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人物志 旅港画竹名家刘大步
刘大步(1913年—1983年),别名鸾生、鉴珏,乳名亚板,号罗浮山人,又号居竹楼主。画无师承,惟于公余之暇,以写竹遣兴,所习既多,艺乃大进。初摹拟古人笔法,后悟前贤绘事,俱从写实中得之,遂师事造化,以绘竹为事,由是驰誉艺苑。(《民国书画家汇传》)
最美人间四月天。
岭南之春,睡莲早开,荷箭才展。这是个小城的傍晚,春天的风,吹落了旧年的叶子,新芽已缀满枝头。看雨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的一簇簇嫩绿,两江四岸的簕杜鹃、木棉花与宫粉紫荆盛放,翠竹抽枝,景色极是宜人。
宜人的春景,常常走入画家的笔端,永远定格,四季常春。民国时期,河源地区出现了一些有名的书画家及书画教育专家,他们在早期的美术史上留下大名,并致力于艺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如,原河源县的刘大步、紫金县的周世聪等。本期介绍旅港画竹名家刘大步。
从《芥子园画谱》起步
曾经走出过宋代岭南首位进士古成之的河源回龙古岭乡,在民国初年时,又诞生了一位驰誉艺苑的画家刘大步。
古岭乡在新丰江畔,是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地方,可以说是穷乡僻壤。而该乡的刘家是书香门第,刘大步的祖父、父亲、伯父都是晚清秀才,父亲刘天才,擅长书法;他的一个堂兄喜好美术。受家庭影响,刘大步自小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10岁时,刘大步拿了家里的《芥子园画谱》进行临摹。《芥子园画谱》是清康熙年间刊行的一部著名画谱,提供了从用笔、写形到构图等多方面的详尽指导,浅显明了,适宜初学者学习,3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中国画坛,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等著名画家都曾临习这本画谱。
刘氏家里还收藏有一些字画,得到父亲的准许后,刘大步亲眼看到书画家们的真迹,揣摩其笔触、用墨、线条、造型、结构等,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他打下了书画基础。
15岁时,习画5年多的刘大步创作的书画作品,已得到乡人的喜爱,他们向刘大步购买字画,装裱并收藏。
刘大步读中学时,刚好有一位从上海美专回家乡任教的美术教师黄作良,对甚有美术天分的他悉心指导,向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画家吴湖帆的画竹笔法。黄作良是刘大步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启蒙老师。
中学毕业后,刘大步考进国立美术学校,还经常去中央大学美术系和上海美专“蹭课”,找准机会向大画家林风眠请教过。在这两年的学习中,他掌握了透视法等西洋画技巧。
携画笔投身抗战与张大千合作绘画
青年时期的刘大步遇上了抗日战争,国土沦亡,人民呼号。血气方刚的他加入了国民党某战区政治部,以手中画笔作为武器,进行抗战美术宣传。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湘桂路上》《劫后余生》《相依为命》《流亡图》等,反映了日寇之残暴、人民之苦难,感染力很强。据说,著名作家郭沫若对刘大步的《流亡图》国画最为欣赏,参观后在画上题写白居易的两句诗:“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离散道路中。”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在报刊上撰文评价他的画的特色。
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刘大步辗转各地进行抗日宣传与举办画展,画技得到很大提高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他与各地书画名家结识,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一些名家还与刘大步合作绘画。
