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城旧事

河源日报 2020-06-20 15:17

插图/吴丹□古锦标

大小江流新旧城

河源城处于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几乎三面环水。若从高处远眺,河源城则似一只浮在水面上的木伐,所以被称为槎城。“大小江流新旧城”(清·陈张翼),“水抱双城一气浮”(清·廖鸣球),是对槎城最贴切的概括。

槎城分上城、下城,或新城、旧城两城。上城为新城,下城为旧城。若以鳄湖为界,湖东为旧城,湖西为新城。

为何有新旧两城之说,还得作简略记述。

河源,秦前为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置龙川县,齐永明元年(483),龙川析出两县:一为河源,二为长宁,自始便有了河源县。河源县城最早设在故城,元末,屡遭战乱兵燹,城垣尽废失修。

明洪武(1368—1398)初年,县丞钟镒实实施迁城规划,在中下二郭江边建城四百二十九丈,于是将县署迁出故城,改设在江边。两城相距咫尺,但为方便称谓管理,便将地势较低靠江边的城称下城,地势较高的故城称上城。

下城近水,在陆运不发达的年代,得水运之便而很快兴盛起来。然下城紧挨两江又地势低洼,故常遭水涝灾害。隆庆辛未年(1571)一场水涝,将城中的民居、商铺全部淹掉,灾民流离失所。兵备副使王化采纳李学颜等乡绅修复故城提议,令河源县令林大黼复修故城(上城),以避水患。林大黼先筑故城东南西北门四座城楼,建县署前堂、后堂各四楹,再筑城北城墙百余丈。时因灾后县民甚困,财力乏继,无法筹得充足资金,故林大黼在任内无法完成整个复城工程。直至万历戊寅年(1578)由新任县令曾守愚续修才得以完工。复建的上城周长七百丈,高一丈四尺,其规模比下城大出许多,前后历两任知县历时七八年。完工后,迁城仍未进行。待至壬午年(1583)下城又遇水涝,新任县令汤民仰才下决心将县衙迁至上城。于是上城成了新城,下城成了旧城。县署、仓库、监狱、义学书院、肄业等都设在上城,成了河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下城则用作学宫、万寿宫等教育和祭祀之地,久而久之则渐度荒衰。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邑人古成之被荐代表广南东路上京参加甲申科秋试,考得第二名。中北人张贺、刘师道妒公之名居其上,投以哑药陷害,乃至殿试太宗皇唱名时说不出话来,功名被取消;时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广州军州事李昌龄亲为古成之上京赴试劝驾,并作有劝驾诗:“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衹一人。”端拱元年(988),古成之再度上京赴试,终于金榜题名,成为宋初岭南首第。由此可见,宋初河源的文化教育已达到相当程度。

新旧八景

河源有新旧八景,旧八景诞生于宋代,新八景诞生于清代。

河源宋朝遗民、元初首科乡试(延佑元年1314)举人谢天與作有《题河源八景诗》,谢天舆生于宋代,成长在宋代,出仕在元初,他的《题河源八景诗》写作应在出仕前的宋代。可以推理,河源八景不可能产生于政治动乱、元朝入侵、中原陆沉、外扰内患、民生凋敝的宋末战乱时期,也不可能诞生于战火甫熄、百废待兴的元初。因此河源旧八景应诞生于宋代,至少在南宋。大凡一县有八景,标志着此县进入政定民安、经济繁荣、追求社会生活幸福阶段。

宋时的河源八景为:梧峰夕照、桂岫晴岚、宝江渔唱、石径樵归、龙津晚渡、东埔春耕、龟峰宝塔、燕石长亭。

河源旧八景诗,谢天舆此诗成为现存最旱的河源八景诗。此前有无,已无可考。谢天舆成长在风雨飘摇、外夷入侵的宋末,其所记述的情景,正是他内心感情色彩的写照,如《梧峰夕照》“木落江红日已斜”、《桂岫晴岚》“桂花凉转雁迎秋”、《宝江渔唱》“扁舟一叶次寒汀”、《石径樵归》“云石苍凉径路遥”、《东埔春耕》“一蓑烟雨耨黄昏”、《龙津晚渡》“夕阳西坠”、《龟峰宝塔》“屹屹孤峰”、《燕石长亭》“雨湿云根燕不声”。上述景观描述,反射出作者心灵深处对时局的悲怆和无奈。

