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技师学院模具制造专业: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匠心人才
2020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连高校毕业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但对于河源技师学院的毕业生来说,困难的却不是就业,而是如何在众多选择中挑选喜欢的岗位。据统计,2020年河源技师学院模具制造专业的就业稳定率达8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85%以上。
河源技师学院模具制造专业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保持稳定的就业率,有其必然性——就是模具制造专业一直以来对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视。作为技师院校,学生必须掌握一技之长,这是学校师生们的共识。由此,河源技师学院从课程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畅通学生就业渠道。
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模具制造专业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课程采用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个步骤进步教学。学生领取学习任务后按制定计划,然后确定是否按计划实施,作出决策后实施计划,整个过程学生和老师都要检查和监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学生自评并听取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制订改进的措施。这种任务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7级模具高级二班的学生刘尚先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可以学得更好,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此外,模具制造专业开设了加工中心技能训练、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模具制作与试模(毕业设计)等特色课程。为满足中级、高级、预备技师培养需要,该专业也加大实训室的投入,拥有智能制造实训室、加工中心实训室、快速制造及精密检测实训中心、电加工实训车间、普车实训车间、钳工实训室、数铣仿真室、普通铣床实训室、校企共建模具制作实训车间等10间校内实训室,251台(套)设备,445个实习工位,设备总投入1500多万元。“我们不仅教学生学技术,同时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坚持德技兼修、工学结合,突出文化素质教育。”模具制造教研组组长陈天亮介绍,除了这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训练,专业还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经济与政治常识、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代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校企合作培养“匠心”人才
如何培养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一直是河源技师学院探索的路径,为此,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高效联动平台,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新思维。目前,模具制造专业与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河源西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企业冠名班更是该专业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模具制造专业与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19模具制造(富马)班”“新型学徒制20模具制造(富马)班”,与河源西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联合办“新型学徒制19模具制造(西品)班”,与河源湧嘉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办“新型学徒制20模具制造(湧嘉)班”,与河源瑞信五金有限公司联合办“新型学徒制20模具制造(瑞信)班”等特色班,通过冠名班对接产业标准,共同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陈天亮向记者介绍,模具制造专业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业,接下来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等方面继续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企业冠名班,开设企业职业化课程、专业化课程,以及跟岗和顶岗课程,并邀请企业管理及能工巧匠到校为学生上课,为河源乃至珠三角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刘永菲)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雷宇烁除夕夜,在位于江东新区的思比电子有限公司食堂内,上百名员工正在吃年夜饭。大家举着酒杯、哼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