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战疫情 聚力守家园 源城区东埔街道战“疫”一线工作纪实

河源日报 2020-04-24 10:00

■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开展商铺店主的信息登记工作■街道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社区防疫检查站工作人员为进入社区车辆司乘人员测量体温核心提示

4月,杜鹃花盛开了,市区中山大道上的车流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但源城区东埔街道各村(社区)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

经过3个多月的持续奋战,东埔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工作丝毫没有松懈,街道、村(社区)干部仍坚守在一线,在疫情防控安全之网上忙碌着。

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防控疫情蔓延的重要关口。自吹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号角以来,东埔街道就与疫情展开了“阵地战”,强化网格化管理,严把重点关口,开展清单式排查,控制源头、精准到户、切断传播,构筑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严密防线。

在这场战“疫”中,东埔街道全体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联防联控、众志成城,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非常之“疫”,考验着东埔街道的基层治理能力,也调动起了辖区内的每一个“免疫”细胞。

东埔速度:迅速部署快速反应

抗疫之战,疾风狂起。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河源市部署好的一系列新春活动被按下“暂停键”,东埔街道战“疫”的号角随之吹响。当天下午,东埔街道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部署防疫有关工作,要求村(社区)立刻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展开排查登记。

全员战斗迅速打响!

1月24日,除夕。“这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疫情不会过节。”当晚7时30分,东埔街道班子成员挑灯会商,对疫情形势进行研判,明确防控任务和措施。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时,东埔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再次碰头,确立了“众志成城、联防联控,争当源城疫情防控工作的标兵”的工作目标。

1月26日,大年初二,东埔街道再次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紧急会议,通知街道及村(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休假,全员返岗,动员更多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原本冷清的街头巷尾、小区、村头,开始频繁出现身着红马甲、黄马甲的身影。村(社区)干部、医生、民警遵令而行,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闻令而动……

“非常之"疫",是对街道基层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检验干部队伍执行力的试金石。”东埔街道党工委书记肖奇聪说,东埔街道位于市区中心,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任务极其艰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疫情当前,我们应当义无反顾,哪怕摸着石头也要过河!”

迅速破解宣传发动难题。面对20多万人、7万多个家庭,街道只有300名干部职工的情况,如何快速将防疫工作宣传到位、普及到位、排查到位,这是东埔街道面临的第一道坎。东埔街道全员上岗,迎难而上,以网格为基础,以勤为本,以时间为保障,边宣传边发动,边排查边监控。在防疫宣传和排查工作中,各村(社区)积极发动辖区党员、居民、楼长、村(居)民代表参与,防疫宣传队伍不断壮大,1月30日上午,第一轮宣传发动达到全覆盖。

迅速破解疫情重点地区来人排查难题。东埔街道是市区中心,人口结构复杂,小区多,安置点多,城乡接合部和出租屋情况复杂。若不能及时掌握从疫情重点地区来的人的情况,并落实隔离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东埔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研究,找对策、抓落实,严控封闭小区,严查宾馆旅店、出租屋,封闭非封闭小区,扫码、测量体温……落实最严格的防疫措施。

迅速破解重点人员检测难题。东埔街道从疫情重点地区来的人员比较多,最高峰时一天就有89人,需检测人员一天最多达581人,占源城区同类人员数的近50%。但是由于防疫物资紧缺,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大,重点人员检测面临巨大压力。东埔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直面困难,创新方法,加强与重点人员的沟通,采取微信监督测量体温,协调物业公司、出租屋业主,以及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破解难题,确保了辖区对重点人员的有效管控,取得了除疫情重点地区输入一病例外,本辖区居民无一人受感染的成效。

东埔力度:24小时监测织密动态防控“闭环”

“今天测量的体温是多少?”“是否有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对筛查出的重点监测对象,村(社区)会安排他们居家隔离,每天不间断地上门或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询问这些人员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需求。

2月6日,河源市第三例病例确诊,也是源城区第一例确诊病例,河源疫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该病例出现后,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作为事发辖区,东埔街道广场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坦言,社区工作人员都很紧张,对患者确诊前一段时间接触的人特别担心。当晚,居委会连夜开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

防控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封闭管理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2月7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所有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东埔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力度随之升级!

