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两大园区牵引振兴大局 脱贫奔康“发动机” 富民强县“双丰收”
核心提示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园作为建立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加快振兴发展、推动脱贫奔康的重要引擎。
紫城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开发紫城工业园,紧邻园区的紫城镇中埔村由众人不知的贫困村,变成人人皆知的“土豪村”。当地许多村民因征地拆迁建起新楼,当上房东;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开餐馆,当上老板。如今,这里不再是荒山穷村,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沃土、紫金人就业的福地。
近年来,紫金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走“产城融合”发展新路,短短几年内,先后建成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并作为“融深”“融湾”两大优质平台,全面对接“双区”产业转移。随着两大工业平台加快提效破局,“双核驱动”效应逐步显现,吸引“双区”产业转移的“虹吸效应”渐次凸显,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紫金,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广大群众致富奔康。
贫困村变“土豪村”:
中埔村全征户每月房租收入过万元
“5层楼,带电梯,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共有20套出租房。2021年的第一天,我们一家人就住进了这栋新楼。”中埔村村民李子忠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出租10间房,平均一间房租金500元左右。全部出租的话,每个月有1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
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李子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如果没有紫城工业园,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
2017年,新建的紫城工业园改变了紧邻园区的中埔村的“命运”。当地许多村民成为拆迁户,李子忠就是其中一户,而且是全征房,获得一笔征收补偿款。再加上之前做小生意的积蓄,李子忠在安置区新建了现在的新房,成为房东,还计划利用一楼的门店做点小生意。
中埔村党支部书记江向阳介绍说,自开发建设紫城工业园以来,园区周边人流量大大增加,当地许多村民成为房东,每月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目前,中埔村安置区有村民150户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村民都有出租业务。
园区带旺第三产业:
两年中埔村餐馆增加至20家
“要不是政府开发紫城工业园,我现在可能还在外打工挣钱。”中埔村村民郑汉辉告诉记者,2018年,他与妻子从深圳辞工回到村里开早餐店,看重的就是未来园区的发展。
郑汉辉的早餐店就在自家房子的一楼,而且紧邻园区,每天早上生意特别好,两口子经营着这家早餐店,每天虽然很累,但很幸福。比起以往常年在外漂泊,现在的日子过得踏实安稳。
说起紫城工业园的发展,郑汉辉总是说,“中埔村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村民能过上好日子,都要特别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
郑汉辉说,如果不是发展工业园,他家的山地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产生经济效益。如今不仅获得了山地征收补偿款,自家没征收的房子也越来越值钱,而且产生了经济效益。郑汉辉有两栋房,其中一栋房用于经营早餐店和居住,另外一栋房出租,一个月租金4500元。
记者在中埔村转了一圈,看到村道两侧店铺林立,除了餐馆,还有生活超市、公寓、快递网点、理发店、汽车维修店等等,人流量较大。郑汉辉说,他刚回来开早餐店的时候,周边才三四家店。短短两年,餐饮业如雨后春竹,大大小小的餐馆有20家。
群众就业不再难:
2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企业落地,最直接的好处就在解决就业上。紫金是全市劳务输出大县,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为主。要让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
“留在家乡就业,不仅收入不比在外差,而且幸福指数更高。最重要的是可以照顾家庭,每天能够看见小孩和家人。”在紫城工业园务工的紫金县瓦溪镇居民练昆明给记者算了一笔幸福账。
练昆明说,之前在中山打工,一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除去租房、吃饭、日常其他开支,每月能存下来的钱很少。前两年,选择回乡就业。如今,一个月也能拿到近5000元的工资,吃住都在家里,日常开支少,每月大部分收入可以存下来。
在紫城工业园务工的许多紫金人,与练昆明有着同样的心声。据统计,截至目前,紫城工业园有就业岗位5000多个,就业人员2800多人(其中80%以上是当地人),还有2000多个就业岗位虚位以待。
为了稳定企业发展,吸引更多人到紫金就业,紫金县委、县政府对入驻企业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完善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涵盖建厂补贴、工业技改、贷款贴息、税收奖励、上市扶持、企业员工住房补贴等13个大项33个小项。其中,为落实好园区企业员工住房补贴的有关政策,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园区,促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紫金县出台了《紫城工业园企业员工住房补贴实施细则》,从2019年开始,县政府连续三年每年拿出200万元“招工揽才”,用于给园区服务满一年以上的企业员工发放住房补贴。其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住房补贴每年安排10个名额,每个名额给予10万元补贴;普通员工住房补贴每年安排20个名额,每个名额给予5万元补贴。
