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战士”赖嘉河:献血不会上瘾,但献爱心是上瘾了

南方都市报 2020-12-18 06:22

赖嘉河在深圳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

人物名片

23年献血350多次,入选“中国好人榜”

赖嘉河,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之一和现任队长。23年累计无偿献血350多次,其中在深圳就有319次,总献血量达到140000毫升。多年来坚持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志愿服务达8000多小时,爱心足迹遍及北京、哈尔滨、青岛、杭州等多个城市。曾10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最高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被评为“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获授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爱心大使”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建圳感言

“深圳是一个年轻、热情、富有爱心的城市,在推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无偿献血就像一道桥梁和枢纽,深圳接纳和包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而人们又通过无偿献血将热血洒向这座城市。”

——赖嘉河

在熙来攘往的东门老街一角,坐落着一间捐血站,它紧挨老街地铁站F出口,门口电子屏幕上流动着“我健康,我捐血,我快乐”的红色字样,落地玻璃幕墙映着虬髯老树、人影穿梭,墙外是繁华热闹的步行街,墙内是跳动的爱心和脉搏。宣传、解说、指导填表……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里里外外地忙碌,赖嘉河就是其中一个。

罗湖街头的“铁血战士”

23年献血350多次140000毫升

今年61岁的赖嘉河,给很多人的初印象都是热情、健谈、开朗。早上6点去公园晨练,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捐血站忙活,一忙就是一天,压根闲不住。想找到赖嘉河并不难,除了家以外,捐血站绝对是他出入最多的地方。一手握着写有“捐血救人”的宣传牌,一手拿着宣传单,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跟市民们科普无偿献血的知识,这就是赖嘉河的日常。

对大多数人来说,无偿献血或许可有可无,但对赖嘉河来说,献血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1992年,赖嘉河从广州调到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局从事健康教育工作。1997年底,他组织了罗湖区机关工作人员无偿献血活动,当天有3辆献血车开进罗湖区委大院,干部职工们纷纷响应号召进行献血,他自己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成功,一直到1998年1月才在东门完成第一次献血。

此后几十年,为了保持健康体魄进行无偿献血,赖嘉河坚持晨练、爬山、登高、冬泳,在单位几乎没有坐过电梯,每天从1楼走到20多楼,一走就走了20多年。京基100他登顶过7次,最快的一次用25分50秒走了100层楼。1997年至今,赖嘉河累计无偿献血350多次,其中有319次在深圳,总献血量达到140000毫升,他亦被誉为“铁血战士”“献血状元”“爱心大使”“道德模范”“中国好人”。

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抛开这些荣誉和标签,赖嘉河还是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之一和现任队长。23年来,他步履不停地奔波在无偿献血事业的最前线,用8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换来更多人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和了解。

深圳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推行无偿献血的城市,也是第一个为无偿献血立法的城市。这些年来,赖嘉河见证着深圳的无偿献血事业快速发展,参与献血的热心市民也越来越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他说:“今年国庆期间,B型、AB型血暂时停采,因为献血的人太多了,血液保质期只有35天,无法长期保存,捐出去后要在35天以内用到病人身上去,所以库存太多的时候就会暂停采集,这在其他城市是难以想象的。”

北京、哈尔滨、青岛、杭州……赖嘉河的目光还投向了深圳以外的地方。2005年河源血库告急,他先后6次组织160多名志愿者到河源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2013年,深圳的地贫儿在广州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遇到缺血,他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去献血,并多次组织志愿者前往救助。“我们常说,生病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血液,叫做幸运;我们的血在别人身上流淌,那叫幸福。”

深圳最早一批器官捐献志愿者

随身携带器官捐献卡,身后愿捐所有器官

“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努力做下去。”之所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血,除了受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的影响,还因为赖嘉河本身就是无偿献血的受益者。

2004年,赖嘉河的母亲罹患重病,抢救期间医院多次下发病危通知,所幸得到4位爱心人士捐献的1200毫升血液,“我母亲活过来了,那一刻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后面他父亲病重,又有19名爱心人士捐献了3800毫升的血液。这两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我捐献出去的血能够救助别人,关键时刻别人的血也会拯救我的亲人,这是促使我坚持无偿献血的重要动力。

此外,赖嘉河还是深圳最早一批全国无偿献血获得者之一,是深圳最早的一批填写身后捐献器官和遗体申请的市民之一。赖嘉河的钱包里总是随身带着2张器官捐献卡,上面有他的签名和女儿的联系电话,以备在遇到突发事件不幸离开人世时,红十字会能及时联系到家人,完成捐献的愿望。

说到器官捐献,赖嘉河坦言也是受到父母的影响。2006年11月,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在母亲的理解和支持下,赖嘉河遵照父亲的遗愿,捐献了父亲的眼角膜。父亲的角膜移植给了一位香港人和一位海南三亚的妇女,帮助他们重见光明。赖嘉河说:“父亲生前没有去过香港,去世后能到香港看看,对我们一家人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

“生要做无偿献血的标兵,死愿做科学实验的标本。”2010年1月,赖嘉河被深圳市红十字会任命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时在成立大会上这样说道。“活着的时候,我会努力活好每一天,当生命不能继续,我也愿意把身上所有的器官捐献出去,把我的遗体用于科学实验,为社会奉献最后一份爱。”

来深28年,赖嘉河眼中的深圳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可以的话,我愿意把身上所有的热血洒在深圳,回馈给这座我成长的城市。我也希望每个生活在深圳的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让深圳的天更蓝、草更绿、血更红。”问及会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坚持多久,赖嘉河语气笃定:“做一辈子。献血不会上瘾,但献爱心我是上瘾了。只要法律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统筹:郭锐川

文:李莹莹 图:胡可

新闻推荐

冬季泡温泉小心心绞痛

市民刘阿姨有高血压,周末儿子带她去泡温泉。因为泡得舒服,就多泡了一会儿。起身的时候,她突然感觉有点胸闷。原以为是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