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捐款添设施以身作则美乡村 龙江沈村模范老党员罗杨添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老党员罗杨添。
日前,有群众告诉记者,在龙江镇沈村村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党员,他不仅身体力行为村容村貌的整洁美丽默默出力,还曾带头捐资帮助村里建设文体设施。几十年如一日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处处为集体、为他人着想,曾获得惠阳劳动模范、惠阳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上世纪六十年代龙门曾属惠阳地区管辖)。
带着一份敬意,记者来到龙江镇沈村村老圩村民小组,听今年79岁的罗杨添老人讲他的故事。
率先垂范
以前常帮出勤农户挑水
回想起解放前,罗杨添告诉记者,那时龙门百姓生活潦倒、苦不堪言。他的父亲在一次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抵抗中被打断了腿,丧失了劳动力,以致整个家庭生活非常艰难。“是共产党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罗杨添说,“解放后,我响应号召去参军,两次都给送了回来,原因是家访时发现我家缺少劳动力。”
谈起入党初衷,罗杨添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他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
老圩村民小组组长罗燕林说,那时候的农村还是大集体时代,当时的老圩村民小组属于沈布生产大队,村民每天出工收工要听队长的安排。罗杨添是大队副书记,在团结带领群众搞好农业生产之余,用闲暇时间帮村里40多户出勤农户挑生活用水,每次都要挑上100多担,村民都称赞他党性强,是活雷锋。
勇当先锋
趟入洪水转移被困病人
罗杨添的政治觉悟非常高,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
1959年村内曾经历过一次山洪暴发。滚滚洪流沿着低洼地段迅速蔓延,地处偏僻的沈布大队留医站由于地势低洼很快受浸,短时间水就没到了齐腰位置。当时站内只有一名负责人李肇京和30多名病人。由于洪水来势凶猛,十几名来不及转移的卧床不起的重症病人不幸溺亡,李肇京赶忙带着剩下的病人爬上房顶暂避洪水。正当李肇京无计可施时,罗杨添查看灾情恰巧路过此地。听到李肇京的呼救声,他喊了声“不要慌,小心,我来了。”就趟进齐肩深的洪水中。
罗杨添克服了暗流冲击回卷,和李肇京一道艰难地将十几名病人逐个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由于洪水仍在上涨,李肇京准备把留医站门关上,等洪水退后再来处理溺亡病人的尸体。罗杨添却表示反对:“死了的人也有尊严,一定要把他们弄出来让他们走得安息。”话未说完,罗杨添又再次走进洪流中,将病人尸体一个不落地背了出来。
在以前的农村,背死人是很晦气的事情。罗杨添一下子背了十几具尸体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在敬佩他勇敢的同时也笑他傻。“父亲因为这事也骂我傻,但假如再让我选择,我宁愿再傻一次。”罗杨添说。
热心公益
带动村民捐款建篮球场
罗杨添生活上一直简单朴素,记者采访时,他身上穿的衣服是20年前二儿媳结婚时给他买的麻布衣服。去年,县委、县政府慰问困难老党员时,罗杨添委婉地拒绝了慰问金,他说:“比我困难的还有很多人,还是先去帮助他们吧。”
老圩村民小组人口不足百人,大多数青年都出去打工,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场地,罗杨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8年,他找到村干部,提出要筹资建设一个篮球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他还带头把自己花大半年时间编织的120担箩筐卖得的钱和平时儿女孝敬的钱捐了出来。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把篮球场建好了。“当时不够钱买篮球架,我就拿木板钉了个。后来,县里看到我们这么积极建篮球场,就赞助了篮球架。”罗杨添兴致勃勃地跟记者介绍。
村民陈年英回忆说:“建篮球场花了7000多元,罗叔个人就捐了4300元。”
在沈村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罗杨添虽患有风湿病行走不便,他还是主动向村党支部请缨,走村串户宣传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动员村民与他一起参与村庄卫生环境整治。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吴晋翔
新闻推荐
惠阳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今秋首批招生即将启动 2016年秋季一、七年级首批招生将于6月11日至12日进行
日前,记者从惠阳区教育局获悉,根据《惠阳区义务教育学校2016年秋季学期招生工作方案》,惠阳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一、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