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高新区全力打造幸福心城 让人人都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河源日报 2021-06-17 08:00

■十几年来,陈志中与招商引资有着不解之缘,从“引”资到“选”资,背后的故事都有他的一份贡献。■杨小华与丈夫在西可通信稳定就业十几年,孩子跟在身边快乐长大,享受着平淡稳定的幸福。■6年时间里,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和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为老师杜艳花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学条件。■冉春芳(中)是河源高新区党群驿站的一名年轻志愿者,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志愿者岗位上,不忘奉献初心,收获感动的笑容。■在新冠疫苗接种中,深河门诊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体医护人员直面疫情防控需要,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全速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林康福夫妇把加工厂搬到河源高新区,他们的孩子在大塘小学顺利入学,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林康福和她的儿子在教室门口合影。

核心提示

这是一位资深招商干部的幸福感:从“引”资到“选”资,一字之变,背后是河源高新区主导产业聚集、营商环境变化、城市配套不断完善的故事。这是一位企业资深员工的幸福感:在西可通信稳定就业十几年,在河源高新区买房、买车、生子,孩子在自己身边快乐成长……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河源高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产业、医疗、教育、城市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幸福心城,让河源高新区人人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记者采访了园区市民群众,让他们说出自己有关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故事。

招商干部

屡败屡战终将收获硕果

在河源高新区,陈志中可以说是“三牛”精神的生动样本。河源高新区成立之初,他以一名普通的招商专员身份加入“拓荒”之旅,现在他是河源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依然分管招商工作。17年来,他充分发扬老黄牛精神,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以优良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为河源高新区开好局、迈好步贡献力量。

2004年6月,陈志中加入河源高新区担任招商专员。当时的条件艰苦,河源高新区管委会临时办公点周围都是黄土杂草,招商条件非常差。有一次他和同事一起拜访一家企业,到达之后该企业负责人说要开会,因此他们在企业大厅坐了2个多小时。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只要企业有来河源投资的意向,他们受点委屈没关系。

2019年,红苹果与园区签订首个对赌投资协议的项目,协议要求企业实实在在进行投资、达到效益要求,企业欣然接受,足以说明河源高新区如今的吸引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4月刚引进的卓翼科技在河源高新区投资5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卓翼科技是高端精密型、人才密集型的上市企业。该企业董事长表示,他到珠三角、长三角考察过,发现河源的专业水平、服务水平、城建水平不亚于这些地方,对公司未来发展他充满信心。

在河源高新区工作这么多年,陈志中感到最幸福的事是园区的干事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把工作做好。河源高新区从荒芜之地到工厂林立,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壮大,他感到欣慰、鼓舞,有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陈志中表示,未来,他仍将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对工作的热情担当,为河源高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无愧时代的新贡献。

企业员工

稳定就业收获平淡幸福

4月30日,西可通信的一名资深员工——杨小华,获评河源高新区“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收到了河源高新区送给她的一份大礼。

杨小华是四川人,2003年跟随着建筑工程队,参与修建了西可工厂。工厂投产后,杨小华应聘进厂,从普工做起,十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品质部、管理部等多个岗位历练,现在被提拔为高级拉长。在工作中,杨小华承担的项目经常是最棘手的,但她总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事情从不推脱,也不麻烦领导,她不仅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带领的团队也年年被评为优秀团队。

当得知自己被评为河源高新区“最美劳动者”时,杨小华十分惊喜,认为这不仅是西可通信,更是河源高新区对她多年工作的高度认可。拿到奖项的那一刻,她暗下决心,要更加尽心尽力、努力刻苦、积极作为,要对得起这个奖励,对得起这份工作。

杨小华是与丈夫一同进厂的,十几年来,夫妇俩在西可通信兢兢业业、努力工作。2011年,杨小华一家在香缇雅湾购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买了一辆车。如今她的两个孩子也在河源高新区上学。她表示,西可通信为她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成长的平台,是她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她也将西可通信当成她的第二个家,连她的小儿子的名字也叫可可。

谈及河源高新区的发展变化,杨小华一阵感慨。刚来时,西可通信周边是一片荒地和破房子,买房时滨江大道还没修通。如今,工厂周边已是工厂林立,门前的滨水公园更是美轮美奂。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杨小华已经是一名新河源人。她坦称,如果再重来一次,她还是会选择河源高新区,过上平平淡淡、幸幸福福的生活。

学校教师

用心用情培养未来人才

日前,在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杜艳花使用学校统一配备的最新多媒体一体机进行教学,在屏幕上点击互动,利用视频、音乐、图表等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多媒体一体机教学设备,不仅有助于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意境,而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新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年,杜艳花调任到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6年来,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和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为她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学条件。杜艳花介绍,河源高新区实验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学校为老师提供很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她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受到了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及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肯定,让她在这所学校有了归属感,希望能够继续服务学校,与这里的学生共成长,为河源高新区培养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杜艳花表示,刚从紫金县调到河源高新区的时候,学校给她安排了教师宿舍,在后勤保障方面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早上,她6点起床,7点就到达学校,查看学生们早读,为学生们授课,还带领年轻老师钻学教学业务,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挑战新课题。

