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金山银山《黄河源笔记》记录黄河源头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表达对生态环境的忧思

惠州日报 2020-05-25 08:02

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母亲河”。这条盛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荣与梦想的河流,现今的样貌到底如何?藏族作家王小忠的非虚构作品《黄河源笔记》,以“大散文”的叙述笔调,记录了作者为探寻黄河源本真的状况,进入玛曲草原实地考察的情境,记录了这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发展等方面,在行旅和叩问中,表达了对黄河之源生态环境的强烈忧思。

随着近年来商业浪潮的裹挟,黄河源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曾几何时,黄河源头之一的玛曲和玛沁县一带,丰沛的草原和圣洁的阿尼玛卿雪山,是那么深情地相伴着这条文明之河,并因此演绎出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每年的祭拜时节,当地群众按惯例,都会虔诚地来此叩拜神山和草地。通常情况下,绕山一周,步行要八天,骑马要五天,若是一路磕长头,则需要两个月。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以不同的方式,来到黄河的源头,表达对“母亲河”的敬畏。若是赶上草原的法会,更是盛况空前,几十万民众或肃然端坐或匍匐于地,认真聆听寺庙高僧授经。此去经年,文明的薪火,就在这些一代代黄河子民的传递中深慰着人心。

然而,随着近年来商业浪潮的裹挟,以及玛曲草原大量矿藏的发现,许多工程队开始进驻这片净土,大规模的商业开采,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加之越来越多的牧民和外来人陆续加入到挖掘冬虫夏草和红参的队伍,使草原的沙化和退化现象变得越发严重。以往,当地牧民养殖牛羊,根本不需要转移牧场。现在,则需要不断地迁徙,才能找到充足的草料。用当地牧民的话说,“不挖矿,富不起来;一挖矿,草长不起来,矛盾得很。”面对这种涸泽而渔似的做法,作者振聋发聩地发出疾呼,在关涉环境和文明的考量中,生态环境必须在有序开发中得到保护,我们的文明硕果必须在历久弥新中得到传承。

从生态描写递进到人文哲思,提出“如何协调环境与生存、发展”这一重大命题

《黄河源笔记》不但书写了沿途的见闻,还道出了作者一系列的悠长思考。目睹草原上的朋友十多天打不出一口井,王小忠深为这种守着黄河却吃不到水的窘境而担忧。再看彼时的草原,“碧绿如茵的草滩也开始出现灰白,遭到破坏的植被露出卷曲的根须,它们在风雨的侵蚀和阳光的暴晒下开始枯萎”。对于草场的日益退化,当地牧民把它简单地归结为藏獒的大量贩卖。以前,这种领地意识颇强的獒类,能够督促牛羊在特定的区域内啃食,草原的生态在经年累月中可以得到自然的修复。而随着现今藏獒数量的逐渐减少,草原便像失了魂灵似的,失去了它应有的保护。但作者显然比普通的牧民看得更为高远,对黄河沿岸毫无节制地开矿、挖井、采摘冬虫夏草等商业行为,作者针砭的锋芒却直指人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正是某些人受利益的驱遣,失却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才直接导致黄河源一带草原的沙化和退化、地下水枯竭等一系列尴尬境遇。毫无疑问,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不仅要善待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悠远的藏地文化,对延续至今的千年文明,同样要用心用情去培植去守护。

《黄河源笔记》揭示了社会转型与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变革在人心中引起的振荡,展现了王小忠对草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化冲突与人文情状的观察和体悟。作者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丈量大地,心系家园,从单纯的生态忧思层层递进到深邃的人文哲思,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提出了现代语境下“如何协调环境与生存、发展”这一重大命题,亦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说明,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就守住了我们的金山银山。

(刘小兵)

新闻推荐

河源市中高考心理减压团辅活动走进市一中 为学生送上心理辅考减压礼包

○本报讯记者许竞楠通讯员黄丽平为缓解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迎战中高考。由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