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字鸿沟”搭建“温情桥梁” 河源市积极推行“适老化”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雷宇烁
■通讯员邱嵩张蓉蓉
“我们年纪大了,戴着老花镜看手机很辛苦。现在银行软件有了"老年版",字大功能也齐全,不出门就可以取款,真方便。”坐在市区茶山公园的老人们高兴地说道。82岁的周老先生告诉记者,在家人帮助下,他刚学会了用手机看新闻、发微信。最近他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学习如何预防金融诈骗。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服务,适应河源市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平等享有“数字红利”,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指导河源市金融机构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从提升金融服务、推进产品创新和深化风险防范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弥合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提升金融温度,打造“适老化”金融家园。
丰富金融服务
为老年人撑起“关爱伞”
搭建线上“生活区”。针对老年群体使用手机银行存在的具体问题,河源市金融机构开发“适老化”智能软件和专属服务渠道,推出老年“关爱版”手机银行APP,充分满足老年人所需。此外,老年人还可拨打银行机构专设的老年客服热线,享受人工咨询服务,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优化线下“服务区”。记者近日走访河源市金融机构的线下网点发现,显眼位置均配置了老花镜、放大镜、轮椅、语音点钞机、爱心专座等老年人用品,排队机系统中还设置了“老年人优先”的专属通道,减少老年人的等候时间。此外,河源市银行机构还配置了30余台纸硬币自助兑换机,满足老年客户日常生活中的现金使用。
普及金融知识
护航老年人金融安全
“类似的金融宣传活动可以多开展,了解多了,我们就不容易掉进诈骗陷阱了。”在宣传展位前驻足的黄阿姨对金融志愿者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通过易阅读的金融普及手册、专题防诈骗老年课堂讲座、村委大喇叭“金融之声”栏目、传统木偶戏多台展播、采茶山歌下乡展演等途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意识。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老年群体不断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优化“适老化”金融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承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人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努力向老年人源源不断地传递金融服务的温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通讯员段海花本周,河源市开启“高温+雷雨”模式。据市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河源市高温逐渐明显,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