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格》的散文足音 □钟逸人

惠州日报 2016-05-15 20:48

陈雪数十年笔耕如一日,对散文写作有特别的钟爱。细细品读他精选的结集《时光印格》,但见历史沉吟、游记风情、亲情轶事、乡土感怀、客家文化、人物回眸等随兴而发,林林总总,让人眼前一亮。其叙事针脚绵密,抒写放飞自如,蕴含真知灼见,从不回避自我,直指世道人心。他的散文多次被收入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足以见得他的散文写作功底深厚。

厚积薄发是陈雪散文集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丹柿小院忆老舍》一文在我脑海里沉淀多年,总也挥之不去。作者实际上在谱写一首挽歌、一曲哀乐,为太平湖无情地吞噬人民艺术家生命而感怀万端。作者寄情于院子里的丹柿树,从见证历史的现场感写起,把老舍六十余年为拯救民族危难、振兴民族精魂的人生经遇,同他撼世名作的悲悯情怀,紧紧地?铸在一起。如果没有认真阅读掌握老舍大量生平事迹的资料文献,透彻领略老舍许多名著的艺术匠心,是写不出这篇布局精短、挥洒自如、引人入胜的佳作来的。《当代散文精品》主编周彦文对《时光印格》作出这般非同凡响的评价:写来有条不紊,极有章法,不愧是文章高手。

陈雪的厚积薄发得益于博览和精读。他十分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生活的积淀。他在写作每篇散文之前,都再三走访和查阅资料,从书本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再经过反复咀嚼深入思考,直到自我境界升华、有感而发才下笔成文。《刘公岛之殇》回顾甲午海战的失败,无情撕裂大清帝国无法愈合的创口,发出历史的惊天呼喊,寻找沉疴积弊的历史真因。读这样气势悲怆的文章,仿如走进真实的历史,在震慑之余让人回思。常见有些历史散文迷恋于史料的堆砌,显得空泛而枯燥,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陈雪的作品却无情地融入自我,对中华民族过往多舛的劫难发出振聋发聩的叩问,历史观的宏伟视野让人读后感到格外深沉,要细思慢品才能领略其真谛。这种开掘得很深的历史散文和游记作品,在《时光印格》中比比皆是。所不同的是,作者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如《周庄与佗城》、《官山阁楼的前世今生》、《我的老师韩石山》、《龙山问禅》、《增城行草》、《母亲的菜园》等,读来并不生厌,反而感到鲜活可口,语境生动,情景交融,见解独到,别开生面,让人增长见识,愉悦情怀,有独辟蹊径之感。

立意新,开掘深,是陈雪散文给我的另一个突出印象。惠州本土文学题材是他勇于开挖的富矿之一。以东征东纵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兼容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都是陈雪近年笔耕不辍的散文领域。一部厚实的《东征风云》和据此改写的《东征!东征!》,就是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开创性、前导性作品。这两部作品冲破了尘封的历史,对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所领导的东征历史意义和辩证认识陈炯明的功过,作了突破性的描述。收进《时光印格》中的《陈炯明在香港的最后时日》,就对这位曾经影响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人物,本着对历史负责的严谨态度,在翔实史料的支撑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述,而不是因为契合了“胜者王,败者寇”的思维惯性,失去应有的冷静与思考。陈炯明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在世时为官清廉和重视教育,死后的困窘凄惨和浓郁的惠州情结,都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具体的描写。可以说这是一篇破题性的佳作,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陈炯明。惠州本土历史名人众多,根植的土壤肥沃深厚,表现名人历史文化和人情风采,惠州作家具有不容推诿的责任。陈雪运用散文和纪实文学笔耕本土文学,勇于冲破禁区,所起到本土文学的领军人物作用,无疑值得首肯。

新闻推荐

出国前请先完善留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留学规划对于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学子们来说,尤为重要。完善的留学规划能加大学生进入理想高校的优势,而充分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