去年12月30日晚,紫金县在紫城工业园举办“多彩园区·幸福家园”企业员工住房补贴抽奖文艺晚会,以现场抽奖的方式,兑现政府关爱企业员工优惠政策。当晚,30名企业员工获得政府住房补贴奖励,最高一次性一人补贴10万元,最低一人补贴5万元。
“双核驱动”引领振兴发展紫金综合实力逐年稳步提升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最终体现在项目建设上。一个好的产业项目,可以带动一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同样,一个好项目,带旺一座城,造福一方人。
落户蓝塘产业新城、总投资超过130亿元的金盛兰优特钢项目,计划今年年中投产。该项目设计年产600万吨优特钢,预期年产值超300亿元,年利税额约16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200多个。
“一个好的优质项目,可以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龙强表示,紫金优特钢项目具有配套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强劲的发展潜力,钢铁产业具有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潜质。
该项目落户蓝塘镇,最大受益者是蓝塘百姓。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加速蓝塘镇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带动蓝塘乃至整个紫金南部地区振兴发展。
去年5月,紫金启动蓝塘产业新城建设,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创下园区建设“紫金新速度”。去年10月29日,蓝塘产业新城总投资140多亿元的首批8个项目集中动工。同时,还有30多家高端制造企业有进驻蓝塘产业新城发展的意向。
蓝塘镇南临惠州市惠东县,距紫金县城47公里,至惠州市80公里,至广州市210公里,至深圳市175公里,至东莞市150公里。蓝塘镇距惠州市区、平潭机场、河源高铁东站均在30分钟车程以内,汕湛高速与河惠莞高速贯穿蓝塘境内并设有出入口。
蓝塘镇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双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双区”的产业转移、广阔的市场需求给临近大湾区的紫金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河惠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赣深高铁河源站、河惠汕高速公路、河紫快速干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加快建设,紫金将全面融入河源都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紫金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强劲的发展后劲。
蓝塘产业新城在助推紫金“融深”“融湾”的同时,还将全面带动蓝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极大提升蓝塘镇整体城市服务水平。目前,落户该镇的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已投入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核准项目西气东输紫金蓝塘段约8公里的管道铺设工程如期完成,220千伏蓝塘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理念,紫金县正以推进蓝塘产业新城开发为契机,高水平做好蓝塘镇区空间规划,高标准推进镇区主干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配套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城。
近年来,紫金新工业发展平台迅速崛起,仅用3年多时间在荒山野岭上成功开发建设紫城工业区,并于2020年5月逆势启动蓝塘产业新城建设,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在3年时间内新建2个工业园的县区。目前,紫城工业园已成功引进36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128亿元,已投产企业达15家。园区一期已经基本布满项目,二期扩园正加紧推进。随着紫惠高速公路通车,紫金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再加上紫城工业园二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纷纷抢滩布局。
目前,两个园区累计签约落户项目40多个,并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聚集态势。这些大项目好项目不仅是地方税收、财政的“源头活水”,更是牵引地方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将为紫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紫金振兴发展,推动紫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据统计,2016年—2019年,紫金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5.2%和4.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3%和4.3%。
■组稿:本报记者田红秀特约记者黄从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田红秀特约记者黄从高日前,全省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现场总结会在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召开。成立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