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民,奋斗有我” 河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目前,河源市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正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防疫期间,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奋战在防疫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开展战略研判、参与科学普及、致力脱贫攻坚,特别是医护工作者,勇做最美“逆行者”,坚守在抗疫一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今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节日到来之际,市科协组织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发现、举荐、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排名不分先后),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他们逆行向前、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为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作出应有贡献。
高雪武:临危受命“逆行”奔赴湖北抗疫一线
高雪武,源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2009年,他调入源城区人民医院工作以来,坚持以医疗卫生技术服务人民为中心,以满腔的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临床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到社区一线、到确诊患者家中、到湖北返粤人员家里进行咽拭子采样核酸检测,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的筛查、诊治工作。
无所畏惧,无论生死。今年2月10日晚,广东省发布紧急召集医疗队伍赶赴湖北支援的通知,高雪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于次日奔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支援。“与病毒赛跑,与死神抢人。”高雪武被分配到石首市中医院,负责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工作。在非负压病房内,感染风险极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插管使用呼吸机治疗。高雪武每天的工作就是调整呼吸机参数、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优化治疗方案,尽快让患者转危为安。他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发挥临床医学的优势,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保障工作。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其经管患者黄某终于脱离呼吸机,成为荆州地区首例重症患者成功康复的病例,为湖北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贡献。为此,高雪武获得2020年度“石首市感动人物”及“荆州地区最美"逆行者"医师”荣誉称号。
吴思巧:事无巨细做好“领头人”确保防控到位
吴思巧,东源县中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副主任医师。疫情防控期间,东源县中医院被定为市新冠肺炎重点发热门诊医院、东源县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时间紧,任务重,大到医院发热门诊的科学布局、预检分诊、规范运行以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合理分配和使用,小到保安的个人防护培训、发热门诊病人护送线路制定、电梯按钮等重点位置的消毒方法指导,作为医院带头人,吴思巧必须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比如人员调配、医务人员防护、后勤保障、预检分诊、隔离区管理等工作,他都要跟踪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每个环节不出纰漏。
“只要我冲在前面,相信他们也会跟上来。”隔离病区建成后,被抽调的个别医护人员产生消极情绪,吴思巧及时召开会议,科普新冠肺炎知识,帮助大家化解焦虑、消除恐慌,并发起志愿参与抗疫一线战斗的倡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医务人员防护物资告急,吴思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积极向上级申请调拨,另一方面发动、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解决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疫情防控期间,东源县中医院200多名医务人员全部坚守岗位,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肖晓惠:夜以继日连轴转筛查发热患者2264人次
肖晓惠,和平县人民医院消化、肾内、风湿免疫、肿瘤科主任兼发热门诊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肖晓惠在医务工作岗位坚守了18年,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主持完成和参与指导多项市科研项目、市新技术推广项目,在国家级、省级医学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县医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平县人民医院全院医护人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作为发热门诊主任,肖晓惠主动请缨,带头负责发热门诊布局调整,对医护人员开展诊疗知识、院感防控、个人防护等方面培训,推动发热门诊患者筛查、留观处理、院内外会诊等流程的实施。截至4月22日,肖晓惠参加新冠肺炎医学观察病例会诊53次,带领发热门诊团队筛查患者2264人次,进行新冠病毒咽拭子采集6382例。
专业的医学知识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从业以来,肖晓惠先后到广州、深圳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及研讨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科研项目打造了由17个镇卫生院、216个村卫生室组成的远程心电网络平台,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心电诊断、指导、转诊服务及培训工作,降低检查成本。截至今年1月,完成心电图共686400余份,完成动态心电图1429份。
刘国清:推动科普工作点燃乡村孩子科创梦
刘国清,龙川县廻龙中学科技辅导员,一级教师。自1999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农村,将最好的青春年华抛洒在廻龙中学的每个角落。他是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也是学校农村中学科技馆的志愿者。担任科技辅导员以来,他积极策划、开展多个精品校园科普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实践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显著成绩,个人曾获7个国家级、2个省级以及12个市级荣誉。
多年来,刘国清一直坚守他所挚爱的育人事业。作为一所乡村中学的科技辅导员,他把满腔的热忱、全部的智慧和无私的爱心,倾注到科普教育宣传工作中,用激情描绘属于辅导员的卓越人生。为调动农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刘国清在学校着力打造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双平台”,以科普活动周、科技馆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科创比赛、科技教育交流座谈会等,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营造出浓厚的科创氛围。学校兴趣小组的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后获得多个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最佳作品奖”及省级、市级一等奖,点燃了乡村孩子的科创梦。值得一提的是,刘国清负责的“第一届科普活动周”荣获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最佳活动奖”。
黄海彬:为紫金县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黄海彬,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站站长,农艺师,毕业于广东省惠州农业学校多种经营专业,其多个技术推广项目获得河源市科技进步奖。参加工作23年以来,黄海彬扎根一线,认真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好水稻病虫监测预警、新农药示范推广、病虫防治和植保技术培训等,为紫金县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干植保工作,常年与农作物病虫害打交道。遇到测报,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日晒,黄海彬都要按时到田间搜集真实数据。2017—2019年,他完成上报病虫信息数据达2100期,指导防治面积达150多万亩,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40期、手机短信20次共6万条。由于他测报数据精准、及时可靠,推动了紫金县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区创建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其中,蓝塘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亩产达556公斤,实现亩产新增110公斤,新增经济效益924万元以上。
黄海彬既是植保测报员,又是技术推广员。他与同事们到田间地头深入调研,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在红火蚁防控方面,黄海彬坚持不懈,一直带领站室技术人员抓防控,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2013—2019年,黄海彬指导红火蚁防治面积达20多万亩,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其“红火蚁防控技术推广项目”在2017年获河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沈航标:常年奋战在急危重症抢救一线