村(社区)干部实行“一对一包户”,每天上门5次,同时街道巡查组每天巡查3次,区督导组不定期检查……首先,东埔街道对重点隔离对象监测力度“加码”,实行24小时严格管控。在充分沟通后,各村(社区)在居家隔离户门上贴上了写有“居家隔离谢绝来访”的温馨提示,落实了硬隔离措施。其间,村(社区)安排专人一天两次上门,帮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代购代送生活物品,并开展心理疏导。对外地还未返回的住户,电话沟通,并告知对方暂时不要返回河源。

“小区内都张贴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居民随时可以联系到我们。”东埔街道长安街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干部的手机24小时开机,接到投诉、举报信息后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处理。“经常凌晨两三点钟接到电话,求助的、要求接人的,啥情况都有。”该负责人说。

从第三轮网格化排查开始,东埔街道开通了24小时联系电话,发动群众及时反映、举报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的信息。联系电话以告知书的形式派发到每家每户,同时明确告知疫情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瞒报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埔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打开网格化平台信息服务系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信息、居家隔离观察情况以及社区为其提供的服务,人员信息精细化到每个小区、楼层房号等,实现了对疫情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东埔精度:多措并举构筑立体防控网

“请测量一下体温”“有没有出入证”……3月8日,东埔街道丰源社区河源大道出入口,身着保安制服的卡口工作人员,正对出入车辆进行核查。

一顶遮阳伞、一张桌子、一把测温枪,这就是卡口的所有设备,虽然条件简陋,但卡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丰源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有1.3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外来人口,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从大年初一开始,社区讨论研究后决定封闭除河源大道出入口外的所有进村通道。”丰源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联防队员轮流坚守,原则上外来车辆不准进入,本社区车辆凭“临时出入证”进出。

实施封闭严管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除了对辖区184个有物业管理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外,街道还对43个开放小区实行严管,设立了74个检查点,24小时轮岗值守,逢人必检、逢车必查,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所有外来人员必须扫码登记,谢绝所有外来人员来访。

设卡期间,600多名联防队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坚守在各个卡口,他们义无反顾的身姿,温暖着这座城市。

在市区建设大道穗香街、爱民街两个开放小区卡口,河源亮点志愿服务队的36名志愿者每岗3人、每班6个小时,截至3月7日已经连续值守了23天。“23天,无一人缺席!”队长游丽燕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家越战越勇。测量体温时,很多群众会说一声"谢谢""辛苦了",也有很多人给我们送饮料、凉茶、水果,社区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这些都是我们志愿服务的强大保障。”

退役军人也是卡口值守的主力。广场社区临时党支部负责人介绍,广场社区10个卡口中有5个卡口由96名退役军人值守,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无人退缩。

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变,东埔街道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出租屋、门店商铺、宾馆旅店等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织密了疫情防控网。

出租屋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防控的难点。“信息不透明、人员流动性大,是防疫排查的最大难题。”东埔街道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所负责人坦言,大多数房主与租户分开居住,个别房主甚至不在河源,导致租户信息无法及时掌握。

这一难题在网格员欧阳俐的排查中得到了验证。她所负责的东湖小区是个开放小区,10栋自建房、30栋门店出租屋,门牌号都没有,刚开始店主、房东配合度不高。在多次排查中,她注意到有一栋住宅人员进出频繁,但房主坚称无人租住。后经多方交涉,终于查清,该栋住宅6卡门店全部被打通改造成出租屋,里面住着10多名外省籍人员。

疫情防控初期,为彻底摸清底细,东埔街道对出租屋情况进行了排查,登记了4000多间出租屋。其间,还开展了5场规模较大的专项行动,全面掌握了几个重点地区出租屋的情况,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措施,与房东保持紧密联系,精准掌握租户的信息。