1942年,刘大步初遇画家赵少昂。当时,平、津、沪次第失守,有志之士多致力于抗战工作。1942年,赵少昂在广西柳州与刘大步相识,1943年又会面于渝州,他对刘大步多年来的美术宣传抗战工作十分称赞:“举凡抗战英雄之伟绩,与战地人民颠沛流离之惨状,一一表现于毫素,以振人心。”
抗战胜利前夕,画家沈逸千擅用毛笔为人造像,刘大步很感兴趣,也着手练习,很快掌握了技法,亦为人造像。请他画像的,有当时著名人物陈树人、张道藩、邹鲁、张发奎、郭沫若等。其中,徐悲鸿、张道藩等是由陈树人于1945年在四川介绍给刘大步认识的。
与刘大步往来的著名书画家,有于右任、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吴作人、李可染、司徒桥、梁寒操、黄君璧等。在四川观展时,傅抱石、李可染对刘大步的画作很是欣赏。
于右任、郭沫若曾在刘大步的画上题字,张大千、黄君璧还先后和他同作一画。如在《梅竹双清》中,张大千画梅,刘大步画竹;在《竹韵泉声》中,他画竹,黄君璧补景。这两幅与名家合作的画,曾于1947年在河源展出。这年,刘大步回乡在河源县城中山纪念堂(后为河源市图书馆老馆)举办画展,《梅竹双清》与《竹韵泉声》均在展出之列。
刘大步平易近人,真诚待人。借在河源办展的间隙,刘大步回到古岭故居小住。有一刘姓人家从兴宁举家迁到古岭开了间“发记”小店,经营酒米、土布,刘大步经常到小店沽酒购物。店主得知刘大步是当代著名画家,总是恭敬相迎,热情款待。刘大步见店主为人忠厚,又是刘氏同宗,便与他称兄道弟,过从甚密。有回过节,店主特意备下酒菜与家酿磊花酒,邀请刘大步共酌。此时抗战胜利,刘大步侃侃而谈天下大势,又讲解为人、立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刘店主久处僻壤,哪里听过这些大道理,不禁频频举杯敬酒。刘大步感其盛意,提笔欲留墨宝。恰巧这时有一群刚出窝的小鸡在母鸡的呵护下走出厅前,一个个毛绒绒圆滚滚的十分可爱。刘大步笑道:“你带着老婆孩子由兴宁迁来,像母鸡带子四处觅食,实在不易。我就画张母鸡带子图吧。”他又说:“你店宝号"发记",希望也像母鸡孵出一窝小鸡,将来这窝小鸡又孵出许多小鸡,这样一直发下去。”店家高兴地抚掌大笑:“妙哉,妙哉!”于是刘大步便画了一张栩栩如生的母鸡带子图并题字落款,“敬赠发记大宝号惠存”“宗弟鉴珏作”(刘伯威《刘大步与我父亲的一段交情》)。
在河源县城成功举办画展之后,刘大步赴广州举办画展,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特地为他的画展题写了“刘大步之画”等字。1950年之前,刘大步多次在国内及海外举办画展。
“丈量”国土师造化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乡举办画展之前,刘大步自重庆到南京、上海,又北上北平以至东北,沿途举办个人画展,并以画会友结交了画家汪亚尘、吴湖帆、陈半丁等。在东北,他被吉林省国立师范学院美术系聘为教授。
刘大步的脚步从西南走到巴蜀,走到华东,又走向北京、关外。三峡的险峰峻崖,华东的西湖、玄武湖,北京的厚重历史遗留,长白山松花江的冰雪奇景,无不给他艺术上的灵感。后来他画雪竹,再现雪压深竹姿态,一股清冷之感,也是因为从“师造化”中得来的体验。
“师造化”,是刘大步艺术臻达高峰的重要推动因素。他遍游大江南北,遍访名山大川,东南之山多秀奇,西北之山多浑厚,泉壑烟霞,竹石隐逸,兼收并览,广议博考,由是,刘大步的画幅构思与技法愈臻于妙境。他涉及的题材广泛,有花鸟、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将西洋画法的透视法、摄影的光学效果均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去,画风别具一格,而尤以画竹闻名。
刘大步喜欢竹,正因为竹的操守。竹的心空虚、有节,坚直,耐寒,四时常绿不变,正好象征正直坚贞高尚的人格,又可写胸中逸气,所以“天地万物,选竹而画”。
刘大步认为,初习国画,最好从写竹入门,因画竹适宜用毛笔,用笔简单,画的时间也短。但绘竹虽简,却是易晓难精,犹如下棋,须持之以恒。
刘大步爱竹,所居之处皆有竹,经常手植一批。居港后,接触了较多外籍人士,也常出国门,很是留意外国人对竹的态度。他发现,外国人知道竹有一种清新之感,喜欢欣赏竹,例如市面上做外国人生意的,如餐台布、墙纸、圣诞卡、西式绘衫裙布,都以竹画图。瓷器也多画竹,尤以日本为甚。在国画展览场中,也常见外国人选购竹画作品。在纽约,他见到一间花店里有一盆栽的竹,标价高于店内其他花卉。在欧洲的一些百货商店柜台或酒吧,有时会见到以大竹竿装饰的陈列。欧美虽少竹,偶在公园见到一小株,也是珍贵得很(《学画竹》)。
