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志坚感恩奋进的伦文叙
伦文叙自幼聪颖、才思敏捷且勤奋好学,年少时巧对对联,被誉为神童,在当地家喻户晓。明弘治二年(1489),24岁的伦文叙以儒生身份到省城参加乡试。其试卷文采斐然,反映出深厚的功底与不俗的学识,巡按御史周南十分称赞其才情,录其为举人,批准其参加院试。其后,他果然不负众望得中高等,入太学,成为国子监学生。弘治十二年(1499),伦文叙在京参加会试,名列第一(会元);随即参加殿试,再次夺冠,皇帝钦点其为状元,授予翰林院编撰,时年仅33岁。
人穷志坚,感恩奋进,是伦文叙的真实写照。因为家穷,伦文叙曾受到过诸多惜才识才者的帮助,对此他铭记于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这也是其闻名于世的重要原因。
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后,伦文叙特意前往一家粥铺致谢。在伦文叙辍学卖菜的那段时间,因为可怜他年幼,又爱惜其才华,这家粥铺的老板每天都要买下一担菜。伦文叙送菜到粥铺的时候,老板经常会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佐料免费请他吃,算作午餐。这对于生活贫穷且经常吃不饱饭的伦文叙来说,便是人间美味。尽管年幼,但伦文叙在内心深处铭记着粥铺老板的恩情。故而,在高中状元之后,伦文叙特地前去感谢粥铺老板,并请老板再煮一锅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并取名“状元及第粥”,亲笔为粥铺写下了匾额。“状元及第粥”的故事包含着刻苦努力、勤奋上进、怜贫惜才、知恩图报的意味。
人穷志不短,这是其父伦显对他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的家庭教育的结果。伦显告诫伦文叙,只要努力、勤奋上进,终究可以一展才华、实现抱负。从小懂得生活艰辛的伦文叙,孜孜不倦地学习,靠着自己的努力勤奋,在科举道路上节节攀升,终于蟾宫折桂。出身贫寒的他,认为精神生活的丰富才是最重要的,物质生活的贫穷算不了什么。面对世俗的嘲讽,他曾写下一首“广式”诗歌,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举目纷纷笑我穷,我穷不与别人同。沧田百亩如流水,茅屋三间尚古风。架上有书随我读,樽中无酒任它空。腰间拔出龙泉剑,斩断穷根永不穷。”传说当时乡里有一个乡绅伦举人,非常看不起穷孩子。乡人认为伦文叙才气过人,是可造之才,定有发展前途,纷纷向伦举人进言,请伦举人帮助伦文叙完成学业。伦举人却认为伦文叙这种寒门子弟功底浅薄,不能成大器,讥讽他平日里爱逞能表现,认为那几个俚语联对,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因而拒绝资助伦文叙。伦文叙也不气馁,更加发奋学习,后来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心气之高远,壮志之豪迈:“平生志气比天高,欲把文章压富豪。胆大扳龙头上角,心雄拔虎嘴边毛。采薪又折蟾宫桂,放钓须擒海底鳌。他日圣朝来就聘,布衣脱换紫金袍。”
十年寒窗之后,进京赶考的伦文叙,因为衣着寒酸没少遭受嘲讽和白眼,但他毫不在意,不卑不亢。赶考途中,湖广名士柳先开等几个富家子弟故意嘲弄伦文叙,并恶作剧地在伦文叙还没上船时让船家先开船,伦文叙为赶着上船而踏空坠入水中,富家子弟们则哄然大笑。伦文叙并不恼火,也不与人计较,随口吟出一首绝句:“脚踏船头跳板开,天公赐我洗尘埃。人人笑我衣衫湿,鱼在龙门跃出来。”其用“鱼跃龙门”的典故表达了考取功名的雄心壮志。会考之时,伦文叙与柳先开二人并列榜首。殿试的时候,恰逢中秋之夜,明孝宗让他俩以《明月》为题作诗。柳先开气势压人,诗文中展示出傲视他人、无人能争锋之雄心与霸气,其谓:“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他信心满满,认为这次殿试自己一定能独占鳌头夺取状元之位。伦文叙则写道:“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偶见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他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非常优美,字里行间并无跟人争雄之意,凸显出广阔胸襟与恢弘气度,也颇为幽默风趣,受到明孝宗好评,故伦文叙胜出,被钦点为状元。
伦文叙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寒门而感到低人一等,其不卑不亢的为人处世方式,正是后人争相传唱的优秀品质。进入仕途的伦文叙,也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吝啬小气,他气量宏阔,淡泊名利,仗义疏财,受人景仰。
(本文选自《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之《明清佛山家风家训研究》,作者黄庆林,选作本文时略有删减。)
新闻推荐
■金盛兰优特钢项目已完成厂区内部道路路基建设,完成1号生产线炼钢区、轧钢区厂房基础浇注工作,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