明正德九年至十四年(1514-1519),福建莆田举人郑敬道任河源县令,其间召谢宜申、陈希文两位明弘治年间举人和嘉靖元年岁贡古文集、风水师萧光何等举子儒士为河源八景增韵壮色。如果《河源县志》关于八景诗的记录没有失传的话,郑敬道便是河源八景诗创作者中第一位县令。他面对河源八景,饱醮浓墨、尽情吟咏。《宝江渔唱》:“蓑衣箬笠生相守,利锁名缰老不关”,《石径樵归》:“晨持斤斧穿云去,暮束薪蒸归到家。肩担相随趋落日,喉歌相答杂鸣鸦。仙人棋局今安在?饱食无求度岁华”;《燕石长亭》:“松柏森森燕石横,峰回溪绕一亭清。长携送旧迎新酒,不尽南来北去情。折柳寄梅千里别,登云步月片帆青。我来百废关心切,遣址追寻感慨生。”他在《八景总咏》中吟道:“吊古伤今空怀首,人民凋瘵曾已久。狂吟愧乏笔如椽,山水为我曾重否?”诗从景出,情由心生。不仅抒发了作者对此方山水向往热爰,更道出了一方父母官、士大夫的责任情怀。郑在河源五年,曾自筹资金修葺县署、建造纪念北宋岭南首第倡南书院,修文信公祠、文天祥二女墓、纂县志,圆了“我来百废关心切”初衷,为此方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是河源史上的一位好县官。

清乾隆七年(1742),浙江籍举人陈张翼从广东长宁知县改任河源知县。这是陈张翼在广东履职的第二任知县。陈是河源有史以来最有建树的一届知县。他的到任,几乎使河源有了脱胎换骨的嬗变。陈张翼经过一番视察,觉得河源背靠桂山,吞纳两江,城腹有湖,湖连两城,城周有上、中、下三郭,是一块宜商、宜居的风水宝地。于是对河源城重新规划,将城门南向改为东向,在上城开东门,对鳄湖上的迎秀桥进行重修,将上下两城连接起来,捐出自己的俸禄在下城西门建鼓楼,与上城东门遥相对望,形成双城一气;在下城开辟东门,修筑青云路,建文昌阁、修学宫。

陈张翼完成上下两城规划建设改造后,立河源新八景。陈张翼的新八景是:双城秋月、三郭平畦、奎阁槎流、鼓楼春霁、鳄湖青曲、古道榕荫、龙庙风帆、逍遥幽壑,新八景主要在城内,而旧八景则多在城郊。陈张翼率先为新八景赋诗,他的《双城秋月》“大小江流新旧城,上中下郭月同明,一轮两地无私照,形影双双自浑成”,《奎阁槎流》“江自东西分大小,水交清浊似黄淮”,所描述的景致至今未变。黎绍曾《鳄湖青曲》“青青鳄水抱城流,城势如环水势钩”构思巧妙,堪为八景诗中佳句。

上下两城纳藏得度,路、桥连贯,学宫、学院、考棚渐序完善,新旧八景交相辉映,使河源城成为置县以降最美丽的一页。陈张翼不仅开启了槎城双城一气繁荣时期,也开启了槎城最浪漫的宜景宜居宜商历史。

北直街:跬步之间便有士人举子

在上城城腹,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北直街,是古时上城的主街通衢之一,走进北直街,跬步之间便有一士人举子的故事。

由化容桥往西南行走进北直街,两旁斑驳的青砖老墙时断时续、由北往南延伸,数步间便有一户老式青砖灰瓦门楼。门楼不高,为传统砖木结构。一看便知道,是一座座旧式民居祖屋。这些民居,最早的建于明代,大多建于清代。数百年的风雨剥蚀、沧海桑田,虽将它们往日的容貌更改,而一砖一木中仍可窥见他们往日的显赫模样。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北门邝屋。尘迹斑斑的“兰伍私塾”的门匾依然烙在门楣上,只是没了往日的琅琅书声。进入屋里,见不到人,也没有丝毫动静,只见满屋的陈旧杂物横七竖八地堆放着。私塾就设在屋内,有上课读书的塾堂、老师住的厢房、天井,过去本族人子弟就在这里读书。私塾有初等和高等之分。初等私塾主要为识字接受启蒙教育。高等私塾教育,从教读识字,到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的则直接教读“四书”,“四书”读完后接着读“五经”,兼读古文,间以习诗、作文以及制科八股文,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走出兰伍私塾再往南走,行五十步,有个摆卖旧物件的老屋,这屋就是岑家祖屋。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进士岑绍参就是此屋人。岑绍参中进士后,初任湖北郧阳府保康县知县,转任廉州府学教授,乾隆四十五年(1780)返乡任槎江书院掌院。岑屋后人大多于上世纪陆续迁居广州、香港、台湾及南洋等地,没有外迁的也因交通不便等缘故搬出老宅去别处置房了,只剩下十三世岑镇南一家留守老祖业,难舍故园。今年70岁的他十余年来,一直在为这条街上的祖居老屋和文物能得到保护和开发努力奔走着。

