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全覆盖 儿童乐开怀 全县44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建起外来工子女之家和留守儿童之家

惠州日报 2016-06-30 18:24

“八方联动”单位工作组到“两家”看望慰问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用品大礼包。

近年来,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关注。龙门县以关爱青少年为切入点,以温暖特殊儿童为落脚点,形成了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县44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两家”建设(外来工子女之家和留守儿童之家)全覆盖。

八方联动建设“两家”

据龙门县关工委提供的资料显示,龙门县总人口32万,农业人口24.5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有4万多人,农村留守儿童有4000多人,有异地务工人员2万多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3000多人。这些异地务工人员大多数来自贵州、湖南、江西、云南、湖北等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异地务工人员工作忙碌,往往对子女疏于管教,子女学习与生活相对不稳定。不少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只能挤在嘈杂的杂货店空隙里做作业,有的甚至在路灯下温习功课。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人疏于照顾,心里缺少抚慰,容易受到安全侵害;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则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难以融入本地学生中,也容易感到自卑,产生心理问题。

为了让这些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经过前期调研、实践,2013年4月,由县关工委和县总工会牵头,联合县委组织部、县科教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文明办等部门实行“八方联动”,共建外来工子女之家和留守儿童之家(以下简称“两家”),为他们营造幸福、温暖的“家”。目前,全县44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 “两家”建设全覆盖。

“我们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时间和精力管,也不懂怎么管。”龙江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刘的父亲告诉记者,他长期在外工作,过去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让他很头疼,自从龙门县建立外来工子女之家后,孩子的学习生活有老师照料,成绩上来了,他也能够安心在外工作了。

建档建卡全方位帮扶

“她两年前整天趴在桌子上,手托下巴,若有所思,呈现一个小学生不该有的精神状态。”龙田镇第一小学教师朱群香告诉记者,两年前,户籍在湖南的田景春跟随父母来到龙门上学,由于进入新的环境,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让她难以和周围同学相处,久而久之,她变得很内向,甚至孤僻,成绩偏低。

“班主任朱老师一有机会就表扬我、鼓励我,并让班上的同学向我学习,慢慢地,同学都主动找我说话了。后来,我也开始喜欢跟同学们说话了,发现了很多快乐的事,学习兴趣也提高了。”田景春笑着说。

据了解,该校建设“两家”后,建立了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信息卡、家校联系卡、学习成绩跟踪等关爱档案,全面掌握这些特殊儿童的信息。老师从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入手,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了解,并以“一对一、二对一”的形式对关爱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帮扶。

除了老师悉心关怀学生外,“八方联动”单位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6万元,完善“两家”家长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希望家园、乡村少年宫等场所建设及添置器材用品,并建立了志愿者、企业团体、家庭、学校、社会“多位一体”的帮扶网络,帮助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开展心理咨询、情感交流、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等。

助学送温暖常态化

“孩子们,你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好学,掌握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早前,“八方联动”单位工作组共同为龙门县部分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们送上书包、文具等礼物,并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据了解,“八方联动”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常态慰问制度,坚持每年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利用春节、中秋、“六一”等节日,慰问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4年来,共慰问困难留守儿童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家庭860户、2418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约112万元。

同时,“八方联动”单位还开展扶贫助学和帮扶助教行动。几年来,扶助贫困学生上大学585人,资助金额160多万元;为219名留守儿童购买学生意外保险,投入资金3万多元。同时,积极争取企业、团体资助,为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安装电风扇,捐赠台椅、电子教学设备等,帮助其改善学习条件。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吴晋翔

新闻推荐

64户村民住进高层公寓 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 纪念建党95周年 龙门平陵光镇村党支部获评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报讯(记者黄宇翔通讯员彭卓扬)“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傍晚时分,龙门县平陵镇光镇村村民刘叔喜欢到村里的池塘边观赏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