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护好村庄公园离不开良好村风 惠人慧语
在2014年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的惠州,绿色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不断结出累累硕果。据《惠州日报》5月13日报道,惠州市大亚湾区在去年建成22个村庄公园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投入2855万元,建设27个村庄公园,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村庄公园建起来了,如何加强管护、确保完好整洁,让群众 “开门见绿”、常态化享受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据报道,为解决新问题,该区制定了相关办法,明确了奖励机制,由区村庄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优秀管护村评选活动,每个街道办评选出2个,全区共6个,对评选出的管护优秀村各奖励5万元;对评比不合格且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居),取消当年公园管护补助费。
笔者认为,对村庄公园而言,建、管、护,其最终目的都是“用”。建好,加上管好、护好,才能用好。有计划有步骤建设村庄公园,制定实施相关管护办法,为村庄公园长久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物质方面的硬件设施和刚性的制度约束,配上良好的“软件”环境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初衷。这一“软件”,在笔者看来,核心就是良好的村风民风。
近年来,惠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创造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 “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有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全市生态优势,遍布全市的村庄公园便是一个显著证明。与此同时,惠州市“美丽乡村·美好心灵”行动也在蓬勃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了新的画卷。
笔者觉得,搭乘“美丽乡村”系列行动的东风,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加强对乡村公园的管理和维护,以下建议可以参考:每个村庄公园都签订《管护承诺书》,落实专人负责;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把爱护村庄公园写进村规民约;借助告示牌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做到游园时讲文明、讲卫生;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公园的管护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爱护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等等。如此,在“村居供地+政府建设”模式上,配以“制度奖惩+风气培养”,村庄公园干净整洁得以保持,惠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将更上一层楼。(阿 铁)
新闻推荐
惠州市3家庭获全国性荣誉 叶伟兰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沈忠民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赵喜昌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本报讯(记者马海菊通讯员庄碧芬)记者昨日从市妇联获悉,在全国妇联日前举行的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