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直街那里有1500年河源人生活缩影

河源日报 2020-11-23 08:19

■游客在北直街一座老屋前摄影

“听说你们河源有个建县1500多年的老城,带我们逛逛?要最能代表河源的。”偶尔有从事地方史研究工作的外地朋友来,他们总会这么跟我讲。

“那就去我老家吧。”我说,“那是河源最古老的城。”

于是,我便带他们去上城,逛完上城就去下城。要看完双城,需要不少的时间。因此,若因时间关系不能遍行双城,我便带他们到北直街走一走,便能大致了解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因为北直街堪称原河源县城治所遗存的活标本。

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土置河源县以来,1500多年间,古老的河源县已成了年轻的河源市,老河源县城成为了年少的源城区。在林立的新楼之间,源城区仍保存着不少有价值的古建筑,留住了一段段过往的历史,人们走进这些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建筑,在这古人亦曾生活过的宅子里,大致就能感知到,当时他们曾有着怎样的生活与思想。这是现代人进多少回博物馆看陈列柜里的实物所不能切实感知到的。

古宅星罗棋布源流知有自

最能代表原河源县城(又称槎城)的,可能就是上城和下城了,这两座城,也是槎城最古老的城,上城又古于下城。

据河源县志记载,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立河源县。自建县始至元朝末年,以上城为城。城墙为土坯所垒,元末屡罹兵燹,城墙尽坏。明洪武二年(1368年),县丞钟镒于中下廓间滨江地建筑下城,以避盗扰。后因水患,经元、明二朝历年续修,至万历十年(1582年)因水患严重,县令汤民仰始与居民迁入下城,从此两城并峙。

清乾隆七年(1752年)5月,知县陈张翼与乡绅商议,改东门城楼,并建下城东门,修筑上城东门至下城鼓楼道路、桥梁、堤岸,双城一气贯通,以上城为堂奥,下城为门户,两城并治,统称“槎城”。

众多的古宅如繁星般散布在环城东、环城西、北直街、县前街、东直街等街道,是古宅最为密集的其中一片。凡举瓦檐、梁栋、屏门、窗匾、廊墙均有工匠的巧思赋形,令人叹为观止。就算是一些看起来较为寒碜的小户人家,其瓦檐下也有着寓意美好的雕花。上城环城东路,是原上城的城墙旧基,前几年曾在环城东路挖出过一段城墙墙基。

河源建县虽早,但上城、下城现存的古宅,多建于明清及民国期间。在上城,最出名的古宅就是石狮李屋。此外,西门叶屋、西门李屋、大石磨李屋、北门黎屋、北门叶屋、北门邝屋、东门邱屋、东门陈屋、李屋巷李屋等,以及下城的邝屋等,都是保存尚好的古宅,或是原来规模较大的老宅。

在今源城区,古民居遵从中国汉代流传下来的院落形式,在有围墙的大院中,庭院相接。按家中长幼尊卑居住,通常依序为:父母,未婚子女,已婚儿子,妾,未婚妇女和仆人。即使在民间,家居的尊卑安排,仍清楚可见儒家宗法制度的影响。在“祖堂”里,槎城人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就是中原氏族后裔。在上城,李姓祠堂上供奉的神位写着“陇西郡”,黎氏是“京兆郡”,叶氏是“南阳郡”,刘氏是“彭城郡”,邱氏“河南郡”,黄氏“江夏郡”,所列郡名为该姓氏早期主要聚居地。

隐于一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楼之间的客家旧宅,外地人若光从外面的大门(大门也多被改建)看,是不可能知道里面就是别有乾坤的家族大屋。而本地人从外面大门贴的年年依旧的对联内容来看,都会知道是哪姓家族:对联上通常会嵌上该姓郡望。如上城环城东路邱屋大门贴的是“源由渭水,学本琼山”,由其大屋分衍出去的邱氏民宅,如上城北直街邱屋祠堂里也是贴着这副对联。而黄姓祖屋大门前写的是“阳春气象,江夏家声”,上城邝屋的“宣城世泽,侯府家声”,下城邝屋的“宣城科第,侯府家声”,叶屋的“南阳世泽,制使家声”“楚国人望,叶县军容”,李屋的“云台日暖,绛帐风和”等,都是在大红纸张上用金粉写成斗大的楷体,看着这些对联,一种源出有本的亲切、安定之感油然而生。