居竹楼是刘大步在香港的画院,室外、园庭都种有竹子。每每握管画竹时,他从室内窥见园中之竹,颇是怡悦。常在风、晴、雨、露时赏竹之各种姿态,“师造化”一直贯穿在他的国画创作中。
课徒居竹楼
1948年,刘大步移居香港。当时,香港水墨画界迎来一次移民潮,先后移居香港的水墨画家有张谷雏、李凤公、林清霓、顾青瑶、梁寒操、香翰屏等。
为让留港艺术家有一个聚集地来切磋、雅集和宣扬艺术,容漱石、林千石、卢鼎公、李凤公、刘大步等成立了圆社。
与刘大步相交甚深的赵少昂,则参加了1948年成立的中国近代书画会、1950年成立的庚寅书画会,1956年又参加了丙申社。
到香港后,刘大步推行美育工作,设居竹楼授课,从学者甚多。郭伯伟爵士夫人从他学画达10年之久。
1951年6月13日至15日,在香港租庇利街龙冈亲义总会,举行刘大步的第三届师生联合画展,由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开幕,在《中国学生周报》第464期进行了整版推介,赵少昂为之撰文。
周游十余国举办画展
在课徒教学之余,刘大步开始撰写相关书籍,先后出版《大步旅行画集》《画竹浅说》《国画入门》等。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在这里,刘大步以一支画笔,先后环游英、法、意、荷、日等10多个国家。1963年至1966年,他从香港走向世界,每到一国即举行画展、讲学、传艺,以至于应邀拍电影。3年之中,他向海外传播中华国画艺术,受到热烈欢迎,当地报刊纷纷撰文介绍宣扬。伦敦著名的百代电影公司,特约刘大步拍摄了电影《如何画国画》,后来在电视台播出。
1964年,巴黎东西博物馆购买收藏了他的两幅墨竹。同年在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特地邀请他前往作即席指画表演,当地报刊也刊出照片和评价文章。
关于指画,刘大步在《学画竹》一书中有阐明方法:手指画竹,指画与毛笔画法相同,所不同者,手指代替了毛笔,用纸要用不宜于太化水的一类,宣纸可用玉版宣,不宜用夹宣或单宣,手指要留一分指甲,以藏墨于内。用指写时的方向不一定,若有从下往上画发现不太顺时,也可以从上往下画。手指画不能写细微的线条,只能写意。初学者须对毛笔画有相当纯熟的基础,才能再学指画。
刘大步说,指画的来历,始于清代高其佩,优点是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困难是若不纯熟的话,会挥洒不自如,写出来更抽象。他认为,手指画多不用颜色,喜欢的人很少,学的人也不多,也正因为少见,更能吸引好奇者的注意,若在公众场合表演,往往出奇制胜,能博得大众掌声。
1965年,刘大步回到香港,在多家中学任教。1970年,他被香港大学聘为美术教授。
1975年,刘大步出版了新作《学画竹》,由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1993年再版。1978年,他参加香港博物馆举办的香港前辈画展,1979年任香港崇正总会顾问。
1980年,刘大步再度出国,赴日本、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作旅游画展,备受欢迎。吉隆坡华文《新明日报》刊出长篇专访文章,称他为“蜚声国际画坛老前辈刘大步”,盛赞“今日观赏刘老教授的作品,尤其是墨竹梅花荔枝、鲤鱼,确是别出心裁的精品。”
1982年2月19日至21日,他应邀到澳门举行义展,这是他的最后一次画展。
1983年,刘大步因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溘然长逝,终年70周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郑志强《蜚声国际画坛的刘大步》,《河源县志》、《河源文史资料》等。
新闻推荐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蚊虫也开始“活跃”起来。记者从市区部分医院及诊所了解到,随着气温的升高,虫咬皮炎的患者有所增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