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游子心
□康兆妮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封信。这是一封20年前来自新疆的信,与故乡龙川县佗城镇东瑶村相隔几千公里,一位离家50多年的游子,给家中的同宗堂弟(我的父亲)写来的信。信中有时空化不掉的乡愁,有对家乡发展之路的展望,有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牵挂,更有对曾经帮助过家人的父老乡亲的感恩。
伯父用质朴的文字、真挚的语言,诉说着对家乡的爱与深情,拿着这封信,我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赤子之心。
当读到“说是回家吗?上无片瓦,下无扎针之地,说是故地重游吗?这里明明是我的家乡,东瑶是我生养之地,我是吃东瑶的米、喝东瑶的水长大的”时,我的泪水在眼中打转,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历经人生坎坷,历经半百沧桑,终于踏上了故土,投入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但是这里却没有了他至亲的骨肉亲人,面对着自己梦回百转的祖屋,住着的是陌生的“父老乡亲”,这些人也许曾经拿着皮鞭抽打过自己的父亲,也许曾偷偷接济过自己家人。老人的心里,一定想起自己住过的房子里从前的样子吧?没有了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住在这里,没有了当时的课桌书柜,老人的心,在故土如何安放?
这种锥心之痛,他几句话就过去了:“所幸的是,尽管东瑶没有我至亲的人,能回到东瑶,人们还是十分友善亲热地接待我这个游子的归来。记得50年前,多少好心的老人和亲友,都为我的一家担心,但从现在看来,这个变革,却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大好的机遇,使我弟妹们走上新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艰难,现在,我们已经生活得很好,成为了让人羡慕的家族。感谢苦难带给我们的机会。”老人的心是何等豁达?我不得不佩服老人的平和通透。
正是因为变革,当时还年轻的他带着母亲和弟妹打开了另一番天地。这一片天地,肯定饱含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正因为艰辛,他们才亲密团结,“荣之所在,与之共分;利之所在,与之共享。”他们的亲密和睦成为邻居羡慕的对象。苦难给了他们战胜一切的勇气,也给了他们耕读传家、相亲相爱的良好家风,这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根本。从伯父的陈述中,我看到了一个重视教育、和睦互敬的家族,在离故土万里以外的新疆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多少次我萌发出探望宗亲的念头,感受他们勤勉拼搏的精神、互敬互爱的家风,听听堂兄弟们历苦创业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见识让伯父更为挂念故乡,魂牵梦绕地牵挂着故乡的发展。老人在信中指出家乡发展的基本方向——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有豁然开朗之感。他的谋略中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亏,读着信,我打心眼佩服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
老人对母校的深情更是让人为之动容。50多年后,一个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不仅能把小学同班同学的名字全写出来,还能把前两届学兄学姐的名字全写出来,把恩师的名字全记在心中,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深情!从这一串串的名字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老人家忘不掉的童年,更是心心念念的故乡情、游子心!“东瑶人有热心办教育的优良传统,要让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老人在信中殷殷嘱托,要父亲为东瑶小学编写校志,包含着他对家乡的眷恋,那是老人心中永远的家园。因为种种原因,父亲没有完成老人的嘱托。而我,作为一位现职的、就在本镇执教的教师,在任教之年没有为东瑶小学站过一天的讲台。有时候真无颜踏进校门,见这所我的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的校园,母亲为之站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讲台。我在这所学校上完小学,在学校住到中师毕业,却没有为它工作过一天。现在我可能同样无法完成老人为东瑶小学编写校志的遗愿,实在有愧!
在信中,我看到伯父的母亲——一位素未谋面的女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念着过去邻里乡亲的帮助,哪怕这种帮助是那么微不足道,哪怕这种帮助,最后也没能为他们一家挡住灾难,没能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简陋的容身之地。他们被驱赶,被迫远迁新疆,他们是如何坚强地克服种种困难,又是怎样在这种艰辛之下,对爷爷奶奶的三两谷米之恩念念不忘地传给儿孙的?老奶奶早已作古,但她那“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的话,已化作她的灵魂,活在孩子们的心中,代代相传。
“上对得起父母,左右对得起兄弟姐妹,下对得起子孙,没有玷污康氏宗族,倒也可以自慰。”信中,老人简单陈述着自己的人生,就像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在遭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后,还能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和蔼、睿智豁达的老人,站在我们面前,亲切地为后人讲述家乡的往事,殷勤地嘱托后人要为之奋斗为之拼搏。
新闻推荐
日前,第三届章贡文化旅游节的举行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包括深圳在内的大湾区各界代表、以及抗疫医护人员等几百名嘉宾共享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