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民卫生保健意识提高 市区流感患者数量减少
○本报讯记者刘永菲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近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获悉,与去年相比,今年10月以来,前来医院就诊的流感患者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患者为普通感冒。
“近期儿科每日门诊量在600人次至700人次,70%至80%是普通感冒,流感患者的数量目前较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主任黄轶喆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以来接诊的流感患者很少,受季节变化影响,普通感冒的患者较多,症状以发热、流鼻涕、咳嗽为主。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杨龙峰分析,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民养成出行戴口罩的习惯,卫生保健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河源市各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在人群密集场所进行消毒和加强人流控制,减少人群聚集现象,从而降低了市民流感的患病率。
据悉,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临床表现为发热(39℃至40℃)、头痛、肌肉酸痛、鼻涕、鼻塞等症状。新生儿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等并发症。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的老人、慢性基础疾病、肥胖以及孕产妇人群。大部分轻症患者预后良好,在短期内可自愈。
杨龙峰提醒,虽然目前接诊的流感患者数量很少,但市民仍需做好预防措施。
据了解,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下称《方案》),明确了预防流感的三种手段,分别是疫苗接种、药物预防以及一般预防措施。《方案》称,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先接种疫苗。其次是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一种紧急预防措施,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在接触重症流感患者后,在48小时内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药物进行预防。最后是一般预防措施。从今年流感患者数量减少来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出现流感症状时,应该注意休息以及自我隔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燕琴在河源高新区的指导下,河源移动与西可通信合作,共同打造全市首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