北直街80号李屋

踏着北直街坑坑洼洼的小路,来到北直街80号,这是东巷李屋。

跨过大门的石栏进去,就是一堵青砖照壁,壁左一门,上贴大红金字对联;壁上坐着一只昂头挺胸的石狗。人们认为在照壁上竖一只石狮石狗石麒麟或八卦图,可以挡风挡煞。这虽含有迷信思想,但也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说也奇怪,从炎热的外边进到厅堂里,便会感觉到一阵阴凉。晒谷坪与堂厦的接口处是数级石阶,一侧厢房的门前坐着一位摇着蒲扇的老人家。下厅前的晒禾坪上,一根竹竿晾晒着衣服,几盆碧绿的盆景间,有蝴蝶在翩翩飞舞。下厅的橙色方砖,因被人践踏日久,多已高低不平了。抬头望那弯成拱形的瓦檐,只觉深远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那镂花檐口板用了石灰与黄泥涂着,掩盖着其原来的“花容月貌”。多数上城古宅这类雕花檐口和大梁,都用黄泥沙子糊住的。据老一辈的人说,那是为了防止“破四旧”和“文革”时被狂热的人破坏。事实上,这一招还是很有用的,现在李屋这檐口板上的黄泥沙有的已脱落,再次显露出其本来面目,上面的鸟兽花卉、博古图案层层叠叠,繁复美观。

80号李屋的后廊双步、各梁、枋、雀替、柁墩等,都双面雕刻有花卉、鸟兽图案,非常精美。

李屋也是六柱官厅,柱都是木柱石礅。以下厅的前面两根柱子为界,已盖起了小小的房间;左边的柱子与另一根柱子间筑起了一道墙。李屋在“文革”时做过幼儿园,当时的管理区怕白蚁侵蚀了上面的梁柱而使瓦面倒塌,便砌了这么一道墙。

下厅的一间厢屋近窗的位置有个别出心裁的葫芦状的防御孔,无声地诉说着以往客家人保卫家园的艰辛。

中厅的屏风门上有块横匾,模糊可见上书“承先启后”四个大字,以示良好家风世代相传之意。

上厅里,除了一张供桌承放香炉外,还有几张破旧的布满灰尘的太师椅一排放着,上面的花纹还清晰可见。太师椅的椅背很直,可以想见当时人们是怎样地正襟危坐着。在老城,许多人家早就将这些破烂的太师椅丢掉了。

在这个李屋上厅侧边的厢房里,曾住着80多岁的老人,他守着故居,日复一日,他说,这屋子至少有200多年历史了。现在本屋住的人不多,有许多也到外面盖房子或是租房子住了。

李屋现在仅存斗门、两堂及右侧横屋,为客家堂屋式,占地面积680平方米。

明朝大官李焘的故居

北直街的古宅众多,石狮李屋是其中享有较大声名的一座。

石狮李屋是源城区老城人对它的俗称,是明代曾官至云南巡抚的李焘李斗野的故居。

明隆庆辛未年(1571年)五月初一,河源城河水暴涨,塌房不计其数,死于洪水者百余人。洪水过后疫病流行,河源城又死百姓百余人。当时河源县令与一些邑治官宦一起商议建筑新城方案。河源城就在东江边,历年都遭水患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外游宦的李焘及其父李学颜与邑治官宦拟筑城方案,并利用其身份力奏朝廷得以集资重建。

万历十一年(1583年),新城(即上城,原是建县之初的县城所在地,后来有较长时间废弃)建好,李学颜迁入新城。修建此宅时所选材料都力求上乘,以期牢固、美观。到如今,大厅梁柱仍保存完好。虽然选用材料上乘,但房屋却简洁质朴。石狮李屋主体建筑面积812平方米,包括祖堂、天井、大厅、两个小厅、古亭、大小地堂及大门照壁等。

石狮李屋最显眼之处是大门门楣上悬挂的一块暗红色牌匾,上书“三世二品”四个楷体朱字。门口有一对古老石狮,“石狮李屋”俗称因此而来。大门正对面有一块照壁,是原来建筑,但后人已重新涂漆。

大门两旁石狮、石柱、照壁及部分墙壁是用红石建造的,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色。明万历二十年(1593年)4月,李焘之父李学颜被封运史、母亲马氏被封淑人,建“具庆重褒”牌坊。同年,为李焘祖父母李景星、潘太夫人,修“德厚流光”牌坊,均在屋前大路两旁建有两座石牌坊,但在“文革”时被拆。

“文革”期间,“破四旧”时屏风及历代牌匾受损毁,所幸祖堂大厅及其框架仍存,公地未被私人占用,“文革”后修缮了两次,经添瓦、补漏、换梁,恢复一部分匾额,石狮李屋主体基本恢复原貌。

