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好家庭周文家庭: 最美小家 温暖“大家”
■本报记者王亚娇通讯员赖碧霞
积极参加汶川地震救援活动、勤俭持家孝顺老人、爱岗敬业的“第一哨兵”……多年来,周文一直以遵德守礼、敬业诚信、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等家风家训要求自己,希望老一辈留下来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让良好的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2019年,周文家庭获评河源市“文明家庭”。2020年,周文家庭获评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
热心公益
坚持参与公益活动10余年
近日,市区儿童公园志愿驿站,周文带上女儿张恩瑜来到这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她们穿上红马甲,拿起扫把和垃圾斗,迅速将驿站周边清扫干净。然后她们回到驿站,清洗抹布,抹桌子、摆好宣传板,为过往的市民提供志愿服务……就这样,她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周文说,2005年,她和几个小伙伴成立了河源阳光服务社,并先后开展了敬老、助残、助学、支教、环保、无偿献血等一系列活动,帮助过很多人,自己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想到灾区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救助灾民。”周文说,为减少家人的担忧和牵挂,她选择了隐瞒此行,谎称是外出旅游。在汶川灾区青羊区一家医院里,周文悉心照顾伤员,为在地震中受伤的人送去了温暖;在什邡的帐篷学校里,身处随时都会发生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中,周文仍在为孩子们做心理辅导及善后工作,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眼前的一幕幕牵动着周文的心,她尽心尽力付出,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更多的人。如今,10多年过去了,周文依然坚持参与公益活动。
此外,周文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平均每半年献血一次,多年来已累计献血1万多毫升,这近乎是3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爱岗敬业
同事眼中的“第一哨兵”
周文瘦小身躯迸发出来的能量,不仅仅体现在志愿服务上,工作中的她也是同事眼中的无私奉献者,值得信任的“第一哨兵”。
2013年12月,周文不到2岁的大女儿需进行手术,而那时河源供电局传输网的网络优化项目即将实施。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女儿术后的第三天,周文将在广州住院的女儿托付给父母和丈夫照顾,赶回单位继续工作。然而,女儿在出院后因感染高烧不退,再次住院,同事和朋友都理解并希望她能尽快赶赴医院陪护女儿。病在儿身,痛在娘心。一边是女儿再次入院,另一边是工作业务调整的关键时刻,周文再三考虑,最终选择留在岗位直到项目结束,才急匆匆赶赴广州照顾女儿。“她的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文的同事们如是说。
2020年春节期间,周文积极响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号召,勇于担责,带头值班。随着防疫工作的持续,作为单位里的技术骨干,也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安全,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站出来,独自承担起了河源电力通信网的网络与设备的监控工作,实时关注电力设备、电力光缆运行状态及风险,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定期组织大家“云办公”进行远程技能培训学习,经常关心大家的健康状况,提醒大家做好居家防护工作。
家风纯良
构建和谐家庭的好榜样
良好家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沉淀。周文与丈夫结婚已有11年。平时,两人都是忙碌的上班族,一个上白班,一个上夜班,但夫妻俩配合默契,丈夫白天照顾孩子,周文则是晚上。如果出差或工作不能赶回家,他们才让婆婆过来帮忙照顾孩子。
有时家里老人的思想观念和周文及丈夫不太一样,但他们从来不跟老人争执。也正是因为这份理解和包容,周文和婆婆相处得很融洽,婆媳之间从未红过脸。
周文的丈夫张建军也是一名志愿者。他受妻子影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可谓妇唱夫随。在形容丈夫“触电”公益服务的经历时,周文不禁一笑,说道:“我带他入门,他让我走得更远。”
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这对夫妻就将公益服务当作两人的“约会”。不仅如此,两人还经常带着大女儿参加志愿活动。在宣传义务献血、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孩子一起玩耍、公益徒步等活动中,也常常是一家齐上阵。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怀有感恩,放宽眼界,这是周文和丈夫认为对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周文说:“一家人一起做公益就像在进行家庭聚会,并且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共同成长。”
新闻推荐
■江东新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疏纲向直播间的观众推介江东新区。昨日,江东新区举办2021河源江东新区首场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