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义合镇抚州村三顺堂 700年古村的“见证者”

河源日报 2020-12-07 11:35

■三顺堂外景,它是村里保存最好的清代古建筑之一,也是这个家族落脚东江之滨后光辉岁月最忠实的“见证者”。■三顺堂是一座客家方围屋,由中轴祠堂、左右四横屋、前后排屋和三座碉楼组成,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建于同治年间,有着150多年的历史。

东源县义合镇是一个风景优美、古建筑遗存丰富的江边小镇,尤以阮啸仙故乡——下屯村及苏家围的风景为最佳。离苏家围只有几公里的义合村,有一处曾是河源市内少见的以异乡地名命名的小村——抚州村。他们的祖先,早在元朝时期就迁来此处。随着时光的流转,原先的居民大多离开了这个小村,而到了更远更繁华的镇上、市区或珠三角生活,“抚州村”的地名、抚州口音,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他们祖先留下的一些古建筑,像一首凝固的史诗,向人们无声展示数百年来抚州村人的生活画卷。

从江西到广东

700多年前,李氏先人从江西抚州迁到了这里——东源县义合镇原抚州村,700多年后,李氏族人又从这个村庄走向了四面八方。

每年农历正月,该村落居第一代祖先李道兴的祠堂里,都会悬挂上一批花灯,那是李氏族人对在上一个年头出生的新丁准备的,虽然新丁和他们的父母,有的早已不居住在这个村。也许,当他们结婚的时候,将回到这个先辈曾经的落脚之处,在道兴公祠堂里举办过婚礼,再顺道看一看三顺堂。

这是一个以江西抚州命名的村,道明了前人来自何处。经过700多年的发展和与当地的融合,抚州村民逐渐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语言,完全与当地人融合到了一起。

古村里的人口,也从800多人降到了现在的不足300人。据李氏族人介绍,李道兴的后裔现在已达2万人,分居在东源各镇,如上莞、船塘、黄田等,还有的在珠三角一带。如今,每逢过年、中秋、重阳或有红白喜事时,族人一年总会回来一趟,叙叙乡情。

这座700多年古村的未来,是兴是衰,现在断言,也许为时过早。抚州村的人们,或在村里,或在别处,继续着生活,他们仍旧记着那座道兴公祠,和那座极盛时期建起的三顺堂。这座三顺堂,尚在少数几个人的看护下,抵抗着岁月的侵蚀。

三顺堂:见证李氏光辉岁月

三顺堂是村里保存最好的清代古建筑之一,也是这个家族落脚东江之滨后光辉岁月最忠实的“见证者”。

三顺堂是一座客家方围屋,由中轴祠堂、左右四横屋、前后排屋和三座碉楼组成,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建于同治年间,有着150多年的历史。全围共有140间房、33间厅、11条廊、8座角楼,内有学堂、书房和花园,东南西北各设一门。

三顺堂的梁枋、月梁底、雀替、封檐板等,都有精美贴金花卉、瑞兽的浮雕及镂雕。因为这些木构件和牌匾实在太精美,曾被盗贼觊觎,屡遭盗窃,因此多年来三顺堂一直是铁将军把门,还安装了一些防盗设施。

三顺堂刷着半墙的红漆,这是一种家族身份的象征。村民说,这是经过了皇家的授意才敢如此操作的。据说,抚州村先人在土匪围攻河源县城时,曾带200兵勇,自筹钱粮前往御敌;有一年义合遭遇大旱,李氏先人开仓放粮;三顺堂因此得到一块“诰命奉政大夫”的御赐牌匾。

三顺堂上曾有“奉政大夫”“慎修堂”木匾,给古宅添了一种文气与贵气。但有的匾被偷了,就连雀替、撑拱、檩下狮子都被撬走。

三顺堂大门墙壁画有一幅硕大的戴红军帽的毛泽东头像,高约4米,宽约3米,占据了整整一面墙。这是1966年时,曾做过村委会主任的李学义组织人画的。他们先在透明的玻璃上描出伟人像,夜晚时用手电筒把玻璃上的人像投射到白墙上,这样人像就变大了,然后再将投影描在墙壁上。半个世纪过去了,伟人头像依然清晰可辨。