杜艳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有所提升,她也拿到了学校及河源高新区配套的奖教奖学金。得知河源高新区重金出台奖教奖学方案,对老师进行重奖鼓励时,她表示,河源高新区不仅在人文上关怀老师,而且也在政策上支持老师,让老师有归属感、成就感,激励老师更加努力上进、创先争优,为河源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年轻志愿者

受助者的笑容让人感动

冉春芳是河源高新区党群驿站的一名年轻志愿者,也是园区企业的一名员工。5年前,她从重庆来到河源高新区工作,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在河源高新区党群驿站,冉春芳参与日常值班,在公交站台护送学生过马路,组织献血,参与创文值守,慰问养老院的老人,搜集社情民意,解决社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群众到河源高新区党群驿站反映,从滨江大道东侧到西侧的公园很不方便。她通过党群驿站向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建议,修建一条东西向人行道。人行道修好后,群众对党群驿站的志愿者拍手称赞。

除了上班,冉春芳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志愿活动上,节假日常常坚持在志愿岗位上。她由衷地说:“成为一名志愿者一直是我最想做的事,当我帮助到别人时,他们的笑容让我特别感动,让我觉得付出变得有意义。”

在党群驿站,冉春芳结交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朋友,还组成了一个闺密三人小组,三个人有空就相约一起参加志愿活动,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快乐的幸福时光。

在一次外出时,冉春芳在龙记集团公司的门口看到一个女孩躺在地上打滚,一副十分难受的样子。她和闺密们马上把女孩送到医院,并且等到女孩家人到来后才默默离开。志愿服务的初心是奉献,在冉春芳看来,她与党群驿站志愿者们的关系纯粹且温暖,在驿站找到了归属感,在付出的同时找到价值感,她会一直参与志愿服务,为幸福高新区建设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园区群众

在家门口享受公立医疗服务

2020年7月,河源高新区与市人民医院合办的市人民医院深河门诊部投入使用。此前,没有公立医院一直是制约河源高新区发展的一块短板。家位高埔村的黎女士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她丈夫半夜肾结石疼痛不已,打车去市人民医院要50分钟,十分不便。深河门诊部投入使用后,确实为河源高新区的市民群众看病带来了方便。

据了解,深河门诊部开设了急诊科、门诊部(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医学检验科以及DR室、B超室、心电图室等科室,并且由市人民医院医生坐诊,满足河源高新区群众的医疗需求。

如今,在群众接种新冠疫苗接工作中,深河门诊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天接种2000剂次。一个多月来,群众每天在深河门诊部排队等待疫苗接种。现场志愿者指导接种者填写资料,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使用手机,从早忙到晚。市人民医院调拨了20多名医护人员,每天上午8点半前到深河门诊部为市民群众接种新冠疫苗,最长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只要有疫苗,我们医护人员就在。”深河门诊部护士长赖雪岸说,接种疫苗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做足疫情防控措施,又要加快接种速度。在接种之前,志愿者要先查验接种者的行程卡、粤康码、预约信息,然后再到登记台登记资料。目前,医护人员有10名负责登记资料,8名负责接种,2名负责留观。赖雪岸表示,全体医护人员直面疫情防控需要,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全速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学生家长

孩子顺利入学感到很欣慰

林康福是广东湛江人,之前和丈夫一起在深圳从事电脑雕刻加工业。半年前,他们随着合作客户搬到河源高新区大塘小学附近。跟着林康福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徐泓,就读于大塘小学三年级。

搬到河源高新区之前,最让林康福夫妇担心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来河源高新区之前,他们向客户和朋友了解后得知,园区小孩上学方便,而且学校环境很好,因此放下了心头大石。来到河源高新区后,她为儿子提前在大塘小学报了名,办理了简单的入学手续后,徐泓顺利入学,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林康福介绍,徐泓之前在深圳读私立学校,一学期学费近万元,在大塘小学就读大大减轻了家庭的支出压力。不仅如此,林康福发现,大塘小学的老师们非常负责,教学很用心,对孩子掌握不牢的知识点会细心辅导,并会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商量更好的家校合作方法,让孩子的成绩保持稳定。她的孩子很快适应了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并且爱上了河源高新区。

一年前,林康福夫妇来河源高新区考察过,当时的大塘小学还是一片工地,周围杂草丛生。没想到一年后再来,她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高新区,周边华冠科技已投产,红苹果家具公司项目即将封顶,绿化也完善了,店铺陆续开张,人气逐渐旺了起来,有了城市的雏型。这坚定了她继续在河源高新区发展的信心,不管是对家庭、事业,还是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她都看到了向上向好的趋势。

■文/图:本报记者邓燕琴特约记者李晓通讯员张立罗珊

新闻推荐

创文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出台

○本报讯记者周慧荷日前,河源市印发《河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工作组2021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