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弯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

河源日报 2020-09-28 08:39

■龙川加快“一机场一航道五高速七铁路”规划建设,建设内联外通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图为汕昆高速与河梅高速龙川西立交互通枢纽。龙川县全力建设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以产业“融深”“融湾”。图为世界级密闭钢索制造商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直径185毫米的钢索,创下了行业历史纪录。■蓬勃发展的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

核心提示

有效投资,既拉动当期经济增长,又厚植未来发展后劲。龙川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抓重大项目扩有效投资,为稳增长、优结构、拓空间、促循环提供持续动力,为美丽龙川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动力。

要强基固本,加快建设内联外通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完善水利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要抢抓项目促发展,把高铁新城、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龙川融入“双区”的门户枢纽,把幸福新城、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的枢纽节点,把泰嵋新城、宝安(龙川)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进一步打造现代新城,为美丽龙川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动力,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实现弯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崛起。

强基固本增强发展后劲

基础设施是美丽龙川建设的基础。龙川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积极抢抓未来3年省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好机遇,大力谋划推进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内联外通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按照“一机场一航道五高速七铁路”规划,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及龙川西站、梅龙铁路建设,力争龙寻高速年底动工建设、“和谐号”动车组在龙川停靠,扎实推进龙韶高铁、龙汕铁路、龙韶铁路、连梅高速、通用机场、东江复航等规划建设。推进县域“三纵六横”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龙江大桥、“四好农村路”、重要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国、省、县、乡道升级改造。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新冠肺炎、去年“6·10”“6·12”特大暴雨地质灾害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环保设施、地灾防治、应急救援等短板问题,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整县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持续开展地质灾害、削坡建房专项整治,大力推动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应急物资仓库和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加快完善水利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完成沟渠堤防、集中供水、河道综合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受灾水利工程,加快推进105个供电配网项目建设及投产,着力解决农村配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千行百业”应用,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建设,实现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县城和乡镇核心区域5G信号全覆盖。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主动对标“双区”在投资领域的先进经验,运用改革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瓶颈、畅通体制机制、拓展政策空间,全力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营商环境。

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接学习“双区”先进规则,大力提升投资便利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切实增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继续落实服务企业“代办制”、重点项目县领导“包干制”,持续擦亮龙川县营商环境国字号“金字招牌”。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深入开展系列经贸活动,推进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专场招商、以商引商、敲门招商等活动,采用招商形象推广、项目准入布局、政策兑现落实、招商流程规范、产业要素激发等方式,推动形成全县招商“一盘棋”新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突出高端承接、集团承接、链式承接,不断提高开放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抢抓“双区”企业因疫情造成经济全球化受阻、开启近邻化投资布局的重大机遇,用好深圳宝安对口帮扶优势,加快“引资、引智、引技”步伐,着力建设一批竞争力强、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产业链引擎项目。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方面精准施策,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坚决落实省市降费减税政策,以及全县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9条政策意见,在用地、用电、用水上给落户企业做好保障,在技术改造、上规上限、国家高新企业申报及企业上市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扶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深化投融资领域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健全投资项目储备实施机制,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提升投资领域要素配置的效能,建立“1+3”(发改+财政、国土、国资)重大项目联动机制,优化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安排与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投资需求精准匹配。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改革,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运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投融资政策工具。

抓项目促发展打造现代新城

龙川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立足谋划建设面积超100平方公里、容纳50万人口的大县城,以高铁、高速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推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把高铁新城、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龙川融入“双区”的门户枢纽。按照“一心、两轴、三点、五区”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3.2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致力打造以文化旅游、高铁商务为核心的门户枢纽新城。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谋划布局建设一批现代物流、新基建等大型项目,深度开发高铁经济。加快高铁新城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龙川西站配套设施项目、G205线至龙川西高铁站连接线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商务金融、商业服务、旅游服务、酒店服务、地域产品展销、创意研发等产业,推动与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高度融合,致力将高铁新城片区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枢纽型服务片区。

全面推进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以龙川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依托佗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赵佗文化,着力打造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承载地。

把幸福新城、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的枢纽节点。依托龙川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3平方公里的幸福新城,全力推进G205线北移项目和幸福新城规划范围5平方公里基础市政设施建设,启动幸福大道、幸福路建设,拉大城市发展空间,以物流园区为驱动,以商贸展示为引领,突出现代居住功能,致力将幸福新城打造成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重点服务“一核一带”,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服务型新城。

全面推进龙川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铁路综合物流园区(含中铁五院龙川分院)、东贸粮食物流、百城百汇、中农联、汇源汽车城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通过构建陆空衔接、陆海相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与“一带一路”连接,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集散“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服务、现代冷链服务、跨境电商等现代物流业,全力建设布局科学、技术先进、智慧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产城融合发展的“大物流、大枢纽、大节点”。

把泰嵋新城、宝安(龙川)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依托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以登云和通衢为两翼,规划建设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的泰嵋新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强与深圳宝安的有效对接,合理布局并加快学校、医院、商业、商住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致力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生态新城。

全面推进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园区三期征地扩园工作,对标国家高新区,全力创建省级高新区,把工业园区打造成“融深”“融湾”示范区;持续深化与深圳宝安的产业共建,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高端高效发展;培养壮大主导产业,支持迈诺工业、山本光电上市,重点推动深玻集团、丹尼玩具、景旺二期、中建二局三期、科逸卫浴、新陆新材料、名格二期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健全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本版组稿文/本报记者陈小玲通讯员薛榕波图/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赣深高铁四角楼特大桥架设桥梁

■赣深高铁四角楼特大桥目前正全面进入桥梁架设阶段郝晓楠摄○本报讯记者郝晓楠通讯员张湘涛记者近日从赣深高铁三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