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河源护士群像
1907年,在东江一带服务的西同劳(音译)认为,沿江区域辽阔,在河源设立一家医院非常有必要,于是便去函与德国巴色差会。德国巴色差会很快给予核准,并派了和士明医师来华,又任命驻河源的萧国安牧师进行筹建事宜,由河源张祝龄协助督责,先后建设完成医生楼、疗病室及职员住室各一栋。医院建成后,张祝龄题写了“仁济医院”4个字于门额。河源仁济医院于1908年正式开业。
到1949年,先后在仁济医院服务的外籍医师有和士明医师、卜其智博士、揭雨慈医师、戴仁兴博士(德国籍,1895年生),屈格天;外籍护士兼助产士(俱为女性,时称“姑娘”)则有祭三姐、赫求光、包容真、格尔范、侯德真、许美雅、顾春婢(德国籍,1906年生,护士长)、苏道波(瑞士籍,护士长)、叶翠华(德国籍,1894年生)、柯尼逊(瑞士籍,1907年生)等。戴仁兴的妻子苏恩德(德国籍,1907年生),亦在该院从事医务工作。中国籍医师则有吕奕良、罗建安、刘学贵、陈伟根、古永思。在该院习医毕业并先后为该院服务的医生有陈公民、陈运初、陈权初、黄淑鸾。中国籍女护士则有洪惠兰、黄淑兰。
经过几十年发展,仁济医院门诊部从门可罗雀,到各种病人往来不息。据统计,1936年,该院门诊接诊人数为6015人,1946年达30162人;1936年住院(留医)人数为409人,1946年为1371人。
病人里,有脾脏肿大的,生勾虫的,患疟疾、麻疯病、癫痫的,罹患瘟疫的,以及孕产妇。尤其是产妇,生产时像在鬼门关走一遭,幸而未死的,也会担心新生儿是否能顺利度过最初的那几天。因此,仁济医院自创设以来,就有外出接生的护士,医院也设有留产室、产房、婴儿室、洗婴室,使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得到很大的保障,那些胎位不正的产妇,经医生和助产士用产钳、手法转位等措施而保住了母婴性命。从外地前来河源参加仁济医院41周年庆典的崇真会总牧何树德牧师写道:“努力之下,令到心怀忧惧入院留产的妇人,住了兼旬匝月之后,笑嘻嘻地双手抱着小宝宝,欢喜地出院。”
那时的河源,还普遍运用旧式接生法,导致婴儿破伤风、残疾等后遗症甚多,医院的医生、护士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宣传和应用新法接生,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
在抗日战争时期,仁济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正为病人施行手术时,忽然听到防空警报,敌机已到上空,行将投弹轰炸,如果将病人推去躲避,病人或将受惊,或感染致死,于是医生和护士们都对敌机声充耳不闻,专注于手术。这时期的病人,以外科为多,医院到处都是伤兵,医院开展了枪伤治疗、清创缝合、截肢等手术,令河源人惊叹[《基督教崇正会河源仁济医院四十一周年特刊(1908-1949)》]。
这些外籍医生和护士,以及他们在河源培养的华籍医护人员,虽然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他们救死扶伤的功德和成绩,我们永不应忘记。
本报记者凌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黄赞福昨日,河源市180多名民兵接受核酸检测(右图)。为进一步提高市直民兵队伍业务素质和训练水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