有专项资金运转困难依然一直坚守

虽然这种“艺术戒毒”的方法不错,但资金紧张一直阻碍着启明星志愿服务队活动的展开,由于没有专项资金,陶艺工作室的运作,基本上都是靠心理咨询师们上课或项目活动挣到的钱来补贴。“难,过得很难。”在采访中,记者听到心理咨询师们多次讲这些话。

对在陶艺工作室工作的学员,每个月包吃包住,还要给他们发工资。由于经费有限,陶艺工作室也不敢接收太多的学员。“过得很苦。”班睦云说,现在社会上支持的企业不多,就算是去做禁毒宣传,也有不少市民觉得涉毒人员不值得帮。但他们几个人一直在坚持着,艰难地前行。

“茉莉”说,惠州市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是惠州首家专业的矫正人员社工机构,也是一家长期服务涉毒人员并接收出了戒毒所戒员工作的社工机构。从2012年7月开始至今,支持800多名戒毒人员走进课堂,重塑心灵,活出新的自我。他们还走进社区和学校,为涉毒人员开展社区矫正、禁毒宣传、普及 “素质和德育”教育,已帮助数千名吸毒者开展积极心理学的治疗和训练。2013年1月,开始接收出所的戒毒人员的安置,对出所的戒毒人员进行融入社会前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并帮助戒毒人员与家庭建立连接,让他们能回归家庭和社会,降低复吸率。“希望戒毒人员都能结婚、生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016年,惠州市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还获得第十八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

两位学员的故事

■彪彪

坚定生活信念,收获爱情

这种艺术戒毒方法究竟效果如何?记者采访了两位陶艺工作室的学员。

今年28岁的学员彪彪是湖北人,13岁就来到了佛山。后来,又跑到深圳开了一家发艺工作室,挣了不少钱后,彪彪就想到了享受,身边也出现了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

有一次在KTV玩,一位“朋友”拿出了一颗“兴奋药”(摇头丸)给彪彪吃,说吃了之后舞会跳得很好。当时的彪彪,只知道白粉是毒品,没想到“兴奋药”也是毒品。吃了半片后就不能控制自己,从当天晚上一直摇头摇到第二天8点才慢慢停下来。后来“朋友”又拿出了一种“K粉”给彪彪,就这样,彪彪慢慢离不开这些东西,经常一伙人开个房间吸毒品,开销也逐渐增大。

从2008年开始,彪彪偶尔清醒时很想戒毒。他想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来戒毒,去过上海、广西,但往往没几天,就忍不住跑回来找毒品。彪彪也想过自杀,手臂都划伤过好几次,但还是没办法控制自己,最后继续吸毒品。

2013年,彪彪被送进了戒毒所。他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茉莉”这群人。他参加了一个体验式的心理培训班。三天两夜的培训班后,彪彪觉得自己终于醒过来了,豁然开朗。“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的,可自己都是在吸毒中度过,虚度光阴。”2015年8月2日,彪彪从戒毒所出来后,8月4日就来到陶艺工作室工作,还成了“禁毒讲师团”中的一员。除了绘画,彪彪还跟着志愿服务队去做公益,每月定期到多个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看着敬老院的老人,彪彪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主动与父母亲联系,经常打电话问候他们。后来彪彪也收获了爱情,如今妻子已怀上两人的爱情结晶。

“戒毒需要很强的信念,在这个团队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东西,找回了自信。”彪彪说。

■大刘

恢复自信,参与公益活动

大刘1979年出生,惠阳人。1997年,大刘有一次与一群人打架脚部受伤了,做了手术后,大刘总觉得伤口疼。一个同学给大刘出了个馊主意:吸白粉止痛。大刘相信了。之后隔三差五,这个同学就拿来白粉给大刘吸,吸了一个多月后,大刘就主动去找白粉吸。

为了让大刘戒毒有精神寄托,家人出资给他开了一间服装店。服装店的生意很好,但挣到的钱都被大刘拿去买白粉了。2003年,大刘第一次走进了戒毒所。在戒毒所呆了半年出来后很快又复吸了,之后反反复复,进了4次戒毒所。在戒毒所,大刘认识了如今的妻子,结婚后,他再也没有复吸,但整个人很自闭,基本上不外出,整天呆在家里,无精打采。

妻子走出戒毒所后,大刘又复吸了,2012年又进了戒毒所。在戒毒所,妻子接触了启明星志愿服务队的心理咨询师们,成为陶艺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后来大刘也来到陶艺工作室当学员。在心理咨询师们的帮助下,他慢慢恢复了自信。

现在的大刘很开朗,除了在陶艺工作室帮忙外,他还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让大刘更开心的是,4月份妻子怀孕了。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刘默画作入选荣宝斋双年展

本报讯(记者欧阳德辉)在日前开幕的首届“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2016”上,一幅来自广东惠州的作品《凝》入选。据介绍,此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