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宗归粤海,七年亲炙忆丰湖 邓缵先与丰湖书院
□邓醒群
去年秋天,我来到惠州素有“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的丰湖书院,是寻访一个曾在这里读书的族中先人邓缵先的足迹。
书院已经重修过,虽然是修旧如旧,重新装上去的物件总是少了些厚重感。正午,阳光穿过天井,余光照在曾经的课室,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座位空空,可见当时在书院读书的学子之众;或许是中午的原因,游人不多,偶尔有几声鸟鸣,书院甚是安静,我在一张书桌前坐下来,望着讲台,遥想当年邓缵先在此读书时是何等专注,面对多变的时局而冥思苦想,思考治国为民之略。
“丰湖一别后,良友半凋零。胜地波光绿,当年灯火青。六桥怀旧雨,三岛认晨星。玉笛关山曲,声凄越客听。”这是他从丰湖书院读书出来,到新疆任职十年后写的《思旧并引》的诗,引子细述读书时的情景和对这段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在塞外的感受。“惠州城西丰湖书院,嘉庆时建,诸生肄业,膏火奖励,甲午前后六七年,游者最盛。风会变迁,零落殆尽,同邑如陈百坚、邹莘畲、杜苹、周凤琴撷香、赖炜卿际、唐绍文、黄蕙庵诸君,又家仲友佩笙辰三、履初翼汀各前辈。奄忽物化,十年塞外,感念故人,回首旧游,倍深怊怅。”
邓缵先何许人?何时在丰湖书院读书?他有什么历史贡献?我在丰湖书院名士榜没有看到关于他的片言只字;作为当时广东四大书院的丰湖书院,名士辈出,加上各种因由杂交,榜中没有记载邓缵先这个学生也是情理之中。望着名士榜,我是这样想的。
布心村虽然是偏僻的小山村,在邓缵先那个年代只有几百人,以耕山种田为生,但文风非常盛,邓姓先后有近10人考中秀才,有叔侄兄弟同时考取秀才的。邓缵先出生于1868年,卒于1933年,号芑洲,字思懃,自号毳庐居士,又号履冰斋主;清同治七年,出生于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的书香门第之家;至邓缵先15岁考中秀才,他的家族因一门六代都考中秀才而有六代青衣之誉。
“幼孱弱,六岁始能言”的邓缵先懂事后,他父亲要求非常严格,授其诗书,“余幼是初读唐宋诗,家父口授指画谆谆解析。”后又拜紫金名士蓝湘眉为师;光绪九年(1833年)有神童之名的邓缵先首次参加乡试,考取了秀才。“家在岭峤,幼而寡闻。”此时,邓缵先求知的脚步没有停止,到了丰湖书院继续求学深造,从而结识书院山长一代硕儒吴道镕眼界大开,学业猛进。吴道镕(1853—1935年),字玉臣,号澹庵,广东番禺人,清光绪六年进士、入翰林院,散馆授编修,中年辞官返粤不复出仕,自此“被服儒素,讲学终其身”。
“一代儒宗归粤海,七年亲炙忆丰湖。”邓缵先在《夏日怀番禺吴太史澹庵夫子二首》的诗表达了他在异域怀念书院读书时光,怀念先生吴道镕的教诲之恩,情之深可见一斑。“吾游螉塞北,汝寓鳄湖西。客路黄沙远,书窗绿树低。家贫须励学,友善贵思齐。器识由来重,虚心古与稽。”邓缵先成家立业后两个儿子也在丰湖书院读书,他写下了《示二男俦、岑肄业丰湖》的诗,勉励儿子要努力读书,虚心治学,做有益社会之人。
从丰湖书院毕业后,其声誉日隆,回到家乡各私塾争相聘他为老师,在紫金有很多私塾都曾留下他讲学的身影,凤安郑氏族谱记有邓缵先在其私塾任教的事志,在族谱中为一个外姓教书先生立传实不多见,可见他当时的社会地位;此后,他先后任惠州白纱厘厂书记员、紫金团总局会办员、紫金县立高等小学校长,1912年,他抵达新加坡任南洋雪茂埠华侨实业调查员,紫金县议会议长,并参与《永安县四志》修撰等工作。
“男儿负壮志,立功西北陲。投鞭万里去,骏马如飚驰。愿携鸾为群,不与鸡争食。”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邓缵先任应内务部第三届县知事试验,取列乙等,分发新疆;次年七月,46岁的邓缵先入疆抵迪化,任新疆省公署科员,开启了他在新疆十八年,在横跨南北的叶城、乌苏、疏附、墨玉、巴楚等五个县任知县(长)之旅。由此,他也被称为广东百年援疆第一人。历史总是如此的巧合,在后来的广东援疆工作队领队中有两任是紫金人。
“借问荒碛胡为乐,经岁不闻贪吏呼。”他为官清廉,务实为民,在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同时,还以诗证史,以史固边,他在任上先后编修了《乌苏县志》《叶城县志》,从而奠定了他在新疆编写史志的历史地位。1962年中印边境争议中,他主持编修的《叶城县志》收录他的《调查八扎达拉卡边界屯务暨沿途情形日记》,正是这篇日记在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叶迪纪程》是他从叶城御任知县返迪化时,行程四千里,历时两个月,记录其沿途地方山川形胜,该书不但被国家图书馆馆藏,而且在国外很多图书馆都有收藏。
邓缵先把岭南文化带到了新疆,并与西域文化相互融合,而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奠定了他的诗文在新疆的地位,作为民国边塞诗人,当时他被誉为最后一位古典西域诗人,也是第一位现代西域诗人,在西域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西域一部,去中州万里,山川辽廓,莽莽黄沙,中土人士所不轻至之地也。毳庐游宦斯邦,就所经历,得诗一卷。披诵之余,恍游于穹庐毡幕间,见夫振管疾书时之兴趣。何况性情中人,举不忘亲,孝悌之心,溢于毫褚,有禅世道后学不浅。至五言律,七言绝,矩矱唐人,才调格律,尤见造诣。乐而跋之,亦见吾道之不孤也。”哭笑楼主于右任先生读了邓缵先的《毳庐诗草》后欣然提笔为诗集写跋,可见其诗深得时人钟爱。
“披诵之余,恍游于穹庐毡幕间,见夫振管疾书时之兴趣。”他是历代在疆为官留下最多诗文的人,著有《毳庐诗草》《毳庐续吟》《毳庐诗草三编》逾2000首诗歌以及游记《叶迪纪程》。
“半生多感慨,一死竟从容。”邓缵先在新疆十八年,只回过一次老家省亲,1933年新疆暴乱波及巴楚,暴徒围城,邓缵先没有弃城而去,而是安排民众安全撤离,自己面对暴徒从容赴死,时年64岁,与他一起遇害的还有他的儿孙五人。
当我走出丰湖书院,与惠州同行作家唐丽萍、单伟国等老师小聚时,向他们讲述有关邓缵先事迹,恳请他们促成邓缵先写入丰湖名士榜。而今,邓缵先的故居已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他的事迹也在广为传播,我想,不日丰湖书院也会镌刻上他的名字。
新闻推荐
“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在雪地里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围绕北京野生动物园飞一圈,6岁写自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