为落实落细防疫工作,不少社区创新方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总结出了不少“实招”“新招”。在各村(社区),防控疫情的宣传条幅、海报、标语等随处可见,宣传车每天穿街过巷宣传;丰源社区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定时播放疫情防控信息;高塘村等利用党员、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等微信群,及时向村民发送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广场社区、长安社区等通过全面走访入户、发动楼幢志愿者、借助大数据管理“三道防线”,织密疫情防控网……

东埔温度:贴心服务让“人情”走在防疫前面

“阿婆,在家吗?怎么一周都没见您出门啊!”3月初的一天,在东埔街道长安街社区裕兴花园楼道内,廖秀玲焦急地在赖阿婆门前询问着。

廖秀玲是长安街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排查时发现阿婆几天未出门,特地前来了解情况。“家里的口罩没了,不敢出门。”得知赖阿婆的难处后,廖秀玲立即把随身带的3个口罩给了赖阿婆。她将这一情况反馈到社区后,社区立即为赖阿婆送去了20多个口罩,以及米丝、蔬菜和水果等生活用品,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廖秀玲所负责的裕兴花园,属于老旧小区,2栋楼,每栋8层,每一层有5户住户,没有电梯。第一次排查时,她和另一名工作人员爬楼梯,挨家挨户排查登记,白天没人在家晚上再来,遇到住户不配合的就耐心解释,仅用两天时间就摸清了情况。“1楼到8楼,共有132级台阶。”经过多轮走访,廖秀玲对小区情况了如指掌,并总结出了“一问、二查、三核实”的排查方法。

廖秀玲只是众多网格员的其中一员。在疫情防控吃劲的关键时刻,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单位的3000多名党员、干部火速驰援东埔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们被分配到街道671个网格中,战在最前沿、冲在第一线,在社区基层建起了一道“红色”防线。他们是信息员、宣传员、排查员,在临时党支部的调配下,对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摸排;他们还是服务员,为隔离住户代购送货上门、开展心理疏导,用贴心服务让市民安心在家。

迅速行动起来的还有小区物业。对进出人员进行信息核对、测量体温,成为物业从业者的常规操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信息排查、对电梯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杀、在业主群发送防疫知识,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一个个红色“细胞”,激活了一线防控力量。东埔街道建设大道社区5名老党员主动报名当志愿者,主动要求去社区卡口值守。他们表示:“我们虽然老了,但还想为防疫做点事。”

“两新”组织力量展现出“两新”担当。东埔街道32家“两新”组织党组织纷纷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防疫宣传,捐赠防疫物资,发动减免租金行动,以实际行动支援防疫工作。

东埔街道班子成员,划片包干、挂钩指导,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防控一线中发现的新情况,他们不等不靠、迅速决断,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

既要严防严控,也要贴心服务。村(社区)干部、小区物业等对居家隔离户嘘寒问暖、购物送货上门、帮忙收集垃圾等。

为减少群众到医院就诊而交叉感染的风险,满足群众的心理咨询需求,东埔街道及时搭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在全市镇街率先开通“网上义诊”平台,让辖区群众足不出户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

隔离不隔爱,“人情”走在了防疫的前面!“东埔街道好领导,日日都来站岗哦!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领导个个能力强……”67岁的刘水英阿婆,看到防疫人员一直奔波在防控一线,情不自禁地唱起点赞他们的客家山歌。

虽然,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东埔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疫情一天不结束,防疫工作就一天不会松懈。“东埔街道是源城区,也是全市疫情防控的主阵地,街道全体干部职工深知责任重大,也将始终保持谨慎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坚持!再坚持!”

(图片由东埔街道提供)

组稿:本报记者李雪男

新闻推荐

源城:“三聚焦”为全面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省重点建设项目——春沐源项目正在施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复工,预计一期项目于9月1日开园。■复工之后的企业生产线,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