离开岑屋南行,有个李记早餐档。一问,是专卖猪红粥(槎城人称猪血为“猪红”)、猪杂粥的,正合我胃口。已多少年了,在我住的江北新市区始终觅不着一家做猪红粥的。落座后,我要了一碗粥,来了两根“油炸鬼”(槎城人对油条的别称)。一入口,想不到这粥跟往常的味道一样,除了黏稠适度、猪红入口爽滑以外,还有浓郁的小葱、芫荽香味和薄薄的胡椒粉的辣味扑鼻而来。

早餐档侧旁就是闻名遐迩的石狮李屋,居于北直街南北中心地段。石狮李屋建于明代,为李焘父亲李学颜所建。未进大门先见两座石雕狮子蹲立大门左右,给这座旧居增添了几分威严、几分肃穆。一副斗大楷书门联映入眼帘:

品登开府第世受纶恩家

这是一个世受皇恩,官宦门第。

进入大门,绕过屏风,从照壁前左进入大厅,再见厅柱联:

三省都督堂双城世宦家

这是朝廷重臣,槎城名宦世家、“槎城之魁”李焘故居。

里面是三进式院落结构建筑。厅中央安放着一尊李焘的塑像,两边墙壁上书写着李氏的家训、家风。

李焘,明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进士,历同知、员外郎、郎中、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后累官至云南巡抚,十四任,为官五十二载,官二品。其祖父、父亲皆被朝廷诰赠二品,故人称“三世二品”。为槎城新旧两城人魁、泰斗。

李焘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恐怕要属对“楚宗之乱”一案的态度和处理了。万历年间,李焘任湖广按察使期间连续发生“伪楚王”“妖书”“劫杠”等三案,史称“楚宗之乱”。其实这三件事就是地方皇室势力内部相互倾轧的内乱,拿当今的法律衡量充其量就是刑事案件。所以,很快了解事件起因的李焘,与布政使薛三才一起稳定了事态,控制了局面。但巡按御使吴楷却将宗室之乱妄报为“叛宗克期起事,谋据南部”。此正合尚书兼阁臣的沈一贯的意愿,于是借机向万历皇请兵,万历皇在不知实情下,发三省兵马分五路进讨。在这危急关头,李焘恳罢五路征兵,才避免了一场大兵征剿楚宗藩的流血事件。而事后,吴楷为了贪功,又对朝廷谎报“犯宗一鼓就擒”,事后又以“反叛”论楚宗狱,处楚宗极刑,李焘力言楚宗无判状,无奈官阶低微,且朝廷党争激烈,无力挽回,因而愤然求去南归。此次辞官返乡,伏处八年。虽身不在政,仍关心家乡民瘼和乡梓建设。为排除洪涝、灌溉农田,他倡导开凿从桂山经双下贯通万年基、木棉塘等渠道,开挖鳄湖、重修上城、修筑忠信至九连山路道,为家乡建设和民生疾苦排忧解难。万历四十年(1612),随着“楚宗之乱”之裁定者浙派代表人物沈一贯的引退,朝廷“拔起沈沦”,对当年“楚宗之乱”案重新审议、正名。李焘在楚宗之乱中表现出不依附权贵,坚持实事求是的个人品格、对楚宗之乱的正确处理方法,事过八年后,终于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称赞。由此,李焘被起任为广西右参赞,继升云南左布政使。天启五年(1625)十月十九日李焘病逝,享年82岁。一生“惟尔器识淵宏,才猷敏练平允”,“嗔勤服节,清介砥操”(广东巡案道御使洪云蒸谕祭文),邑人邝奕垣有《怀李中丞》:“我爱李滇抚,为官五十年。厨无隔宿肉,囊乏用馀钱。意厌城市闹,情钟吏达者,可不谓前贤。”贤者身虽逝,声名犹存。这为任何富贵浮华所不比。

由石狮李屋南行有一座丘屋,是清代晚期建筑,它的建筑工艺和建材,为槎城之最。丘屋家族也是书香门第,先祖邱谷,明永乐(1405)丙戌科进士,其子邱偶,明正统(1448)戊辰科岁贡,先为湖州盐漕水利佥判,后升南康知府,授中宪大夫。