石狮李屋于1986年被列为原河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事多多的草行丘屋

这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建筑,又名衍祥堂,占地面积1173平方米。据介绍,此屋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四进三栋两天井,左水巷横屋后果园组成。三栋主屋为五间开,造型独特照壁(两边),南北外侧门,大门外小门,窗框及中堂圆柱均用优质花岗岩石制作。

进入草行丘屋的下厅,面前是一个开阔的厅堂。脚下的石板有些地方已有裂纹,上面长有细细的青苔。两侧厢房的门有的还是原来的木门,有少数为了增加安全系数而安装上了现代的绿漆铁门。水巷侧的横屋,多已改建。

主屋栋梁、檐板、屏风花窗均是彩色雕刻,厅堂两边墙绘有壁画,正面墙、石柱桃头均雕成龙头。栋头、檐口、内地台,一栋比一栋高,呈梯形。中厅的栋、梁、桁、桷都雕有花饰凤形,漆以黄色、绿色,很是明晰。“文革”时为了保护这些雕饰而涂抹的白石灰仍在遮掩着它们的本来面目。中厅屏风门虽早缺失,但上面的那幅写着“衍祥堂”三个楷体的横匾仍在静静地挂着。丘屋的人们保护这座古宅的意识甚强,他们没有对它作出太大的改动。

古宅经历的岁月久远,也就不免受到人祸或天灾的打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河源,一颗炮弹落到草行丘屋的大门前,这颗能令地上炸出一个大坑的炮弹,并未给古宅造成多大损伤,只是门前的一条石柱被炸裂,而这条被炸裂了的石柱,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草行丘屋还曾被国民党借用过,当年河源县城地下工作队曾成功偷取国民党196师城防图,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

1962年河源地区发生6.2级地震,但草行丘屋建筑没有任何损坏,当年从中央来视察的工程师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

草行丘屋是源城区保存较好的清代古建筑之一。2006年,它被列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草行丘屋,仍以素面迎接着来自市内外的摄影及古建筑爱好者。

有些特别的兰伍家塾

兰伍家塾不是民居,却是一座旧时私塾,是北门邝屋的一部分,其名来于邝兰伍——邝氏一个德才双馨的先辈,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邝氏在上城、下城都有老宅,所贴的对联大同小异。上城贴的是“宣城世泽,侯府家声”,下城贴的是“宣城侯府,科第家声”,都强调了邝氏的郡望——宣城郡。宣城在安徽,公元前109年设郡。

进到邝屋,可见邝屋堂厅与别姓的厅堂有一个区别:厅堂的墙根是红色的。据介绍,这是邝氏后人为纪念邝愈平的功绩,在各地邝氏老屋厅堂墙根漆以红色,形成邝氏“万堂半壁红”的景观。

兰伍家塾是客家堂屋式建筑,坐西向东,现残存斗门、二堂、一枕屋,据源城区文物普查时的测量,总面阔21.4米,总进深17.9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头门为凹斗门,前设四檩卷棚顶,门额阳刻“兰伍家塾”四个楷字。斗门后面的天井,铺着金钱图案的鹅卵石,正面是照壁,灰塑龙船脊。

原有的北门邝屋共有三进,20世纪60年代河源地震后,人们怕老屋基础不固,而将中厅拆除了。现在,邝屋与不少其他姓氏的古屋一样,多数已拆了重建。保留较好的,就是现在称之为“兰伍家塾”的一片瓦房屋,仍可想见当时兰伍先生课徒教子时的情景。但这些房间由于光线稍暗,原主人搬出去住了,旧房以低价出租给一些经济较为拮据的本地人或外地人。

邝兰伍是一个乡绅、耆老,人们有什么疑难之事,都会请邝兰伍来协调。有这样一个故事颇让邝屋人自豪。有一次,邝兰伍将一个蒙冤入狱的百姓保释了出来,那人千恩万谢准备了一些钱来答谢他。邝兰伍拒绝了,他严肃地说:“你本无罪,蒙冤坐狱已是不公,今再使钱,将陷我于何地?”于是那百姓肃然而退。

邝屋祖祠原是邝愈平祠堂,原址在下城小学内。现在,一些远道而来的邝氏侨胞回来河源寻根,有时还会到邝氏祠堂原址追缅一番。

在北直街,还有许多古宅可往一观,如北直街76号、85号、88号的陈屋、丘屋、黎屋、江屋等。只要抱着一颗访古之心走在古老的上城和下城,走几步就能寻着古迹,不经意间,也能与古宅不期而遇。

■本报记者凌丽文/图

新闻推荐

河源向高层次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通讯员陈殷)“发展的河源,需要人才;成长的河源,成就人才。”在昨日举行的以“广纳英才·智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