沈航标,连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临床医师、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自2006年毕业以来,沈航标先后在连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连平县人民医院内科临床、内一科岗位上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连平县人民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及心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连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室业务技术骨干之一。2017年,沈航标在河源市急救中毒应急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河源市参加省级比赛。
“病人需要我,同事需要我,我希望他们随时能找到我,救治伤员必须分秒必争。”沈航标说。在急危重症抢救一线奋斗了这么多年,他记不清抢救了多少患者。作为连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介入科创始人之一,多年来,他挽救过许许多多危重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中毒等危重疾病的救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救死扶伤过程中,沈航标还长期参加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利用自己所学、所长开展各类健康教育讲座,为市民科普医学、急救等基本知识;积极推动连平县域“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向社会各界灌输院前传输理念,实现绿色通道诊疗,提高心梗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陈考科: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陈考科,河源市东江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业工程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农学硕士,长期从事植物资源学、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业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积极参与河源市农业科普工作,2017年入选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多年来,他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12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9篇,申请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著作3本,获得林业新品种保护6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河源市尤其是江东新区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数品”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些成绩的取得,有陈考科作出的一份贡献。2014年以来,陈考科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河源地区开展蓝莓、葡萄等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共种植蓝莓800亩、葡萄300亩,带动周边村民致富。2018—2020年,他以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为贫困村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连平县大湖镇罗经村的农村科技特派工作,开展技术帮扶。为进一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河源市东江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与雅色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葡萄基地,实现产业扶贫,种出了“致富经”。
刘铁薇:攻克技术难关主持多种新药研发
刘铁薇,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副主任药师。在九明制药工作7年以来,她长期从事企业科技研究工作,攻克技术难关,主持多种新药研发,申报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余项、外观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受理审评中2项,其研发的多种新药获国家批准并实现产业化,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其中,部分新药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缓解了国内老龄用药及儿科用药紧缺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
创新基因是药企永远的“生命线”,刘铁薇和她的研发团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贝诺酯是由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合成的解热镇痛药,多在儿童退烧药中使用,以前九明制药从未生产过这个品种。为开发新的市场,刘铁薇及其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依靠集体的智慧打通了生产工艺“任督二脉”,研发出合格的新药品,填补了企业的技术空白,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机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科研团队的科技研发实现不断突破,该企业科技立项数量逐年增加,已累计达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吴伟江:全力推动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升级
吴伟江,龙川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自2015年7月担任龙川县人民医院院长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品牌和学科发展、经营和管理、质量和服务三大方面改革创新,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机制,完善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升级,使龙川县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水平位居广东省县级医院前列,成为粤东北区域诊疗中心、标杆医院和全省县域医院的排头兵。
在吴伟江的带领下,通过改革创新,龙川县人民医院的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等得到较大提升。2019年,龙川县人民医院门急诊量突破4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8万多人次。在省卫健委对全省县级人民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中,该院排名从2016年的第42名跃升为2017年的第5名、2018年的第3名,近两年均为粤东北第1名;2019年,该院还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广东省第二批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单位。
疫情发生后,龙川县人民医院被列为全县唯一一所疫情救治定点医院,吴伟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科学判断、精准把握疫情形势,在短短半天时间内,紧急分流安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所有在院病人,将感染性疾病科及病案楼重新划分为三大隔离区域,备足隔离救治床位,做到科学防控,实现零感染。
张秋容: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张秋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副教授,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她主持或主要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主编及参编教材3部,参与省、市级平台项目3项,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曾多次荣获技能大赛、设计大赛奖项。2013年,她获得“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2019年度河源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张秋容在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及社会服务。在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方面,张秋容积极探索及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技术实践、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多次荣获国家行业大赛、省级技能大赛奖项。与此同时,张秋容主持研制的综合实训台可供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等多个专业教学实践使用,为机电一体化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社会服务方面,张秋容依托自身专业特长,积极主动服务河源及周边城市的企业。截至目前,她主持或参与为企业提供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技术服务10项,其中包括深圳市视清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FA镜头性能验证机器视觉实验平台开发、东源华溢陶瓷有限公司的陶艺金属两用立式数控车床设计与开发、河源市鸿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18W下盖插PIN治具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等。
(注:优秀科技工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文/本报记者刘昕图/本报记者黄赞福通讯员邓燎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亚娇通讯员李心雨记者昨日从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获悉,深圳技师学院计划在河源市招收15名高中阶段贫困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