北直街和其左右两邻还有马、邝、陈、江、廖、邱、黎、曾、黄等十余姓氏世居,多为书香门第,历朝各有人才出。

石狮李屋之南有一江屋,道光十三年(1833)出了个举人江绍仪,继而十六年登进士,他以一篇《所宝惟贤》为道光皇帝所钦赏,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河源置县以来第一个翰林,道光十八年出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只可惜这位翰林只活到道光二十一年,四十岁。留下有《馆选自京邸寄回乡里七律四则》。1837年江绍仪弟江绍僖入道光丁酉科拔贡,1840年庚子顺天举人。主讲槎江书院,培养了不少有成就的学生。带头倡导建炮台、修县署、学宫等。未来得及出仕病卒,年四十六岁。

东门东直街,有一座上书“司马第”老屋,我疑是廖鸣球廖屋,因廖鸣球任过江宁府同知,同知别称司马。进得屋里见有一老人,一打听,果然是廖鸣球廖屋。这老人名叫廖子祯,今年八十一岁。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去了海南,支援海南开发橡胶生产,因为年迈的父亲还在,所以退休后就回到了老家,与老伴带着儿女、孙辈就住在一座新屋和三间老屋里,守住一座前几年修葺过的老屋厅。我指着这屋厅左侧一排锁着的旧屋问他,是否还住着人。他说,这原本是过去族人的私塾,因年久失修不能住人了。这屋原来很大,但前后左右都被本屋人陆陆续续拆了改建新房用了。剩下的只有几间不能住人的旧房。我想,这不仅是廖屋的命运遭遇,应是上城、下城所有旧居老屋的共同命运遭遇。

老人搬了张凳子让我坐下,聊起了廖鸣球的故事。廖鸣球其祖本籍江西赣州兴国县衣锦乡三僚村,明洪武二年(1369)廖国玉游行山水,从江西行至河源上莞常美村,见地广人稀,风俗纯美,遂留居于此。其孙廖智(号东山),邑禀生,永乐十六年(1418)由上莞移居槎城上郭义荣坊,创办东山书院(址为今上角小学),培养了廖大相、李焘等出色人才。廖鸣球为廖智后裔,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历宝应、如皋知县,北捕通判,江宁府督粮厅同知等职。任宝印知县时,开垦农田800多亩,办学五处。在如皋任知县,重修学院,聘金陵名师授课,并亲自在学院讲学,告老还乡后仍执教于本邑槎江书院。廖鸣球尤喜诗、词、古文,兼琴棋歌曲;又喜结友交游。中举前曾与颜检、徐旭曾等九友结“芝兰社”常相唱和,中举后于乾隆五十五年、五十八年两次在京城参加会试,最后考取景山官学教习。在京两年,与在京孟超然、颜检、石蕴玉、阮元等十四位贤友开设诗文社;送请评阅,七列前茅,被称“廖班头”。廖鸣球的《秋日登新城东楼远眺八景》其中“一乡桑梓还金里,百粤文章象宿楼”“岸横三角千家迥,水抱双城一气浮”令人叫绝。

出了廖鸣球屋往环城东路南行,有一门额上挂着“文魁”牌匾的老屋,它就是清顺治八年(1651)清朝首科中式三十八名举人陈世仞的陈屋,乃历代书香门第。二世陈上选,康熙二十年(1682)岁贡,特授肇庆府封川县训导;三世便是陈世仞,弱冠而甲县榜,中举后先后被广东学政施起元题立“开国鹏抟”、河源县令叶康茂题立“桂林首擢”匾额,以“阖邑先声”颂其事,曾上京会考,传有诗《赴京会考路行口占》“天开文运展皇图,多士扬鞭指帝都……”四世陈绎、五世陈士席皆为邑庠;六世陈效祖、七世陈康民均为邑增生;七世陈畴贡生,首倡乐捐县考棚,建养济院于上城大东门外;九世陈连魁,道光(1843)癸卯科中式二十四名武举人,大挑一等钦点兵部差务府,历安徽寿州、亳州营都司,升授和州营守府,署理六安营参府,诰授武德骑尉,钦赐花翎。陈氏历世历代皆为急公好义,热心桑梓传家。或修县文庙、奎阁,建书院、考棚,筑码头、修炮台,赈灾济民,每以此类公益,陈氏一脉代以继传,踊跃参与,予乡人口碑。

参阅文献:《河源县志》(康熙、乾隆、同治版)、《河源客家简史》〈司雁人)定稿于2019年秋

新闻推荐

龙川“6·10”“6·12”特大洪涝灾害灾后复产重建最新“战报” 受灾群众开启新生活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安置小区村民往新家搬运新家具■文:本报记者张平■图:本报记者冯晓铭去年6月,龙川县连续遭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