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抢险“最后一公里”构建“大应急”格局 河源“6·10”“6·12”灾后复产重建工作两周年综述

河源日报 2021-06-09 11:11

□本报记者梁驱远

2019年的端午假期刚过,特大汛情不期而至,河源接连遭受“6·10”“6·12”两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短时降雨强度创历史纪录,重灾区洪水暴涨超全省水文历史纪录……

时间就是生命!抢险救灾,分秒必争!

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镇、村作为防灾救灾的“最后一公里”,在与洪灾的较量中,及时发出预警、全力转移受灾群众,探索实践了“镇为主体、村自为战、邻里相助、民办公助、分散避险”等紧急避险模式,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通防灾救灾“最后一公里”,是“6·10”“6·12”抢险救灾的一个重要经验。两年来,河源市严格落实“三个联系”“四个一”工作机制,把应急救援责任压细压实到具体的部位、具体的人,层层落实、环环相扣,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牢不可破的基层“安全堤”。

(下转4版)(上接1版)

环环相扣

“三个联系”筑牢安全防线

灾难来袭,离受灾群众最近的便是镇、村干部。“6·10”“6·12”特大洪灾期间,连平县内莞镇显村村,不断高涨的洪水把整个村庄完全“吞噬”,幸好当地村干部正确研判雨势,及时组织群众提前转移,群众才得以实现“零伤亡”;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村干部在大雨前提前转移一批群众,救援队伍又提前增派在附近待命的121名官兵,成功解救出全村300多名群众,躲过了洪灾和山体滑坡带来的“灭顶之灾”……一个个鲜明的现实案例证明,打通基层抢险“最后一公里”对提高基层应急防灾反应能力的重要性。

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如今,河源市通过建立“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的“三个联系”责任对接机制,一旦接到预警,县领导第一时间下到镇、镇领导第一时间下到村、村干部第一时间走到包干的村民家中,帮助群众做好转移等准备工作,做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灾害来临前做好万全准备。

特别是针对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河源市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每户一对接、每村一台账、每镇一张网、每灾一行动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各镇村的党员干部能够在险情发生时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帮助特殊群众撤离并做好安置工作,确保安全转移不漏一人。

近段时间,河源市中部、南部地区出现强降水,其中江东新区降水量为其中之最,陆续发生小规模洪涝灾害。5月30日夜间至6月1日上午,全市共紧急转移群众1416人,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并对转移出来的群众做好妥善安置,这些都得益于“三个联系”“四个一”工作机制的落实。

力量前置

救援更加及时有效

灾害是一面“镜子”,可以暴露出应对灾情时存在的短板、隐患和弱项,同时也发出警示,防灾减灾须立足于早、做在平时。

跑赢自然灾害,精准预警是关键。近两年,河源市高度重视防灾救灾预警体系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配备了灾害信息员1668人,成立镇村应急转移工作组1406个,对全市4931名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等特殊群体进行登记造册,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此外,全市101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应急三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且独立设置镇街应急管理办公室94个。

灾害总是倏然而至,只有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不断健全完善三防应急响应机制,抢险救援才能迅速及时。近两年,河源市通过严格规范汛期“应急值班领班+三防专业值班领班”模式,将手机应急一键通安装到市县镇村四级;加强预报预警并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实现报警设备覆盖所有自然村……一项项缜密的举措,推动着河源市应急响应工作逐渐迈向成熟,防御风险的反应能力不断提高。

灾情未至,力量先行。力量前置是及时转移救援的关键。只有加强对雨情、水情、风情等风险隐患的会商研判,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联合响应机制,做到未雨绸缪,救援力量才能及时到达,为受灾群众撑起生命的“防护伞”。

目前,全市已有交通、公路、水务、供电、通信等行业领域应急抢险队伍54支1989人,应急救援队伍131支5984人,重点行业领域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有专家学者270多名。只要有预警,这些专业力量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最需要的地方,让群众在灾害面前多了一分底气,少了一分担忧。

新闻推荐

河源市高考考点考场准备就绪 静待考生今日赴考

■昨日下午,考生进行考前踩点。冯晓铭摄■本报记者谢少娜冯晓铭昨日,经过全面消杀、精心布置,全市8个高考考区,13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