在“文革”时,三顺堂曾做过附近各村的夜校,因此中厅墙上写有许多毛主席语录,用红漆写着现在还沿用的一些口号,诸如“严肃活泼”“团结紧张”等。

三顺堂各处的灯梁、子孙梁、正梁、檐板、转角檐等,都雕刻着大量精美的图案,龙凤、花鸟、植物、文字等等,色彩鲜艳,造型流畅。各处檐下也有彩描,装饰美丽。

三顺堂的学堂还保留了下来,但已颇为破败。大约因同处客家地区,此处的学堂,与和平县一些私塾很像,都有敞亮的中厅,两旁的房间采光亦很好。最别致的是它的两处石拱门,门上有行云流水也似的石灰雕饰,很是好看。

但学堂的地坪长满了茅草,让人不易踏足。正如屋后的“怡庐”小门,茅草高过人头,门被草封。

学堂的房间分属不同的人所有,偶有村民对此进行简单的维修。

三顺堂的碉楼位于横屋前端和后排屋之间,高四层,一、二层为夯土,三、四层为青砖,木阁楼结构。坚固的墙身上,有花岗岩窗框和条形射击口。同治年间建的房子,仍旧在战战兢兢地时刻准备保护自家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村里还有几栋古屋如锦昌屋等,但也都破败得厉害了,1964年那场大洪水冲塌了不少古建筑。

三顺堂保存如此完整,离市内知名景区苏家围仅有几里路,村民曾想过把三顺堂作为苏家围的另外一个景点开放,但受制于产权、经济诸多原因,至今未能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陆续住过200多人。”李建平说。

如今的三顺堂,只有两户人家住在里面。

失去名字和乡音的古村

抚州村里还有一些新盖的新式小洋楼,和古老的角楼、府第,静静地矗立在田边、山脚。但村民告诉我们,这些房子已经很少有人居住。

抚州村就在东江边上,村民常会去打鱼帮补家用,但河上建起了几座水电站,鱼群日渐减少。种种生活的窘境,使抚州村户籍上的780多人,实际上常住人口不足300人。抚州村民离开了生活了700多年的老家,到珠三角、东源县各镇及最近的义合镇生活、工作、学习。

现在,在义合镇,作为行政村的“抚州村”已经消失了——它被合并到了义合村。

三顺堂周边,残垣断壁被丛生的藤萝植物爬满,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

当年的抚州话,村民早已不会说了,与本地口音全无分别。

改革开放前,这里叫“红星片”,有4个生产队,现在其他人都出去了,到义合镇上、河源市区,或珠三角,打工或开办企业。

人都往外流,而因山地、田地不多,几百年来也没什么新的居民流入,人口并没怎么增长,现在常住人口更是直线下降。

村民为落居在抚州村的第一代李道兴建了一座“李氏道兴祠堂”,祠堂内的“李氏道兴公祠简介”提到,道兴公祠有300年历史,“文革”期间原祠被毁,2007年,在旧址基础及布局上重建。

抚州村李氏族谱记载:“抚州村李氏开基祖李道兴,字怀源,岁进士,任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儒学教谕,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由江西抚州府崇仁县迁至惠州府河源县义合驿抚州乡居,为故以原籍抚州府来,乡名称为抚州,亦不忘其旧也。”

按族谱所说,李道兴是在元朝至元十二年迁至此处,那么,抚州村已有700多年历史。

道兴公祠重建后的正梁上,还有一个装着大米的红色布袋。祠堂上厅吊着三盏花灯,那是李氏族人添丁后,告知祖先香火又延续了。

虽然是新修的祠堂,但李氏族人还对旧祠堂有一种怀念,提到被破坏的旧祠堂,仍是忍不住唏嘘。“文革”期间,“那些雕龙画凤的柱子,被弄去拴牛。”现在走在村里,还不时能看见残旧的旧式家具,以及重且大的石柱础。

有时,村人会去江西抚州寻根祭祖,像散布在其他地方的抚州村出去的族人回到道兴公祠祭祖一样。

古村落或许会继续衰落,又或许在新世纪里保持生机并持续发展,也许,这要取决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态度了。

■文/本报记者凌丽图/冯晓铭

新闻推荐

东源获评首批“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

○本报讯记者李成东特约记者李远来蓝天明在12月5日广州市举行的首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水产种业博览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