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大家无特殊情况别去武汉 自己却赴武汉一线了解疫情84岁钟南山又出征

广州日报 2020-01-22 07:20

钟南山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收治情况。钟南山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近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备受关注。他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8日傍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就是此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

关键时刻再次站出来的钟南山,又勾起人们对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更有满满的敬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苏越明、茹志娜、韩文青

图/通讯员苏越明

钟南山院士的72小时

1月18日,星期六,深圳

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返回广州

1月18日,星期六下午,省卫健委

在广东省卫健委开会时,接到通知马上赶往武汉。

1月18日,星期六17:00,广州南站

当天飞往航班已经买不到票,助手匆匆帮他回家收拾东西,直接到省卫健委会场与他会合后赶往广州南站,挤上了17时多开往武汉的高铁。

1月18日,星期六晚上,高铁餐车

春运期间高铁票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餐车一角。一坐定,他马上拿出文件研究思考对策。

1月18日,星期六23:00,武汉

晚上,近23时到达住处,他又简单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满满当当的一天工作和行程才算结束了。

1月19日,星期天上午,

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

上午开完会,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院士又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

1月19日,星期天17:00,飞往北京

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17时,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

1月19日,星期天晚上,北京

到达北京,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

1月20日,星期一02:00,入睡

回到酒店,约凌晨2时睡下。

1月20日,星期一06:00,起床

才睡了4个小时,6时许便起床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2003年抗击“非典”:

他带领广医一院创下九个“最”

2003年“非典”袭来,当时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钟南山是一个家喻户晓、响当当的名字。那一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时任广州呼研所所长的钟南山院士和他带领的广医一院医护人员没有退缩,上下拧成一股绳,在成功抗击非典一役中创下了九个“最”——

最早的报告病例

2002年12月22日,一位郭姓病人从河源市人民医院转诊到广医一院呼研所,他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衰竭。病情特殊!钟南山院士和呼研所多位专家高度重视。随后,他们接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消息——护送该名病人的随行医生和护士也出现同样的症状。

钟南山院士、肖正伦等专家立即预感到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传染病。他们一边组织抢救病人,一边向越秀区疾病控制中心上报。后经查实,这是广州市首例报告的非典病例。

最早的隔离病房

2003年的1月31日,正值除夕,广州市卫生局下达一份紧急文件,将广医一院指定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收治的医院。时任院长叶广春、副院长赖永洪及副院长黎毅敏火速赶回医院现场指挥。在接到市卫生局通知不到1个小时内,医院已接收4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当晚,医院火速进行紧急部署:投入医院最优质的资源,调动以呼研所为主的技术力量,全力救治病人。在钟南山院士等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是日晚12时,广医一院在呼一区建立了全球综合性医院第一个专用的不明原因肺炎(非典)隔离病房。

最早的抢救成功病例

2003年1月8日下午,广医一院收治了一例从其他医院转入的女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病人已高烧一个星期,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缺氧,双肺弥漫性、渗出性阴影等严重症状。1月10日,广医一院又接收了一例相同症状的男性病人。两例病人都在5天后成功脱离了呼吸机,分别于1月30日、31日康复出院,成为广州市最早的非典危重病人治愈成功病例。

最早提出临床诊断标准

2003年2月初,以钟南山为首的呼研所专家在大量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包括非典诊治的五个主要依据:1.有无密切接触史;2.有无流感样症状(呼吸道症状不明显);3.有无肺部浸润;4.白细胞是否正常或降低;5.抗生素治疗无效。非典发病特点是发烧、呼吸困难、咳嗽不明显、痰少。这些诊断标准被纳入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用以指导全省的救治工作。

最危重病人的救治

2003年2月8日,在医务人员被感染,人心惶惶之际,钟南山院士带领广医一院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请缨:将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广医一院成了广东省抗击“非典”最前沿的阵地和攻坚要地。

最早总结出救治原则和方案

2003年2月17日,在抗击非典初期,钟南山院士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医一院总结出的非典救治经验:对重症病人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清除非特异性炎症,对呼吸窘迫,早期出现低氧血症的病人及早使用“无创通气”方法给予呼吸支持。这些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被总结为“三早三合理”原则(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使用激素、合理治疗并发症)。

这一原则以工作指引形式下发到广东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在全省推广。后来成为世界上最早公布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全世界防治非典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最早倡导和推动大协作

2003年2月12日,广医一院呼研所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合作,共同进行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成为首家与境内外进行合作的医疗机构。经过两个月的技术攻关,4月12日下午,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布了这一合作研究成果,指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

最长的连续奋战时间

从2002年12月22日收治第一例河源非典病例至2003年7月2日最后三位非典病人出院,广医一院医务人员连续奋战193天,创下全国医院非典防治工作的纪录。收治非典病例302例,其中危重医务人员58人,需人工通气的危重患者59人,取得了治愈出院率93%的成绩。

最高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抗击非典,钟南山带领广医一院承担了广东绝大部分危重非典病人和危重医务人员的抢救重任,创下了最高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为降低非典病人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2020年1月22日00:30,本文在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阅读量分别为261万次、899万次。)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8号)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关规定,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相关阅读